賈翠翠
(山東省東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東凱幼兒園 山東 東營 257091)
幼兒身心處在初長期,幼兒理解語言的能力差、感性經(jīng)驗少、有意注意時間短而模仿別人的能力強,所以,幼兒教師成功的語言教育教學活動,不僅是靠口頭語言來與幼兒進行信息交流的,還要依賴體態(tài)語言來做輔助。特別是在故事類語言教育活動中,巧妙、合理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將會直接引起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和學習語言的興趣。
講故事的時候語言要親切要有變化,在表現(xiàn)動作的時侯可以使用很多各種各樣的象聲詞,可以提高對人物角色的動作的變現(xiàn)力度;比如在講述故事中間可以設置一些提問,可賣賣小關子(即合理的停頓)來吸引孩子。因為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他們在較長時間聽故事的過程中,他們的思想開始游離,那樣會影響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所以我們在講述比較長的故事的時候不要一口氣講完,在適當?shù)臅r候,要設置一些提問,故意提起小朋友的胃口,其實是再次引起小朋友的興趣,讓他們重新集中注意力來聽老師講故事。
身體的動作對有聲語言起著補充和強調的作用,有時甚至可以比有聲語言更有形象性和說服力。特別是對于幼兒來說,他們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還不是很完善,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使用身姿動作能夠幫助幼兒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例如,教師在講述故事《貓和老鼠》時,教師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貓和老鼠,使故事角色形象特征鮮明,易于孩子記憶故事內(nèi)容,掌握角色間對話。孩子們也將在角色表演的輕松氛圍中掌握故事內(nèi)容。
有的孩子聽一本小書,聽十幾遍都不會厭煩,說明每一遍都有他想要的東西,只要不厭煩說明那本故事書對他就是有用的。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不能自主地把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老師的身上。所以他們在聽故事的時候,聽著聽著就開小差了,另外他們的思維不可能像成人那樣轉的快,往往我們用我們的速度講述故事,他們卻不可能把故事的內(nèi)容全部聽懂,所以我們在講述故事的時候需要把一些重要的、精彩的部分進行重復,孩子們喜歡這種重復,他們不會對這種重復感到厭煩,相反他們在重復聽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記住了這部分的內(nèi)容。
在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覺得適當?shù)厥褂靡恍┲w語言會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我將從三個環(huán)節(jié)提出以下建議:
在整個故事教育活動中教師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導入非常重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的學習主要以無意性為主,無論是幼兒對學習內(nèi)容還是活動本身感興趣,都需要教師用語言來引導,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幼兒的思維。
引人入勝的導入語是引起幼兒無意注意的條件:如幼兒在學習《十二生肖》的故事,教師在導入時運用夸張的表情聲音說:哇,這是誰來和我們一塊做游戲了?。咳缓笕缱兡g般的把小動物請出來(揭開蓋著的布),原來是XX啊(鼠?;⑼谬埳唏R羊猴雞狗豬),小朋友都認識他們嗎?孩子們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學習積極性也很高。
教師在朗誦故事時,要善于運用扣人心弦的示范語: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以感染幼兒,增加美感。面部語言要隨活動內(nèi)容和情景的變化而變化,而不僅僅是微笑這一種表達方式。幼兒教師要善于運用表情,夸張的演繹故事,通過故事啟示人們。
直觀形象的手勢語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掌握重難點。如:教師在教授幼兒《水果娃娃》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手勢語,像香蕉,教師用手指畫出香蕉的形狀。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結尾部分往往是通過師幼對話來總結或者評價故事來結束的。例如,活動最后使用振奮人心的激勵語:你朗誦的真好聽,你把每個字都念的很準,你的表現(xiàn)太棒了。通過教師的鼓勵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繼續(xù)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再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錯你進步了,別著急慢慢說,能做好試一試等。教師的積極語言和態(tài)度能鼓勵孩子增強回答問題的勇氣,提高孩子學習的動力,對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從而身心愉悅的快樂成長!教學活動結尾有其目的性、完整性、簡要性和多樣性等要求。
總之,要想繪聲繪色地講好每一個故事,并使之能吸引孩子,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是需要多學多練,熟練掌握故事的藝術處理方法的。只有這樣,才能講出孩子們喜歡聽的故事,帶給孩子藝術的享受。同時,這也是幼兒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和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