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照
(廣西梧州市訓村小學 廣西 梧州 543100)
新課改賦予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的元素,除了基本的漢字識記、好詞好句積累、背誦等任務,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追本溯源,思考為什么使用這個文字,文章的“文眼”在哪里,讓閱讀和思考“齊飛”。小學生的閱讀可塑性非常強,閱讀可以讓孩子們透過文字和世界進行溝通,學習古今中外知識,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在閱讀中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交流藝術(shù)。筆者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從教材出發(fā),堅持趣味性和自主性原則,融入小學生喜愛的課外閱讀素材,尤其是一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作品和文學名著,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傳授他們閱讀技巧,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藝術(shù)化的閱讀環(huán)境,全面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教師要對教材做到“知己知彼”,既要從宏觀上把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又要從微觀上把握學生的閱讀水平。例如教師在教授低年級課文《曹沖稱象》時,可以帶領(lǐng)學生分析課文中提到稱大象的幾種方法,分析每一種方法,主要是分析曹沖稱象的辦法好在哪里,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中買東西的經(jīng)歷,了解稱取物品的好方法。課文中官員們提出了準備一個巨大的稱來稱大象,曹操和曹沖父子聽了直搖頭;機敏的曹沖靈機一動提出了自己的稱象方法,利用同等重量的石頭來稱出大象的重量。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出曹沖稱象的過程,首先把大象趕上船,畫下船只的吃水線;把大象趕上岸以后,再往小船上裝石頭,一直轉(zhuǎn)到和大象吃水線相同的位置;最后稱一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之充分開動大腦,對曹沖稱象進行詳細的分析,這一過程可以加深學生的閱讀深度,讓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提升他們的閱讀質(zhì)量。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耳聽六路”,根據(jù)學生閱讀興趣和教材內(nèi)容,精心挑選一些課外優(yōu)秀讀物,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更為浩瀚的書海,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閱讀徐志摩的短篇詩歌《花牛歌》,詩歌中描寫了花牛在草地上各種活動,花?;蛱?、或坐、或走,表現(xiàn)了花牛的自由自在,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自由的追崇。語文教師可以結(jié)合這首充滿童趣的詩歌,選擇一些課外詩歌,例如冰心先生的《繁星》、《春水》,泰戈爾的《飛鳥集》、《新月集》,讓小學生感悟中外詩歌藝術(shù)魅力,感悟不同詩人的創(chuàng)作手法。例如冰心先生《繁星》中的第七十一首短詩,描繪了燦爛的星空,夜空下的花兒、鳥兒、星空下冥想的少年等,帶給學生無限的遐想。泰戈爾的詩歌大都是以兒童的口吻娓娓道來,月亮、樹葉、清風、樹葉等都是抒發(fā)情感的對象,詩歌意象富有新意,傳遞著敬畏生命,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語文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鑒賞這些詩歌,鼓勵學生進行短詩創(chuàng)作,把閱讀收獲轉(zhuǎn)化為詩歌作品,升華閱讀教學效果,同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閱讀教學可以說是對文本的二次創(chuàng)作,不僅僅是閱讀文字,更是對情感的感悟。例如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古詩詞大會、閱讀打卡、親子閱讀、文學名著賞析等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小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上閱讀。例如語文教師可以組織“班級詩詞大會”,結(jié)合近期所學習的古詩詞,帶領(lǐng)學生一起制作題目,學生分組進行古詩詞背誦PK大賽,例如飛花令、搶答古詩詞、限時古詩詞背誦等競賽項目,換一種方式來讓學生背誦古詩詞,提升小學生的古詩詞積累,讓他們愛上傳統(tǒng)文化。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通過每天的點滴積累來實現(xiàn)的,語文教師可以開展班級“閱讀打卡”活動,學生每天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來閱讀,每一天讓家長幫助拍攝讀書視頻,并上傳到班級讀書群,學生要寫下自己今天的閱讀體會,例如積累的好詞好句、感悟出的生活哲理、學到名人小故事等。學生在班級讀書群中可以進行交流和分享,互相交換書籍來進行閱讀,增進學生之間的閱讀交流,讓學生互相督促,促進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此外,教師可以組織課本劇演出,鼓勵學生把課文轉(zhuǎn)化為舞臺劇,例如《草船借箭》、《將相和》等課文,讓學生自己設(shè)計臺詞,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運用肢體動作、舞臺渲染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從細微處著眼,通過對課本的深度研讀,激發(fā)學生思考積極性,融入多姿多彩的課外閱讀素材,幫助小學生叩開文學世界的大門,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愛上思考,愛上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