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進強
(廣東惠陽高級中學初中部 廣東 惠州 516200)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當下大部分的初中生沒有很好的閱讀習慣,這不利于學生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也不利于提高其他學科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初中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shù)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認可,多媒體利用其自身圖文并存、視聽結(jié)合的特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逐漸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輔助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教材中的重點課文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來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學習《背影》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準確的對課文進行朗讀,教師在學生朗讀課文前,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背影》的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父子情深,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學生通過利用多媒體觀看視頻和課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中,更好地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因此,學生在朗讀文章的時候,就會很自然的融入到文章中,有利于將文章中無私的父愛以及作者對父親深深的牽掛之情表達出來。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果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提出很多問題,那么就說明這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思考。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積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提出問題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覺主動的發(fā)現(xiàn)問題,在閱讀中有所感悟,而不是一味的等著教師為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或者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提出問題的習慣,進一步讓學生的閱讀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孔乙己》時,教師為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文章中都描寫了哪些“笑”?人們?yōu)槭裁床煌榭滓壹?,不幫助孔乙己,還取笑孔乙己?用哄笑來突出孔乙己的悲劇有怎樣的效果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或者是在討論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問題,通過小組間激烈的交流討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還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地養(yǎng)成自己的閱讀習慣。
在當下的初中教學中,學生的學業(yè)比較重,幾乎沒有自己的閱讀時間,而且閱讀的內(nèi)容以及閱讀的范圍也是有限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多開展一些課外閱讀活動,將閱讀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與教材中的知識有關(guān)的文章,雜志,報刊等讓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的閱讀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應該主動降低自己的身份,用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開展閱讀角,給每一期的閱讀角制定一個主題,制定不同的內(nèi)容,其中包括學科報刊、時事政治、詩歌天地等,可以讓專業(yè)的教師對學生討論的內(nèi)容進行評價。在拓寬學生閱讀范圍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所在點,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辨好壞書的能力。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僅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的閱讀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課文閱讀活動,將作者的情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引起共鳴,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在感悟作者情感的過程中,激發(fā)閱讀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從被動的閱讀轉(zhuǎn)變成主動的閱讀。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光靠學生一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更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的閱讀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