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學院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2)
為了能夠有效促進廣大學生群體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同提出了“陽光體育”運動理念,吸引、鼓勵更多的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操場,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在“陽光體育”理念下開展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需要始終遵循國家相關規(guī)定,加大對體育教學行為的規(guī)范與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時間進行教學,并將“陽光體育”理念積極貫徹于高校體育教學實際中。為了能夠實現(xiàn)貫徹落實“陽光體育”,有必要先去了解“陽光體育”的意義,以及高校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后再針對具體的策略展開敘述。
高校要想有效實施“陽光體育”,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體育教學的力度,貫徹落實現(xiàn)代健康理念,還需要根據(jù)自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需求及體育教學發(fā)展趨勢,及時調整教學方向,改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來完成教學的最終目標,即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安全地成長。由于“陽光體育”倡導學校要注意學生的想法,所以在這一理念的影響下,高校教育改革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還有利于促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并為形成終身體育的觀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補充與延續(xù),“陽光體育”理應受到各個高校的重視。由于實現(xiàn)“陽光體育”,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還要注意組織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只有這樣,“陽光體育”這一理念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所以高校在教學改革時要注意教學的延伸性,即讓學生不僅能夠在課上學習,還能在課下進行深入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學習興趣。另外,在課程的設置上,各高校在具體的教學改革上要注意實現(xiàn)課程的豐富化,可以通過采取設置選修課程來幫助學生豐富對于體育知識的掌握,進而促使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提高、身體素質得到加強。
就目前來說,在“陽光體育”理念的指引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對于培養(yǎng)目標缺乏明確定位,這就造成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學校體育教學缺乏教學效果,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缺乏熱情,甚至還形成一些偏見,導致高校學生的體質越來越差。二是各高校所培養(yǎng)的人才并不符合社會要求。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教學并沒有隨社會發(fā)展及時做出調整。高校體育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還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讓學生能夠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鍛煉以及生活中的困難。
在教學方面,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各個高校中,普遍存在輕視體育這門課程的現(xiàn)象。很多高校都缺乏體育經(jīng)費,導致體育設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體育教師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缺乏進取心,不關心學生,堅持以自我為中心。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積極性。以上這種狀態(tài),并不利于陽光教育的實現(xiàn),也不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更不利于將陽光體育傳播到社會層面。
在考核方面,目前各個高校所采取的考核方式還是相對有些單一,普遍都將學生體育運動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并沒有全面考慮其他可影響學生成績的標準,例如學生體質、學生學習過程、教學環(huán)境等,導致學生的體質水平并不能得到科學的衡量。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普遍存在單一陳舊的問題,基于“陽光體育”語境下,應該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適當?shù)母母?,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第一,可以采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體育運動的參加是一個需要長時間進行的過程,除了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體育課堂時間之外,還需要利用好課外活動時間。因此,在“陽光體育”語境下,高校應該充分利用課內外實踐,積極構建一體化教學模式。具體的講,就是要求高校與體育教師除了需要利用有限的體育課堂時間之外,還需要通過早操與課外活動等形式來彌補課內體育教學的不足,并使課外體育教學與體育課堂教學形成有效的聯(lián)動,構建完整統(tǒng)一的體育教學模式,以實現(xiàn)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第二,可以采用分段式教學模式。“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旨在幫助學生充分掌握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能技巧,使學生具備扎實的體育基礎。這一目標正好與分段式體育教學模式相一致。分段式體育教學模式要求高校體育教師根據(jù)大學生的年級與體育基礎,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例如,針對低年級的大學生,體育教師可以為其安排基礎訓練課程;對于中年級大學生,可以為其安排專項訓練課程;對于高年級大學生,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選擇體育選修課程。分段式教學模式充分考慮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方面的差異性,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且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體育潛力。
要想實現(xiàn)“陽光體育”運動目標,在“陽光體育”語境下,高校還需要針對當前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以通過多樣化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參與度,并讓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充分感受陽光體育運動理念。具體來說,體育教師應該在沿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積極引用多種新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躍體育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加大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體育教學實際中,體育教師應該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選用,例如,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合作式教學法等,并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積極自由地開展討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以及合作的能力,同時也可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項目教學法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而實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提升。
其次,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由于不同的學生在身體素質、體育基礎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充分結合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愛與鼓勵,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對于內向膽小的學生,可以為其提供更多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以使其膽量得以充分鍛煉。
最后,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方法。將現(xiàn)代教育方法運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直觀形象的視頻與生動有趣的畫面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術動作的理解與記憶。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普遍以學生的運動成績?yōu)闃藴蕘韺W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單一的評價指標影響了評價的全面性?!瓣柟怏w育”運動的開展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進而實現(xiàn)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陽光體育”語境下,高校除了需要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評價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心理健康、課外活動參與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保證體育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在運動技能評價方面,高校在對統(tǒng)一考核項目進行考評的基礎上,還應該為學生提供自選項目,并對這些項目進行評價;學習態(tài)度評價方面,高校應該對學生在課堂內的學習態(tài)度與課外活動的參與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心理健康評價方面,高校還應該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情況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