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霞
濟南市羅而小學地處城郊,學生大多來自周邊農(nóng)村與外來務工家庭。由于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二孩家庭的忙亂,單親家庭的無力,使得許多學生的家庭教育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只有小部分父母采取碎片式學習或出現(xiàn)問題后的“亡羊補牢”式學習。學生的成長,有賴于學校與家庭的雙輪驅動,缺一不可。作為學校,要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讓家長與學校產(chǎn)生共鳴。羅而小學的辦學理念是“讓生命在幸福中精彩綻放”,學校不僅是師生幸福成長的地方,也應是家長幸福的地方。
“教育·家”大講堂
為了指導家長形成科學的教育觀,羅而小學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與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家庭教育專家資源、課程資源,正式啟動“教育·家”大講堂,在學生、家長、教師等不同的層面全面落實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長。
家長領到“入學通知書” 一年級新生入學時,學校會對每個家庭進行問卷調(diào)查,歸納學生家庭教育問題,聽取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同時,發(fā)給每個家庭制作精美的《家長入學通知書》和《家庭教育成長手冊》。其中,通知書主要介紹學校教育理念、學前準備、入學準備、家庭教育課程預告等,營造家長和父母同入學的氛圍,緩解家長焦慮;成長手冊則以六年小學生活為期限,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不同學段的培養(yǎng)目標,內(nèi)容以家庭教育指導為主,記錄家長參與家庭教育指導講座、參與孩子成長過程、參與學校志愿活動以及閱讀家庭教育書籍情況,鼓勵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
大講堂首先應讀懂學生 一是教師專業(yè)化。家庭教育需要專業(yè)指導,“教育·家”大講堂師資由外聘的家庭教育專家、區(qū)家庭教育指導師、校家庭教育指導師和骨干班主任以及優(yōu)秀家長組成。注重為教師賦能,組織班主任參加心理格板培訓,幫助教師“讀懂學生”,使教師面對不同學生、不同家庭都能進行有效的家校互動,對學生發(fā)展給出清晰明確的指導;先后輸送多位骨干教師參加系統(tǒng)的家庭教育課程培訓;同時,成立家庭教育指導項目組,開展家庭教育項目研究,讓家庭教育指導更加專業(yè)化。二是課程體系化。家庭教育問題復雜多樣,學校在設置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時,充分考慮到家長的需求,立足學校、年級、班級、個體四個維度,分層落實,全員覆蓋。2019年,學校組織了涉及各年段的10余次現(xiàn)場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既有面向所有家長普遍化問題的,涉及親子關系、習慣培養(yǎng)、心理健康等內(nèi)容的分年級課程體系,也有家教互動、家庭教育咨詢等更具針對性的個別化家教指導。三是形式多樣化。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學校開始嘗試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家庭教育指導平臺,通過QQ、微信、網(wǎng)上論壇等工具,開展問卷調(diào)查,推送“教育·家”大講堂直播課,通過“空中家長課堂”適時進行線上線下交流互動。10余次的網(wǎng)上家庭教育指導,緩解了因假期延長引起的家長和孩子出現(xiàn)的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并以生動的案例讓家長了解高效陪伴的重要性。
多元親子活動
贏得家長的信任是家校共育的基石。羅而小學積極開展多元親子活動,讓家長深度參與學?;顒?,也讓家長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做學校教育的知情者 為了發(fā)揮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學校每學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活動開放期間,家長可以隨堂聽課,巡視校園,與教師交流,參與學校安全檢查,填寫家長問卷,提出學校管理意見及建議。
參與組織親子活動,讓家長做學校教育的同盟者 充分利用節(jié)日慶典活動或學校大型活動,組織學生及家長開展一系列的親子活動,如端午節(jié)包粽子、中秋節(jié)做月餅等。學校還運用家長的社會資源開辟社會實踐基地,發(fā)動家長就近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到敬老院,踐行“愛親、敬老”道德規(guī)范;走進軍營,體驗“小小軍營男子漢”;走進“星期八小鎮(zhèn)”,進行職業(yè)體驗;走進九頂塔,體會民族風情;走進百花洲,體會家鄉(xiāng)風俗等。
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讓家長做學校教育的協(xié)同者 家長志愿服務活動是家校共育的一個品牌活動。如一年級新生家長,可以自主選擇參與學校安全執(zhí)勤、學生小飯桌管理、課后服務管理、運動會裁判等志愿活動。加深對學校了解的同時,與老師共同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家長成了學校的教育助手。
家長進課堂活動,讓家長做學校教育的參與者 豐富多樣的課程更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在學校課程資源不足,無法滿足課程改革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時,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是站在學校背后巨大的教育資源,學校的“幸福課程”有了家長講師團。
家長讀書活動,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同行者 對于家庭教育,一次課程遠遠不夠。為了讓家長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實現(xiàn)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生命成長,我們以閱讀為主題,讓教師、家長和學生同步開展閱讀,結合“養(yǎng)機場”活動,倡導家長放下手機,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評選書香家庭、書香少年,邀請讀書達人面向家長進行讀書分享,鼓勵家長引導家長自主開展閱讀,在共情的基礎上做有智慧的陪伴。
家校協(xié)同育人
讓家校關系更密切 學校教師每學期都要進行線上和線下100%全員家訪,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家庭,了解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心理狀況,更有利于開展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也有利于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感情,個別學生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擦亮學校幸福教育品牌 家校協(xié)同育人也調(diào)動了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校的品牌活動、品牌課程都有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孩子入學、入隊、畢業(yè)等成長的關鍵節(jié)點,都有家長和學校的共同見證。在家長滿意度調(diào)查中,家長對學校整體情況、教師師德和教育質量都給予了充分認可。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羅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