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芳
重慶市巫山縣福田初級中學
新課程改革更加重視對于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致力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今天,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教師要采取問題導學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效率,開拓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問題導學的方式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學習,解決疑難點,促進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提高。
問題導學是通過提出和解答問題來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想成功進行問題導學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是關鍵。大多數教師在提問時往往問題枯燥乏味,內容簡單,導致學生不需要進行深入思考,或者是有現成的答案擺在眼前。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新穎、具有特色、不落俗套的,能夠讓學生積極開動思維,進行思考,不斷交流探討。教師也需要圍繞著教學內容做出相應提問,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
例如,在《Do you play the guitar?》一課中,教師在課堂開始用問題引入“你們有擅長的樂器嗎?”。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設置有限時間讓學生先進行交流,之后讓學生主動進行回答。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要持有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信心。這樣教師不僅了解了學生的特長,還利用問題關聯出今天的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氛圍,一舉多得。之后教師可以圍繞“the”進行問題設置,用“play the guitar”“play soccer”等短語,講解它體育和樂器中的不同用法。進行問題導學,要求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思考符合教學內容、貼切實際的問題,把握學生課堂動態(tài)。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抓住重點,開拓學生無限的思維,如“What should I do”中教師要著重提問“should”。另外,問題導學的設計也要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作業(yè),讓學生在課下調動思維,進行思考。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問題最好是教師自己出題,學生無法從互聯網上直接搜索答案,這樣才能發(fā)揮問題導學的作用。
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十分重要,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是否可以靈活使用知識點,這些都可以通過問題的提問得到反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也要積極參與到問題學習中。問題導學不僅僅指教師的問題,更重要的使學生能夠對他們已學的知識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消除疑難點,加深知識印象。
例如,在學習《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兩課時,教師可以在綜合學習過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怎樣表達時間(what time)、怎樣表達方式(how)。對于疑問詞what、how、why、when學生要分清楚他們的含義,避免混用。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敢于提問,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慢慢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再者,在第一堂英語課上,教師應該讓學生先進行自我介紹。在自我介紹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用英語自我介紹的方式有哪些。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很容易得出答案,之后它們在進行歸納總結,能夠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通過問題導學進行知識整合。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答問題。通過問題,促進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引導者,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進行開展,對學生輻射帶動。教師在問題導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開拓學生思維。在問題導學中,教師既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發(fā)揮空間,還要用問題引導大方向,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點,防止學生走歪、走錯。
例如,在《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一課中嗎,教師的問題導學不僅要關注于學習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和家長形成和睦的家庭關系。以問題講道理,別具一格。在設計問題導學時,教師要注重新穎別致,從學生的問題進行思考,看看這個問題適不適合,會不會產生新的問題。如,“people”一詞,雖然可以單復同行表示人,但它也是可以加s成為“peoples”表示“民族”的含義。當學生遇到自身水平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不可置之不理,一定要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防止學錯誤思考,降低學習效率。教師在問題導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在其中忽視學生,學習過程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做主,自己進行合理安排的。教師不能去限制學生的思維,要給予學生適當的空間和時間解決問題。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狀態(tài),設計真正適合他們的問題導學,提高學生效率和課堂效率。
以問題導學為前鋒,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在實行教學改革的今天,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好、更優(yōu)質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初中生的潛力,促進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