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斌
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著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專題欣賞課、隨堂欣賞課和現(xiàn)場欣賞課三類,我從這三個方面談談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實施審美素質教育的方法。
一、 專題欣賞課
專題欣賞課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個課時內組織學生專門對某些作品進行欣賞的課業(yè)。如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民間玩具》就是關于我國民間玩具的整堂專題欣賞課,還有《中國畫》《中國古代建筑欣賞》等等。在美術專題欣賞課欣賞中,教師往往讓學生看著作品圖片,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上攵?,學生學習效率很低,所以欣賞美術作品,必須先學會欣賞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捕捉強烈的第一印象,激發(fā)其心靈深處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
由于古今中外留下來的美術作品浩如煙海,要讓學生在這藝術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美術分類,如:美術可分為觀賞性藝術和實用性藝術兩大類。又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四大塊,繪畫又分為東方繪畫、西方繪畫兩大類,還可分為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素描等等,在學生學會這些分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各類作品的藝術特征,社會作用及人類文明的關系,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對作品的比較與評價,把學生的欣賞引向深入。平時學生欣賞作品,只用“好”“漂亮”“美”來評價作品,但要問好在哪里,學生很難說出,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作品時,要幫助學生運用同一題材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議。
二、 隨堂欣賞課
隨堂欣賞課是指結合教學內容穿插進行的欣賞,也就是在進行繪畫、工藝等教學的同時,插入有關大師或同齡人的作品進行欣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欣賞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得很多,一般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規(guī)范。大致的環(huán)節(jié)為:(1)描述。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語言簡單地描述出作品的題材內容、畫種等;(2)分析。對作品的色彩、構圖、造型進行整體的語言表述;(3)解釋。介紹作者,并對作品的意義、所體現(xiàn)的人文價值進行研究;(4)評價。根據(jù)以上內容的學習與探索,對作品進行局部和整體的評價。
在這個操作流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作品講授必要的美術術語,以幫助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欣賞色彩時滲透“色調”的概念,在欣賞構圖時,講解一下“構義”的含義。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術語后,既能深入地賞析,又能自如地表達欣賞的感受。同時還要注意扣準學生的心態(tài),激勵學生反觀“自我”來欣賞。比如:人教版第七冊《我也是藝術大師》,屬于抽象的造型表現(xiàn)課,課程作業(yè)及要求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本課主要通過欣賞藝術大師的作品,使學生會解讀大師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表現(xiàn)形式,引導學生先摹仿、再創(chuàng)作,最后會用各種材料、大膽地、毫無顧忌地畫出自己想要畫的色彩和形象來。
此節(jié)課中,要求學生先欣賞兩位藝術大師米羅、克利的作品,然后自己創(chuàng)作一副作品。在教學中,我先向學生介紹兩位大師的作品如何如何得好,且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現(xiàn)代的一些知名畫家對他們的評價頗高,許多博物館里都珍藏著他們的作品,價值連城。若你們擁有其中的一幅作品的話,那不是千萬富翁,也是個百萬富翁。學生興趣很高,都覺得這樣的大師十分了不起,學生躍躍欲試,很迫切地想看這二位大師的作品,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欣賞欲望。欣賞環(huán)節(jié),開始大部分學生認為作品就是亂畫,沒什么了不起的。有的學生認為第二幅很好看,因為它的顏色很特別,各種顏色都流動起來。教室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教師既驚訝又歡欣,原來這幅作品還可以這樣來了解。
三、 現(xiàn)場欣賞課
現(xiàn)場欣賞是一種在課堂教學之外的美術欣賞形式,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到現(xiàn)場和實地察看所進行的欣賞教學。例如:組織兒童參觀美術作品展覽和博物館中陳列的美術作品,訪問畫家、工藝美術家、雕塑家并觀看其技法表演等。
1. 參觀畫展,打開欣賞藝術寶庫的大門。有條件的地區(qū),教師可以經(jīng)常帶領學生去附近的博物館、美術館,觀賞館藏文物,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吹綎|、西方藝術的博大精深,特別是對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欣賞,不僅要了解我國古代藝術的高度成就和特點,而且還要進一步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繼承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責任感。通過對大量作品的欣賞,學會“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若能訪問一些知名畫家,參觀畫家工作室,當面請教,則一定受益非淺。這些都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的絕好途徑和機會。
2. 欣賞展覽,有效交流。平時,我們可利用重大節(jié)日、學校的重大或日?;顒樱ㄈ缢囆g節(jié)、迎新春書畫筆會、學生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等),鼓勵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觀賞在展版上、櫥窗中陳列的師生優(yōu)秀美術作品,相互交流,指導學生撰寫觀后感或賞評短文,可以大大豐富學生頭腦中美的形象的儲存。這也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3. 親近自然,發(fā)現(xiàn)真美。走進大自然,激發(fā)審美情趣。自然是一個天然的大課堂,自然界所蘊藏的美是無窮的,從植物、花卉、動物、人類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許多新奇而又極其美麗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僅讓我們開闊心靈,陶冶美的情操,還增長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索精神,走進大自然,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感知、領會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靈深處去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觀察校園里的花卉,觀察房屋造型,觀察來往車輛、人群等。
在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培養(yǎng)學生學會欣賞自然的同時,教師還要啟發(fā)、鼓勵學生,深入生活,關注生活中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一雙能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一顆能感受美的心靈,不斷增強學生欣賞生活美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