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鄒 丹 宋秋穎 李金穎 關東旭
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眼一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白內障是我國最為常見的老年眼科疾病之一,據2018 年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新進展國際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60 ~89 歲的老年人群中,白內障發(fā)病率為80% 左右[1-2]。白內障除了具有發(fā)病率高的特點外,在各類眼病中,其致盲率高居首位。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已成為白內障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雖然手術療法具有切口小、手術時間短和術后恢復快等諸多優(yōu)勢,但超聲乳化術畢竟屬于一種有創(chuàng)手術,會對患者眼表上皮造成機械性的損傷等原因,大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干眼病的癥狀及表現,如眼部干澀、異物感和畏光流淚等[3],增加了患者的不適感。為了有效緩解患者術后干眼病的情況,我院眼科采取羧甲基纖維素鈉眼液聯合杞菊地黃丸對白內障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在我院治療的106 例超聲乳化術后干眼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1995 年美國眼科研究所干眼工作研究報告中的干眼癥相關診斷標準[4],如眼部干澀和異物感等;(2)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心臟等臟器重度疾病的患者;(2)先天性無淚癥或無淚腺患者。本研究已征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且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3 例。對照組中,男31 例,女22 例,平均年齡為(68.1±5.7)歲,平均病程為(4.37±1.96)年。觀察組中,男30 例,女23 例,平均年齡為(67.6±5.5)歲,平均病程為(4.48±1.88)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停藥1 周后開始治療。對照組采取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滴眼(愛爾蘭,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lrela,H20140562)。滴眼前,先清除患者眼內的分泌物,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用拇指和食指分開上下眼瞼,同時指導患者目視上方,然后將眼藥水滴入眼瞼內,每次1 ~2 滴,用后即棄。滴眼后,指導患者閉眼2 ~3min,此時切勿用力閉眼或擠眼等,4 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杞菊地黃丸(馬鞍山天??邓帢I(yè)有限公司,Z34020795),8 丸/ 次,3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 個月。
(1)淚膜破裂時間:淚膜破裂時間<10s,表示淚膜不穩(wěn)定。(2)淚液基礎分泌實驗:患者淚液浸濕長度<10mm,表示為陽性。(3)角膜熒光素染色實驗:患者標記評分為3、2、1、0 分,分別表示重度、中度、輕度、正常。(4)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眼部感受:調查內容包括眼痛和畏光流淚等,每項評分為1 ~5 分,分別表示無癥狀、輕微癥狀、有癥狀、明顯癥狀和嚴重癥狀,由患者根據自身眼部感受如實填寫。(5)患者康復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4 種。痊愈:患者干眼病癥狀完全消失,裂隙燈檢查結果正常;顯效:患者干眼病癥狀明顯緩解,裂隙燈檢查結果顯示結膜明顯改善;有效:患者干眼病癥狀緩解,裂隙燈檢查結顯示結膜由輕微裂隙;無效:患者干眼病癥狀和裂隙燈檢查結果與治療前比較,均無變化[5]??傆行?(痊愈+ 顯效+ 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基礎分泌實驗和角膜熒光素染色實驗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淚膜破裂時間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淚液基礎分泌實驗的淚液浸濕長度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角膜熒光染色實驗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的眼痛、畏光、眼干、異物感、眼癢、易疲勞和分泌物異常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白內障是一種進行性眼晶狀體渾濁病變,其致病因素較為復雜,如遺傳、代謝異常、輻射和營養(yǎng)不良等,且與年齡密切相關,即年齡越大,白內障的發(fā)病率越高,據相關醫(yī)學統計,在60~89 歲的老年人群中,白內障發(fā)病率高達80%[6]。白內障患者發(fā)病后,癥狀表現包括視力進行性減退和視物模糊等,一般與干眼病的發(fā)病無直接關聯。
表1 兩組患者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基礎分泌實驗和角膜熒光素染色實驗結果的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基礎分泌實驗和角膜熒光素染色實驗結果的比較(± s)
組別 n 淚膜破裂時間(s) 淚液基礎分泌實驗(mm/5min) 角膜熒光染色實驗(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3 5.78±2.03 12.43±3.12 4.26±1.94 12.19±3.04 2.60±0.57 0.41±0.06對照組 53 6.00±1.1 12.06±3.0 4.40±1.86 10.06±3.05 2.70±0.49 0.71±0.08 t 0.590 0.630 0.408 3.598 0.239 24.760 P 0.556 0.530 0.684 0.000 0.812 0.000
表2 兩組治療過程中的眼部感受調查結果(± s,分)
表2 兩組治療過程中的眼部感受調查結果(± s,分)
組別 n 眼痛 畏光 眼干 異物感 眼癢 易疲勞 分泌物異常觀察組 53 1.23±0.36 0.81±0.23 0.86±0.25 0.43±0.10 0.39±0.11 1.26±0.11 1.06±0.12對照組 53 1.67±0.32 0.97±0.29 1.30±0.37 1.1±0.11 0.81±0.10 1.62±0.18 1.31±0.14 t 36.315 13.205 36.663 32.890 20.58 18.145 13.06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超聲乳化術是治療白內障患者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視力,但大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干眼病的癥狀和臨床表現,增加了患者的不適感,其主要原因在于手術前,麻醉藥物、散瞳藥物和消炎藥物會對患者的眼表產生刺激;手術完成后,超聲乳化術的切口位于角膜上,可能切斷神經纖維,使患者術后角膜感覺能力降低等[7-8]。因此,隨著干眼病的發(fā)病率的升高,相應的如何緩解干眼病癥狀,成為白內障超乳化術后主要的治療工作。
針對干眼病的治療,常規(guī)療法以西醫(yī)治療為主,如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例,羧甲基纖維素鈉的藥物成分與淚液相近,滴入眼內后,可以產生親水性膜,且長時間黏附于角膜表面,以此緩解眼部干燥刺激引起的眼干和瘙癢等不適感。因此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應用日益廣泛,如萬文娟[9]在臨床治療工作中,采取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為患者滴眼,有效恢復了患者淚膜的穩(wěn)定性,縮短了眼表功能的修復時間;王堯[10]為了進一步改善術后干眼病患者的康復效果,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增加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治療,治療效果得到明顯提高。
除西醫(yī)治療外,中醫(yī)治療干眼病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我國的傳統醫(yī)學認為,肝開竅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則能視。由此可見,眼部疾病的發(fā)病及康復,與肝臟功能密切相關[11-13]。同時在中醫(yī)五行理論中,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即腎臟與肝臟屬于母子關系,若腎臟出現病變,則會影響到肝臟。另外,肝臟主藏血,腎臟主藏精,精與血是互生的關系,因此眼部疾病的治療需要從肝臟與腎臟同步入手進行治療[14]。杞菊地黃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和澤瀉等組成。其中枸杞子,甘平質潤,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菊花善清利頭目,可宣散肝經之熱和平肝明目等[15-16]。以上8 味中藥配伍組合,可共同發(fā)揮滋陰、養(yǎng)肝和明目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淚液基礎分泌實驗測量長度大于對照組,角膜熒光素染色實驗評分和眼部感受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采取羧甲基纖維素鈉與杞菊地黃丸聯合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病患者,淚液基礎分泌實驗和角膜熒光素染色實驗檢測結果更為理想,有效緩解了患者眼部不適感受,提高了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