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艷
摘 要 教學設計和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此為依據(jù)講述教學內(nèi)容,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改進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學設計和反思,教師可以對教學過程分析得更加全面,將可取之處無限放大,將不足之處加以調(diào)整,最終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本文以“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板塊為例,對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以及教學案例的反思進行了探討,以期讓學生快速學習新的單元,并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 課堂教學;初中生;英語
中圖分類號:G424.21,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9-0177-02
初中英語是一門語言,是與人交流的工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學生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此完成英語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熟練地應用英語,掌握英語技能,為將自身培養(yǎng)成國際型人才而努力。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本文對“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板塊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過程進行了反思,以此為接下來的教學制定高效的教學計劃,為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創(chuàng)造條件。
一、教學設計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
(一)整理教材,凸顯教學目標
由于“Welcome to the unit”是單元的第一課,所以在備課時,教師應注意對教材進行整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實際生活來學習教材內(nèi)容。教材中這一課是本單元的導入課,知識點不多,這節(jié)課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導入本單元的話題,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制定的教學目標要結合課程標準進行探究。比如在教學Colours這一單元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板塊時,教師通過整理教材可以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究課堂知識;第二,掌握單詞“blue,green,orange,red,yellow”等等;第三,認識身邊的顏色,掌握句式:What colour is it? Its……第四,學會感受生活中的美;第五,通過聽力和對話練習,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經(jīng)過以上教學目標的制定,增加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方向性。再如,在教學Art world這一單元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板塊時,教師在結合了課程標準之后,可以將教學目標設定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掌握單詞dance,drama,music,painting,photography;第二,說出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并說明原因;第三,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和表達能力;第四,掌握相關的句式:What art form do you like? Who is your favourite singer?通過以上目標的建立,一來,可以看出教師對教材進行了整理,了解了這一板塊在新的單元中的地位;二來,提升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充滿興趣和期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語言情境中掌握這一板塊的知識,加強自身的理解和探討,讓學生在探究課堂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Films這一單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模塊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The Lion King這一電影,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之后在觀賞完后提出問題,大家知道的有關電影、電影院的英語單詞都有哪些?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掌握新的單詞:action film,cartoon,horror film等等以此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在這一問題中豐富學生的單詞量。最后,教師將一些課外單詞進行展示,讓學生進行猜測,體驗猜詞的樂趣,與此同時讓學生進行對話演練,總結對話中的單詞和句式,以此讓學生通過對話的練習,培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并將自己喜歡的電影以及明星進行闡述,最終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標。
(三)加強練習,為應用作鋪墊
為了讓學生在這一板塊中掌握教學重點,學會語言的表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為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這一板塊的內(nèi)容進行探索,以此在小組中培養(yǎng)自身的合作意識和語言應用能力,為今后的發(fā)展做好鋪墊。例如,在教學Know yourself這一單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板塊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教材中的對話進行練習,使彼此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這樣一來在練習中讓學生掌握“modest/patient/creative”等單詞,為接下來的應用鋪平道路。再如,在教學Growing up這一單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板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聽力部分進行練習,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其他的問題進行交流,使學生的思維不再局限于這一節(jié)課,而是從更廣的層面去認識整個世界,增加其認知,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為未來能夠流利的交流而打好基礎。
二、在教學中需要完善之處
(一)注重導入課的探討與引入
“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板塊是單元導入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直接影響了接下來的學習,所以教師在設計這部分內(nèi)容時,一定注意導入的方法和策略。通常情況下,導入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問題導入、情境導入、故事導入等,教師在教學不同的單元時,注意結合教學內(nèi)容來選擇正確的方法,這樣不但可以提升導入的效率,還可以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關系,減少學生對課堂的陌生感,將導入課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所以教師在導入時要將教材和教學目標進行結合,利用這一板塊的內(nèi)容層層深入,引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最終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注意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
為了讓學生更多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并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時刻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首先閱讀這一板塊的內(nèi)容,通過查閱和自主探究將這一板塊的重點進行歸納和總結,最后根據(jù)教學目標來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計劃和策略進行指導,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創(chuàng)新,尤其是對話這部分內(nèi)容,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創(chuàng)新出不同的對話情境,還要對學生在交流中的不足進行點撥,使學生在整個對話中能夠延伸自身的思維,最終在鍛煉自身語言的基礎上,樹立創(chuàng)新型思維,為今后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三)加強對學生的有效評價
為了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得以提升,教師在設計了多種教學活動之后,還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有多種,如教師評價、個人自評與學生互評等。及時反饋評價結果,并與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交流,既能保證評價的科學性,又能保證評價的實用性,這樣一來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經(jīng)過改進后得以提升,實現(xiàn)初中英語課堂的人文化和開放化,從而達到共贏。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有效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依據(jù)。教師在課前準備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來設計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地把握教學目標,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最后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樣才能凸顯教學設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而教學反思不僅是對教學設計的不斷改進,更是將課堂教學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不僅要對教學設計進行思考,還要在教學反思中進行不斷地歸納,以此努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其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管福泉.指向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導入課教學設計——以譯林版《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4Welcometotheunit為例[J].名師在線,2018(15).
[3]謝國成.弘揚個性,為高效課堂增值——八年級下冊Unit1Welcometotheunit教學實踐例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