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欽
摘 要 教學神話類課文,教師只有立足神話固有的特點,精準設計教學,引領(lǐng)學生了解它,完美地詮釋它,學生才能經(jīng)歷神奇,與古人的精神相遇,在人類祖先苦難的真實中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源頭,與此同時,發(fā)展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在神話類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授給學生學習神話故事的方法和策略,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為他們今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guān)鍵詞 小學神話;神奇;教學策略;寓德于教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0-0173-02
在人類悠久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就像草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口耳相傳,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酵、增補和交互影響而形成的。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神話故事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故事情節(jié)離奇、夸張,人物形象鮮明,想象神奇,人文內(nèi)涵豐富等。那么,這種體裁的語文課堂怎樣才能上出神話故事的特征呢?筆者根據(jù)教學實踐來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感受神奇,激發(fā)想象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神話故事文本中的語句充滿著豐富的想象色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朗讀、感悟和思考。比如,學習《普羅米修斯》“鐵環(huán)加身”畫面時,筆者首先播放了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上的視頻,然后出示了語段:“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p>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個語段,讀完后,你認為哪些地方描寫神奇?
生1:從“死死地”這個詞,我認為很神奇,普羅米修斯被鐵環(huán)控制了,完全失去了自由,日夜與懸崖為伴,與天空為伍,苦不堪言。
生2:從“死死地”這個詞看出普羅米修斯一天到晚無法走動、無法休息,也無法吃飯,那他為什么不會死呢?多神奇啊!
師:還有哪些句子你覺得神奇?
生:我從“他既不能動彈……風吹雨淋的痛苦?!边@句話感到神奇。
師:普羅米修斯還不能干什么?
生1:不能旅游,不能探親。
生2:不能干活,不能逛街,還不能鍛煉……
師:普羅米修斯還遭受著怎樣的痛苦?
生1:有可能被雷電襲擊,可能被太陽暴曬。
生2:有可能被石頭擊中,也有可能被毒蛇咬……那他為什么不會死呢?真神奇?。?/p>
師:你們帶著自己的體會把這種痛苦讀出來。
這個片段,仿佛把學生帶到了這個可怕的懸崖上,學生在想象具體的情節(jié)中,真切地感到普羅米修斯不僅受到肉體的折磨還受到精神的煎熬,這是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由此可見,神話故事中字里行間體現(xiàn)著這個神奇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有益于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品詞析句,感悟人物形象
神話類課文語言生動,畫面感極強,一幅幅畫面就像一張張連環(huán)畫。在課堂上,筆者總是把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找出認為神奇的地方,忽視了其品詞析句,也忽視了其放開思維大膽想象畫面,去感受人物的鮮明形象。因此,高度重視語言特色,透過對語言的品味,感受神話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告訴孩子們做人的道理,是很重要的。部編版二年級《大禹治水》一文中,其中有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課文當中沒有進行具體的描寫。在教學時筆者讓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特別是“三十歲”“四”“十”“三”表示數(shù)字的詞語,鼓勵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畫面,進入文本與大禹對話,加深情感體驗,學生感受到大禹是個棄小家顧大家、一心為民謀幸福的英雄形象。只有這樣,大禹大公無私、有勇有謀的高大形象才會樹立在學生的心中。
三、補寫續(xù)寫,收獲語言
仿寫句子是習作的一種能力表現(xiàn)。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空白點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訓練他們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根據(jù)語句的特點從內(nèi)容上設計補白、續(xù)編等練習,同時關(guān)注用詞的準確、構(gòu)段的巧妙?!侗P古開天地》描寫盤古化生萬物的段落,不難發(fā)現(xiàn)整個段落采用了總分式結(jié)構(gòu),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段落末尾是個省略號,這正是指導學生練習寫話的好材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稍作點撥:除此之外,盤古身體的其他部位還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特點補寫省略號的內(nèi)容嗎?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膽地表達。學生通過仿寫,不僅發(fā)現(xiàn)神話故事句子的優(yōu)美、獨特,還懂得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關(guān)注文體類別,拓寬學生閱讀視野
無論是什么體裁的文章作為教學內(nèi)容被選入教材供學生學習,其數(shù)量總是有限,尤其是神話故事數(shù)量更是有限,如果僅依靠選入教材的少數(shù)幾篇讓學生習得這種體裁的學習,其教學價值必然難以彰顯,學生閱讀神話的能力也不會得到較大提高。只有通過由“這一篇”帶“這一類”的閱讀路徑,才能收到理想的閱讀效果。當然“這一類”的帶動需要教師周到考慮,系統(tǒng)策劃,精心組織活動。
1.同篇的比較閱讀,培養(yǎng)學生比較能力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的《夸父逐日》之后,筆者讓學生閱讀其他版本的《夸父逐日》,找出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通過引導分析得出:主題相同,細節(jié)不同。當然筆者也出示了《山海經(jīng)》中的原文,通過領(lǐng)讀、解讀,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練。在這樣的比較教學過程中,發(fā)展了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2.類型系統(tǒng)閱讀,培養(yǎng)學生研讀能力
比如學完了《盤古開天地》之后,教師可以策劃一個古代創(chuàng)世神話系列的閱讀活動。首先推薦材料閱讀,這個材料可以包括中國古代的,也可以包括外國古代的。其次就是廣泛開展講演故事活動,記憶故事,傳承故事。接著引導學生進行內(nèi)容歸類,讓學生明白創(chuàng)世神話內(nèi)容上包羅萬象,既有開辟天地,又有重整宇宙;既有塑造人類,又有為民造福。最后進行主題歸類,明白英雄形象的正義、勇敢、善良等共有特點是全世界人民追求的亙古不變的永恒主題。這樣系統(tǒng)的活動,學生自然而然地對神話故事的思維特征、語言特色有了更深的把握。
五、復述故事,積累語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善于開發(fā)課程資源,借助教材中精彩情節(jié)、生動段落激發(fā)學生講故事的興趣。部編版教材中的神話類課文后面都出現(xiàn)一題類似的題目,那就是要求學生講一講課文的故事。毋庸置疑,講述故事成為課堂的重點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復述故事呢?復述前,提示學生先醞釀一下文章的主要脈絡,然后抓住每個段落的關(guān)鍵詞語,可以適當增加自己的想象,接著在小組里互相復述一遍,發(fā)現(xiàn)重點部分沒有講具體的要共同提醒,最后每一個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完之后,還可以作適當?shù)狞c評。學生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基本上能把握課文的重點部分展開講述,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并從中獲得了語言。
六、引導學生品味神奇語言,練就記憶能力
神話文體特點的核心詞是“神奇”,本質(zhì)在于非凡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源于遠古時期,人們對天地起源的一種好奇與探求,來自人們對英雄創(chuàng)世的崇拜。因此,教師要立足文本,讓學生品味其中的神奇,品味其中的歷史感與文化滋味。只有感知了神奇,方可為后面的講述生成精彩。當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后,筆者一般都讓他們再認真讀這個神話故事,看看它到底神奇在哪,畫下來,接著引導學生交流。例如,在教學《夸父逐日》中,通過交流,學生明白了夸父的神奇表現(xiàn):夸父的手杖變成了桃林、夸父一口氣能喝光黃河和渭河的水、夸父一眨眼就能跑一千多里、夸父一步就能跨過一座山等等。通過品讀這些想象奇特的細節(jié),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神話故事這種敘述方式的獨特魅力,還能為后面講清小細節(jié)做好鋪墊。
七、拓展閱讀,激發(fā)興趣
神話故事是兒童學習的精神樂園,一篇課文滿足不了孩子的閱讀量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做一些延伸性的教學,讓學生能真正進入到神話故事的廣闊閱讀空間中,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神話故事、思考神話故事和喜歡神話故事。上完課文后,筆者就采取了“1+X”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去閱讀課外神話故事,以便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比如教完《精衛(wèi)填?!愤@篇課文之后,筆者是這樣拓展的:向?qū)W生推薦《山海經(jīng)》這本書,要求學生邊閱讀邊做讀書筆記:可以從中摘錄好詞佳句,可以賞析語段,還可以寫一寫自己的讀書感受等。這成了一項語文常規(guī)作業(yè),完成后都要交給教師批改。有時充分利用每周一節(jié)閱讀課讓學生讀后共同交流。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讀一些課外神話故事,開闊學生的視野,在神話這個廣闊的大海里自由航行,從而讓學生真正喜歡上神話。
八、寓德于教,塑造品格
小學神話類課文除了學習它的神奇特征以外,還要讓學生去捕捉文章的靈魂──具有崇高的道德感。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給學生樹立榜樣。像“盤古開天地”“羿射九日”“大禹治水”……所描述的英雄事跡,以巧妙的表達方式把人間豐富多彩的生活告訴學生,告訴學生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敢于拼搏、敢于挑戰(zhàn)、敢于創(chuàng)新的充滿希望的民族。這些崇高思想的滲透,其實就是對學生的品格、意志的培養(yǎng)。它會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不同年級的神話故事教學策略是不一致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研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的不同年段目標,根據(jù)學段目標制定適合的具體教學方法和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筆者相信,只要教師善于開發(fā)課程資源,把握課文的著重點,找準教學的核心問題,探究適合兒童的教學理念,學生就會更加愛學、樂學神話故事。
參考文獻:
[1]李聲智.小學神話故事的教學基點[J].新教師,2018(2):21-22.
[2]陳梅.依“體”而教彰顯神話魅力——小學語文第二學段神話文本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2):61-63.
[3]周秀蓮.小學語文中的神話類文本教學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03):14-17.
[4]史嫻嫻.神話類課文教學之我見[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