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慧
摘 要 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項主要能力的培養(yǎng)當中,閱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英語深入學習的基礎項目,尤其是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更加重視閱讀教學,在教學當中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本文將探討當下初中英語閱讀學習的實踐。
關(guān)鍵詞 課程改革;初中英語;閱讀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0-0001-02
初中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初中階段英語的學習狀況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課程的學習目標更加重視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即學生聽、說、讀、寫的實際運用能力。其中,英語閱讀能力是其他各項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基礎。因此,進行閱讀教學,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當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對達成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的英語正處于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對英語學習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能夠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展開之前,必須要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與學生的興趣相結(jié)合,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下,大多數(shù)家庭對英語學習都較為重視,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初中生在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比較好的基礎。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應當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程度,并且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結(jié)合學生的基礎選擇合適的閱讀教材進行教學,尤其是針對課外拓展部分的閱讀教材,不能一味的按照教學大綱進行。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應當注意到部分的學生可能英語基礎比較薄弱,需要針對全班整體的基礎水平進行綜合,選擇難度適中的閱讀教材進行教學。同時,也在教學當中特別注意到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是否能夠跟得上教學進度。在教學中掌握閱讀教材的選擇,這樣既不會讓基礎較好的同學在教學中覺得太容易而喪失興趣,也不會讓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覺得難度太大而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的心理。另外,從閱讀教材的內(nèi)容選擇上,教師也應當結(jié)合學生的喜好進行選擇,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往,大部分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教材都取自課本,試卷等較為陳舊的內(nèi)容,學生不容易提起興趣。但是在目前資訊極為發(fā)達的時代,閱讀教材的選擇空間非常大,教師有非常多的途徑選擇閱讀教學的教材,如英語學習公眾號、英文網(wǎng)站、英文原聲廣播、雜志、書刊等等,教師在進行閱讀教材內(nèi)容選擇的時候需要盡量接近學生的生活,或者選擇學生較為喜聞樂見的題材。當然,在選擇教材的時候也不能過于單一,需要讓學生接觸到不同內(nèi)容,不同題材的文章,從而建立豐富的知識庫,讓學生能夠適應各種題材,提升閱讀能力。
二、教授英語閱讀的技巧,在實踐中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英語閱讀的學習也不例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注意教授學生閱讀的技巧,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事實上,英語閱讀的教學是一個綜合的過程,不僅僅只是考察學生的詞匯量,對句型的理解,同時對學生的中心思想理解能力,上下文的預測能力都有考察。因此,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過程不僅僅在于積累詞匯量,而在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從這個理念出發(fā),教師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當中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是對英語語言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思考運用多樣化的方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例如,在閱讀的教學當中可以在學生理解文章的基礎上使用“role-play”的方式,讓學生分組對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演繹,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英語是一門應用的學科,英語文章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可怕,而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結(jié)合的。學生也能夠從中體會在閱讀中可以通過上下文去預測,了解文章的走向,或者通過關(guān)鍵的字詞,句型等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另外,教師在閱讀的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章的續(xù)寫,通過已知的內(nèi)容,預測故事的結(jié)局或者走向。這個過程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有機會鍛煉語言的使用,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學習閱讀理解的技巧。當然,閱讀教學的成果驗證還是要通過學生的閱讀理解成績來體現(xiàn)。這是最直觀的方式,也是最為有效果的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閱讀理解的講解進行。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做題之后進行講解,一方面需要結(jié)合大部分學生的錯題進行講解,從學生錯題的原因進行分析,教授學生做題技巧。另一方面,閱讀理解的題目,從出題的原因分析如何在閱讀理解的過程當中把握重點,如在閱讀的過程中應當著重在時間、人物關(guān)系,時間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關(guān)鍵信息等。這種形式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如何把握閱讀教材的中心思想,同時也是教授學生做題的技巧,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同步的提升閱讀理解的成績。
三、潛移默化,形成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英語閱讀的課堂教學固然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課余時間的學習當中,加大英語閱讀量,形成閱讀習慣,來提升閱讀的能力。
因此,英語閱讀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更加可以進一步的延伸到學生的課余學習與生活當中。目前,家長都非常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有條件接觸到許多的英語讀物,電視、電影等作品。教師也需要提升自我的水平,熟悉當前的英語讀物,能夠給予學生指導,推薦合適的英語讀物、報刊、雜志等等,與家庭教育相結(jié)合,讓學生的閱讀延伸到課堂外,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制定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進行討論,指導學生書寫讀書報告,或者組織學生針對課外讀物進行演繹,甚至可以鼓勵學生組織英語學習社,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在每日的討論與活動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閱讀習慣,提升英語的綜合能力。當然,要達到這個效果有一定的難度,這不僅僅需要教師具有強大的組織能力,還需要教師能夠不斷的自我學習,提升自身的英文水平以及教學能力。教師也應當更加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形成和諧的氛圍,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亦師亦友,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首先,教師需要精心的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guān)的,感興趣的閱讀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善于引導學生總結(jié),讓學生學會閱讀的技巧,從而提升閱讀能力。最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需要持續(xù)進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教學與引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最終形成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力,這也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學的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是建甌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課題“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B19031)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趙惠.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學習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7(57):35-35.
[2]吳雙恭.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新常態(tài)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校園英語,2018(34).
[3]陳忠.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2017(10):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