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杰
小學時期語文教育,最大的價值是完成學生語文知識使用能力培養(yǎng),有著拓展學生眼界以及達成綜合素養(yǎng)教育的作用。閱讀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構成。對此小學語文閱讀教育需要教師體現(xiàn)主導性,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一、圍繞核心素養(yǎng)教育教學
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教育理念是新時代的教育趨勢和方向。語文教育核心素養(yǎng)按照高中課程情況制定教育標準。小學時期沒有明確核心素養(yǎng)定義,但也有部分學者按照小學語文教育進行適當解釋。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將重心放在文化感知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力、閱讀理解力培養(yǎng)。教學期間,以此為基礎,設計閱讀教學,就能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質。
比如在學習《田忌賽馬》的時候,教師引導:“同學們,這篇課文的寓意是什么,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類似的現(xiàn)象,請大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和表達對于課文的簡短理解,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事情?!睂W生這時候就會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回憶生活中靈活解決問題的案例,并進行敘述。
二、打造生活課堂
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化的課堂,生活化教育對學生的能力啟發(fā)有積極影響。閱讀教學本質就是對生活閱讀。小學時期,學生往往只有比較低的認知能力。學生靠生活實踐認識生活中的多數(shù)事物。小學時期學生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心,性格活潑的小學生在實踐中能夠獲得很多知識。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生活教育理念,以生活情境作為切入點,將語文閱讀和生活內容結合到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就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小學時期的語文教育,教材是重要的工具。講解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代入到學生生活,讓學生從生活角度出發(fā),感受教材和生活的聯(lián)系,同樣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感受到生活閱讀樂趣。
比如學習《祖父的園子》一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這篇課文描述的是作者童年和祖父在一起的生活感受,請大家說一說自己對于祖父的印象是什么樣子的?!甭犅劷處煹膯栴},每一個學生都在積極表達對于祖父的喜愛,營造出活躍氣氛,實現(xiàn)了閱讀教育回歸生活的目標。
三、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課堂主人公地位,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多的自主活動空間與條件。閱讀中,教師并非直接將自己的經驗與理解交給學生,而是啟發(fā)學生,教師應當引導,讓學生自由閱讀。
比如《桂花雨》一課的閱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交流,說一說在閱讀中得到的感受。有些學生認為:“這篇課文描述的是童年的回憶與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有的學生則認為:“這篇課文勾畫了美妙的景象與鄰里之間的和諧氣氛”。所有學生都在交流,并在集思廣益中獲得深刻的知識理解。
四、改革閱讀教育思路
教師應注重學生理解力培養(yǎng),教師需做好語文知識體系調整,將重心放在學生理解能力培養(yǎng)考慮。要尊重語文學科規(guī)律,不能只在乎知識陳述,還要理解語文規(guī)律與方法。
比如學習《草船借箭》一課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同學們,大家在閱讀中有哪些感受,吸取了什么經驗,每個人物的形象和特色是什么,請大家用思維導圖寫出來。”此時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整理出來所有人的形象和特點,學會了自學技巧與方式。
小學時期,學生沒有成熟的心理與生理,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品格與個性塑造。小學時期閱讀教學,除了能夠實現(xiàn)學生文學素養(yǎng)與審美情操培養(yǎng),還能實現(xiàn)學生閱讀興趣調動。這樣學生就能順利形成閱讀理解力,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學習奠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