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龍山鎮(zhèn)三北小學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素質教育理念已逐漸在各個階段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滲透,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漸改變。與此同時,《新課程標準》中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長遠的發(fā)展。就小學體育教學而言,《新課程標準》中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將"快樂體育"教學理念運用到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體育學習,并且清楚地認識到體育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本文就快樂體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如下分析探究,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為小學體育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起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需求。很多小學體育老師,只是機械地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進行運動和鍛煉,但是卻遠遠沒有興趣的培養(yǎng)和積極性的調動。因此,作為小學體育老師來說,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完成教學目標,還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和情緒的關注。本文對如何更好地開展快樂教學,淺談以下幾點方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影響到學生情緒的很大一部分能動因素就是老師。老師可以說是整個課程的紐帶和銜接者,一節(jié)課是否高效和積極,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動力,在很大程度上與本門學科的授課老師有很大的關系。因此,作為小學體育課程的老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和良好關系。首先,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樹立起幽默親切的教師形象。很多體育老師給學生的印象往往都是嚴肅的。這樣子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放不開,與老師之間拉開距離。因此,作為老師來說,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樹立良好親切的教師形象。比如,老師可以在上課開始前,與學生進行日常的寒暄交流,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和互動。由于每周的體育課數量有限,相比較于其他學科,體育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時間會相對少一點。作為老師來說,可以具備一些幽默細胞,在平時的課堂中以及課前課后與學生的交流中,多一些幽默和親切,少一絲嚴肅。另外,在課堂的教授過程中,老師需要多融入小學生的活動中去。在以往很多體育課中,我們可以觀察到體育老師是體育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卻幾乎從來不參與學生的交流溝通。這樣子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不高,也不利于師生之間增進了解和互動。因此,體育老師應該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喜歡的事情莫過于做游戲,作為小學體育老師,應該重視和研究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根據小學生的心理調整課堂規(guī)則和游戲。比如,老師可以將以往枯燥單調的課堂形式進行轉換,變成游戲的形式,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比如,以往的熱身運動都是老師喊著口號學生做運動,那么為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老師看可以結合時下比較流行、學生比較喜歡的音樂,讓學生打節(jié)拍做運動,這樣更能增加小學體育課堂的韻律美,也能夠讓小學生在熱身互動中更具有積極性和熱情,甚至一些節(jié)奏非常明顯的歌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的動作更加具有節(jié)奏性。另外,在課堂活動過程中,老師也可以組織多種多樣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比如說,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打籃球的游戲,以往很多時候都是學生自己進行打籃球活動,有了老師的加入,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規(guī)范動作,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積極性和熱情。再比如說,以往的跑步活動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接力賽跑,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實力相當的隊伍,讓每個小組進行接力賽跑,這樣子考查的不僅僅是每個學生對課堂互動的參與,更是考查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作為老師來說,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建立起一些正確的意識,比如說,團隊合作的能力等。另外,在組織游戲教學中,老師應該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則,這樣子學生才能更愿意投入下一次的游戲教學中。
在上文提到的教學步驟中,都是學生自己在進行互動和學習。作為老師來說,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組織本班學生與其他班集體之間進行互動和競爭。不同集體之間的競爭和參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水平,并且增強自身的體育技能,體育學習本身就不是單一的技能練習,更多的應該是體育能力的并進。因此,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適合于班級之間進行互動的活動。比如說“拔河比賽”“籃球比賽”“接力賽跑”等,在這些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高漲,班級凝聚力增強,通過比賽,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知己知彼,有利于學生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更具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提升。在不同集體之間的競賽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默契,老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生也能夠得到更多的練習和互動,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來說,都是非常好的鍛煉。
因此,我們可以說,小學體育老師是體育課程和學生之間非常重要的紐帶,老師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是在提升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和積極性,老師更多地融入學生之間的教學,更多地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從而達到高效學習、快樂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