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花
【摘要】目的: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眼底病變的效果。方法:于本院診治的多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接受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患者中篩選80例作為研究對象,手術前分別利用眼底造影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判斷眼底病變情況,對比兩種檢查結果。結果:OCT檢查視網膜玻璃體牽拉、黃斑區(qū)出血、黃斑全層裂孔、鞏膜葡萄腫、黃斑萎縮、視網膜神經上皮撕裂癥分別為3例、5例、4例、3例、5例、4例、4例。眼底造影檢出黃斑區(qū)全層裂孔、黃斑區(qū)出血、視網膜神經上皮撕裂癥分別為2例、3例、1例。OCT檢出率高于眼底造影(P<0.05)。結論: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前選擇OCT檢查可明確判斷眼底病變情況,為手術治療提供可靠依據,應用效果理想值得推薦應用。
【關鍵詞】高度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眼底病變
【中圖分類號】R779.66;R778.11?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204
我國近視發(fā)病率世界范圍內排名靠前,且發(fā)病率逐年遞增,高度近視指的是近視者屈光度大于-6.00D。隨著臨床手術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多種眼科手術獲得理想效果。但是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患者接受角膜屈光手術治療效果卻差強人意?,F(xiàn)階段,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選擇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聯(lián)合治療方案效果確切,相關研究還提出,通過摘除透明鏡狀態(tài)可治療高度近視[1]。本次研究重點觀察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前選擇眼底造影及OCT對眼底病變的檢查準確度。詳情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本院診治的多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接受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患者中篩選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對象收集年限為2019年5月-2020年6月。術前患者視力均值為(0.08±0.01)。術前要求患者接受必要檢查,包括裂隙燈、散瞳、眼壓、眼底B超等?;颊呔鶠楦叨冉?,符合白內障疾病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并與同意文件上簽字確認。排除伴發(fā)青光眼患者、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患者,精神或意識障礙患者。
1.2 方法
入組患者手術前均接受OCT檢查:使用設備為OCT檢查儀(生產廠家:海德堡公司;型號:ectralis HRA-OCT),檢查前要求瞳孔散勻,選擇Eye Tracking技術,及高穿透能力掃描光(870nm),掃描速度控制在40000A-scans/s,軸向分辨率定位5μm,掃描線長度最大值為12mm,將15-30°定為觀察范圍。選擇檢查中的“FAST”模式。選取黃斑區(qū)為中心點對6mm×8.5mm區(qū)域進行觀察,觀察范圍為30°,切面25層開展OCT檢查。如果存在較為嚴重的屈光間質混濁度,無法獲得所有切面圖像,那么則選擇單次掃描模式。手術前明確眼底病變情況。
眼底造影檢查:選擇眼底造影儀(生產廠家:TOPCON公司;型號:C.50IX)。檢查前進行散瞳,開展熒光素鈉注射液試敏實驗,觀察30min無異常即可接受眼底造影檢查。
1.3 觀察指標
患者均接受OCT及眼底造影檢查,并和手術病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判斷檢查結果準確性[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數據。(x±s)為計量方式,檢驗值為t;n(%)為計數方式,以x2檢驗。P<0.05,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OCT檢查視網膜玻璃體牽拉、黃斑區(qū)出血、黃斑全層裂孔、鞏膜葡萄腫、黃斑萎縮、視網膜神經上皮撕裂癥分別為3例、5例、4例、3例、5例、4例、4例。眼底造影檢出黃斑區(qū)全層裂孔、黃斑區(qū)出血、視網膜神經上皮撕裂癥分別為2例、3例、1例。OCT檢出率高于眼底造影,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現(xiàn)階段,臨床中應用行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獲得理想效果,在治療白內障基礎上術后可確切改善患者視力水平。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為術前存在眼底病變影響導致。臨床中如何在術前及時準確地判斷黃斑區(qū)存在的病變,術前給予必要處理,對于提升手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3]。常規(guī)檢查包括三面鏡及眼底造影等,可準確評價視網膜、黃斑區(qū)域的結果形態(tài)學變化,但是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且對比和隨訪價值較低。OCT檢驗診斷儀,具有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等優(yōu)點,應用于眼后節(jié)檢查效果理想[4]。計算機處理可獲得視網膜斷面結構。檢查無創(chuàng)靈敏度及分辨度高且穿透力強。視網膜組織的顯微形態(tài)結構也可以清晰顯示,從而發(fā)現(xiàn)微小病變,檢查可重復完成,應用價值顯著。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OCT檢查視網膜玻璃體牽拉、黃斑區(qū)出血、黃斑全層裂孔、鞏膜葡萄腫、黃斑萎縮、視網膜神經上皮撕裂癥分別為3例、5例、4例、3例、5例、4例、4例。眼底造影檢出黃斑區(qū)全層裂孔、黃斑區(qū)出血、視網膜神經上皮撕裂癥分別為2例、3例、1例。OCT檢出率高于眼底造影(P<0.05)。說明OCT檢查可準確判斷高度近視并發(fā)癥白內障患者眼底病變情況,為手術治療提供詳實依據,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手術治療效果。
綜上可知,高度近視并發(fā)癥白內障接受手術治療前,接受OCT檢查明確眼底病變情況,能夠在術前進行保守治療或是激光治療,從而降低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另外,早期明確患者眼底病變情況,也能準確估測患者術后視力程度,為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劉萍萍,張靖東.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聯(lián)合眼部B超在白內障術前眼底病檢查中的應用[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20,v.38(5):145-149.
[2]王玲玲,羅金秀,鮑連云.囊膜上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對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的效果[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9,v.37;No.222(9):64-65.
[3]張苗,竇國睿,王雨生.SD-OCT對原發(fā)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并發(fā)白內障患者行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視力預后的評估作用[J].眼科新進展,2020,40(2):136-140.
[4]廖燕紅、龔雁、陳利雙、葉婷、劉棟.不同軸長高度近視黃斑區(qū)微血管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觀察[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20,v.32(11):81-8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