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華
【中圖分類號】R563.9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3.07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預防和治療的疾病,外部環(huán)境和體內(nèi)因素等多種致病因素均可導致該疾病。慢阻肺有著起病緩慢、病程長的特點,氣道、肺部實質(zhì)以及肺部血管炎癥的反復發(fā)作會加重病情,加快病情的發(fā)展。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一是咳嗽,以晨間咳嗽為主,夜間偶爾會出現(xiàn)陣咳和咳痰;二是咳痰,痰液一般呈現(xiàn)出白色或漿液性泡沫狀,也會出現(xiàn)膿性痰;三是氣短或呼吸困難,也是慢阻肺的標志性癥狀,癥狀較輕時只發(fā)生于劇烈活動后,隨著患者病情加重,在休息時或者日?;顒訒r就會發(fā)生呼吸困難。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患者或癥狀更為嚴重的病患會出現(xiàn)喘息的情況。在重癥晚期時,患者會有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等表現(xiàn),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可能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從而導致終身不愈。
慢阻肺這一疾病雖然不可治愈,但通過采取適當措施可對其進行預防和治療,目前臨床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阻止肺功能繼續(xù)下降,防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作為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必不可少的給藥工具,氣霧吸入劑在解痙、排痰、止咳等方面的效果十分顯著,但部分患者在使用氣霧吸入劑后,效果并不理想。
1氣霧吸入劑操作不當
因患者氣霧吸入劑操作不當而使藥物濃度達不到治療所需濃度,治療效果自然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1說明書閱讀不詳盡
部分患者在用藥前沒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者部分說明書在介紹使用方法時不詳盡,因此,有患者在拿到藥后,張口就噴,甚至將噴頭含在口中,立即掀壓。這樣操作表面上看藥物已經(jīng)噴出,但噴出的藥物未完全霧化,未得到霧化的部分藥物因而不能被吸入氣道,因此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當高濃度的藥液噴出并附著于患者的咽部后壁上,咽后壁會因強烈的刺激而感到不適,會出現(xiàn)惡心甚至嘔吐情況。
1.2吸藥時點不準確
部分患者通常在吸氣快完結時才開始噴藥,此時大部分藥物還未能被吸入氣道,在患者呼氣時又被排出體外,因而達不到治療效果。
1.3擅自增加藥量
部分患者發(fā)生呼吸窘迫時,急于緩解病情,自行增加藥物使用量,導致原有癥狀并未得到緩解而又出現(xiàn)口苦、咽干、心率加快等癥狀。藥物的使用量是根據(jù)嚴格的科學規(guī)定而設定的,如要增加藥物使用量,應保持平穩(wěn)呼吸1~2分鐘后再次吸入,不能因急于緩解病情而連續(xù)噴吸,以防發(fā)生不良事件。
1.4不注重口腔衛(wèi)生
部分患者在長期使用噴霧劑尤其是激素類藥物后,容易出現(xiàn)口腔菌群失調(diào),從而引起口腔炎癥。因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用藥后需及時漱口,堅持刷牙,盡量保持口腔衛(wèi)生,如果發(fā)生霉菌感染,應及時使用制霉菌素溶液漱口,讓其盡快痊愈。
1.5兒童用藥問題
兒童在使用氣霧吸入劑時,難以做到呼吸配合,此時應搭配駐霧器一起使用,以此保證有效的藥物使用量。
2 如何正確使用氣霧吸入劑
氣霧吸入劑在治療慢阻肺時有許多優(yōu)點,如起效快、無首過效應、可選擇性局部或全身給藥等。慢阻肺的主要特征為持續(xù)性的氣流受限,因此,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保持氣道通暢、增加呼吸流速。醫(yī)生在治療時可選擇支氣管擴張劑,如抗膽堿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同時也可以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上述兩種藥物的復合制劑,如異丙托溴銨,也需根據(jù)患者病情的具體時期用藥。選好具體治療藥物后,醫(yī)務人員應指導患者如何正確使用氣霧吸入劑,讓其了解氣霧吸入劑的各部分構成及使用方法。
2.1正確使用氣霧吸入劑的關鍵
在使用氣霧吸入劑時,應保持吸氣與按壓同步進行,在吸入藥物后盡可能保持一定時間的屏氣,完成吸入藥物后1~2分鐘使用溫水漱口,防止或減少藥物出現(xiàn)副作用。
2.2正確使用氣霧吸入劑的步驟
首先,將噴口的蓋打開,用力震搖氣霧瓶,使氣霧瓶內(nèi)的混懸液達到均勻的狀態(tài)。接著,保持輕緩的呼氣,直到?jīng)]有空氣能從肺中呼出,緊接著將噴口放入口中,閉上嘴唇包住噴口,防止噴出的藥物顆粒揮散至空氣中。開始深深緩慢的吸氣,同時用手按下藥罐讓藥物釋放出來,繼續(xù)保持深吸氣,盡量讓藥物顆粒能夠完全通過口咽部到達外周細支氣管。再將氣霧吸入劑噴口移出,屏息維持10秒,倘若無明顯不適感覺可盡量延長屏息時間,然后緩慢地進行呼氣,能夠使藥物顆粒在氣道和肺部內(nèi)的沉積量變大。盡量避免藥物顆粒隨著呼出氣體排出體外而喪失應有的治療效果。1~2分鐘后,用溫開水沖漱口腔,避免吞咽動作,隨后將漱口水吐出,在吸入的藥物為糖皮質(zhì)激素時,該步驟尤為關鍵。首次與第二次吸入應保持至少1分鐘的時間間隔,以緩解連續(xù)吸入藥物給患者帶來的疲勞感,同時能夠促進藥物微粒沉積于周圍氣道。
使用氣霧吸入劑的步驟雖然較為繁瑣,但每個步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應嚴格執(zhí)行?;颊咴谌粘J褂脷忪F劑時,噴出藥物沉積于呼吸道的量僅為10%,因此,老年、兒童以及其他吸入步驟掌握不到位的患者在使用氣霧吸入劑時,吸入的藥物含量更少,治療目的難以達到。此時,為盡量減少藥物的浪費,增強治療效果,減少操作上的不便與繁瑣,可在氣霧劑前加上一個駐霧器,以使療效更加顯著。
2.3注意事項
患者在使用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具體操作,不可隨意停藥或擅自調(diào)整劑量。有部分患者在使用時會出現(xiàn)手部輕微震顫,該反應與藥物使用量有關,通常情況下患者是耐受的,因此無需對其過分緊張。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還應嚴格注意藥物貯存的條件,根據(jù)說明書要求保存好藥物,防止藥物性狀因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而影響使用。除了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在開始用藥前,還需要關注一罐藥物的含量、具體使用天數(shù),確保有效的吸入藥物。吸入藥物存在部分劑型無法從外觀判斷藥物是否吸完,而由于存在干燥劑,即使藥物吸完,搖晃藥罐時仍能聽到聲音,容易誤導患者。
3總結
作為慢阻肺患者經(jīng)常使用的藥物劑型,吸入劑能夠被患者正確掌握使用方法,是慢阻肺能否被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氣霧吸入劑的使用步驟雖然看起來較為簡單,但是如果不準確操作每個步驟,就會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例如,如果一開始不能進行較深的呼氣,吸入藥物的含量就會隨之減少,影響治療效果;如果不能盡力屏氣,藥物就不能盡可能地到達氣道遠端,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因此,掌握每一個具體步驟是使藥物發(fā)揮最大作用的關鍵,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