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武
【摘要】通過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育,讓中學生自覺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章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原則,并以魯迅的名作《祝?!窞槔接懭绾卧谡n堂上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原則;《祝?!?/p>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009-01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用12個詞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高中教學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p>
二、高中語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的現狀
近來,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價值觀滲透戰(zhàn)略的行動變本加厲了。但縱觀今天的高中語文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性教學、輕價值觀的培育的現象。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講過,部編版教材的編寫立意高,高在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滲透教材,立德樹人。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原則
(一)創(chuàng)新性原則對平等、公正的解讀?!皹嫿▌?chuàng)新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打破‘理性的奴性的被動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心靈深處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八、九十年代,語文教學主要是從階級斗爭的角度來解讀的,比如主旨上揭露階級壓迫的殘酷性,批判封建倫理道德的“吃人”本質等。在人物的性格分析上,主要選擇魯四老爺和祥林嫂。甚至到了今天也有不少教師沿用了這種教法?!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版)》指出:“要改變因循守舊的語文教學習慣”。比如我現在教《祝福》,在分析人物時,我選擇了一群做福禮的女性作為解讀的切入口。“祝?!北臼囚旀?zhèn)的年終大典,可準備福禮的是女人。她們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吃苦耐勞不用說,而祭拜的卻只限于男人。這就生動地揭示了那個時代男女極不平等、男尊女卑的現實。
(二)感性化原則對誠信友善的解讀。感性與理性這對詞在人們的認識過程中缺一不可?!墩Z文教學:少點理性分所,多點感性啟悟》強調了感性的重要性。但縱觀我們的課堂教學,教師總是習慣于對學生進行抽象的政治說教,學生的情感沒有激發(fā)。
[案例1]下面是我上《祝?!返慕虒W片斷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狼吃阿毛”的相關內容。同學們要仔細閱讀課文,注意把有關祥林嫂的心理變化的詞句找出來加以品析,并分析魯鎮(zhèn)的人們是怎么對待祥林嫂的。
生1:我很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失去了阿毛這不正像今天的“失獨家庭”嗎?她沒去尋死已夠堅強,為了活命,她還得忍痛外出打工。
生2:可他們以此為消遣,“咀嚼賞鑒”,應該是反語吧,說明他們在不斷地回味這個悲慘的故事,這也是諷刺社會的冷酷無情的。
生3:我有一個多年的朋友,我向她講述了我的心事,可后來她竟告訴別人聽了,別人還在背地里笑我,我是氣得“直著眼睛”看她。心想:“我真傻,真的……”,我怎么也成了祥林嫂了?
師:是啊,這個同學的遭遇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4:人與人之間平等相處,還要誠信友善。
師:是呀,一百年前魯迅創(chuàng)作了《祝福》。今天,我們提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性是一脈相承的。
這里就暗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的誠信、友善等因素。教師沒有直白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暢所欲言,用豐富的想象與聯想、移情法等,以喚起學生對文本里人物形象的真情。
(三)多元化個性化原則對文明法治的解讀。接受美學的理論認為“文學文本的接受是一種解釋活動,作品的意義是讀者從文本中挖掘出來,只有讀者的積極參與和再創(chuàng)造性閱讀,才為不確定的文本填補了文學的意義?!边@些理念正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提倡”是高度契合的,體現了多元化個性解讀的要求。
[案例2]下面是我執(zhí)教《祝?!返慕虒W判斷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探討“捐門檻”的情節(jié)。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認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思想意義。
生1:“她整日緊閉著嘴唇,頭上帶著大家以為恥辱的記號的那傷痕,默默地跑街,掃地,洗菜,淘米?!边@里的“緊閉”、“默默”刻畫出了一個忍辱負重的祥林嫂。她心里一定在想:你們就等著吧,等我攢夠了錢捐了門檻,我就可以和你們一樣平等了。
生2:祥林嫂捐完門檻后,“神氣很舒暢,眼光有分外有神”刻畫了祥林嫂如釋重負的心理??伤膵鹉蔷洹澳惴胖T,祥林嫂!”徹底粉碎了祥林嫂的美夢。我特別不想看到這些句子,太慘了。
生1:我也是的,我特別同情祥林嫂,也特別憎恨那個人心冷酷的社會。這么好的一個人竟然不被社會接納,公平正義何在?
師:好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已完全不同了。咱們今天不是要建設和諧社會嗎?呼喚公平正義嗎?同學們,你們說好不好???
生:(齊聲的答)好!
在這里,教師大膽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去進行思考。學生認真地閱讀文本,并抓住文本中的關鍵語句加以審美。教師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傾聽者、一個引導者、一個促進者的角色。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應在教材里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素,并遵循創(chuàng)新性原則、感性化原則、多元化個性化原則,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2017年版2020年修訂版.
[2]楊柳.《試論中學語文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管理觀察》 2014[36].
[3]蔡世連,劉興學.《語文教學:少點理性分析,多點感性后悟》[J] .山東教育1999(Z5):26-27 .
[4]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