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長葛市中心醫(yī)院(461500) 張志敏
宮腔鏡剖宮產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可有效清除胚囊,且創(chuàng)傷小,但在Ⅱ型CSP治療中,存在一定出血、病灶殘留風險。本研究以我院Ⅱ型CSP患者為研究對象,行宮-腹腔鏡剖宮產疤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子宮修補術治療,探究其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我院116例Ⅱ型CSP患者,按照手術方法分兩組,各58例。觀察組年齡24~37歲,平均(30.12±2.43) 歲;停經時間28~92d,平均(60.17±12.46) d。對照組年齡23~38歲,平均(29.86±2.55) 歲;停經時間26~91d,平均(59.85±12.24) d。兩組均符合Ⅱ型CSP診斷標準[1],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其他型CSP、急慢性感染患者。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行子宮動脈栓塞術。
1.2.1 觀察組 行宮-腹腔鏡剖宮產疤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子宮修補術,靜脈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常規(guī)進鏡,觀察宮腔、子宮頸情況。腹腔鏡下松解子宮前壁與膀胱黏連,下推膀胱。宮腔鏡下全面吸宮,行透光試驗,明確瘢痕薄弱處。腹腔鏡下電切瘢痕,清除殘余妊娠組織,修整切口,電凝止血。用可吸收線分層縫合切口肌層、黏膜層。
1.2.2 對照組 行宮腔鏡剖宮產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術,靜脈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常規(guī)進鏡,觀察宮腔、子宮頸情況,宮腔鏡下全面吸宮,用環(huán)形電極切除殘余妊娠組織,電凝止血。兩組術畢拔除導管、動脈鞘,股動脈穿刺點放置壓迫止血器。術后均常規(guī)抗感染。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出血量、月經復常時間。②對比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陰道血腫、切口液化、陰道出血。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 表示,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臨床情況 觀察組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月經復常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臨床情況對比(±s)
附表 兩組臨床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出血量(ml) 月經復常時間(d) 觀察組 58 70.58±8.64 31.06±4.02對照組 58 79.83±9.55 33.69±4.30 t 5.470 3.403 P<0.001 0.001
2.2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出現陰道血腫1例,陰道出血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45%(2/58),對照組出現陰道血腫3例,切口液化1例,陰道出血5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52%(9/58),觀察組低于對照組(χ2=4.921,P=0.027) 。
Ⅱ型CSP孕囊位于子宮前壁下段瘢痕肌層,肌層薄弱,存在大量血液流動,手術治療時易發(fā)生出血。因此,手術均先阻塞子宮動脈,減少子宮動脈血流,以降低手術出血量。宮腔鏡剖宮產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先全面吸宮,然后用環(huán)形電極切除殘余妊娠組織,可有效清除孕囊,終止妊娠,但手術未對子宮切口進行縫合,術后易發(fā)生陰道出血。而宮-腹腔鏡剖宮產疤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子宮修補術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手術術野清晰,可減小手術操作風險。②不修補子宮切口,防止術后出血發(fā)生。③宮腔鏡可明確瘢痕薄弱處,減小手術創(chuàng)傷。李敏等[2]研究發(fā)現,宮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CSP,手術效果確切,可完整切除妊娠病灶,修補瘢痕,術后恢復快。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月經復常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宮-腹腔鏡剖宮產疤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子宮修補術治療Ⅱ型CSP患者,手術出血少,有利于月經恢復正常。同時,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45%低于對照組15.52%(P<0.05),說明宮-腹腔鏡剖宮產疤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子宮修補術治療Ⅱ型CSP患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宮-腹腔鏡剖宮產疤痕妊娠病灶切除術+子宮修補術治療Ⅱ型CSP患者,手術出血少,有利于月經恢復正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