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勝男
摘要:如今,互聯網技術和設備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信息的傳播,輿論環(huán)境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臨一系列機遇和挑戰(zhàn)。使高校大學生主動、正確地應用當代新媒體技術和科技手段,通過信息傳播渠道學習正面的思想文化,是教學者需要做的重要課題研究工作之一。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在當前的網絡新媒體應用環(huán)境下,應用于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比較多,如報紙、雜志、網絡電視等,這些載體都具有強大的教育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應該科學應用多樣化的傳媒方法,實現新舊媒體的互聯和互通,實現傳媒信息協調化,彰顯互補和綜合作用。
與此同時,教育者要在多種信息傳播媒體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點,讓大學生學會提高自身的精神品位。比如,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體渠道,針對大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展開溝通和探討,起到傳遞正能量的作用。再如,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臺和校園報紙等媒介,對高校中的典型人物和榜樣人物進行宣傳,營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一)利用新媒體,建設校園網絡文化體系,構筑網絡精神家園
在校園文化體系建設工作中,網絡文化體系建設是很重要的。高校教育者要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融入當代新媒體教學中,不斷走進“網絡”,使得各級黨團組織“入駐”網絡新媒體,并全面認識新媒體的特點和優(yōu)勢,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優(yōu)化新媒體教育資源,“貼近校園、貼近師生”,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知識性、服務性、指導性,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功能,通過學習大眾的、社會主義的現代知識和文化來打造高校新媒體教育陣地,明確校園輿論發(fā)展導向。
另外,還要充分彰顯新媒體技術應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的“滲透式”功能,完善校園主流媒體。
(二)利用新媒體,實現教育者和學生的雙向互動,創(chuàng)建師生交流樂園
在網絡新媒體環(huán)境條件之下,手機微信、QQ等已經成為學生常用的交流軟件,甚至可以說是“伴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些軟件也可以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傳授知識的有效載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結合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用新媒體教育平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體驗性、引導性,使得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融合在一起,利于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利用這些新媒體平臺,師生可以隨時交流,不僅可以談論學習中的問題,還可以探討人生和生活。這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動態(tài)心理和實際問題,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關心,改善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為后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利用新媒體,加強信息和資源監(jiān)管,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高校大學生正處在自身價值觀和理念成熟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自身是比較容易被各種因素影響的,尤其是不良信息。基于這一點,在新媒體輿論陣地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思想,在不斷優(yōu)化和整合新媒體資源的同時,實現教育組織的不斷強化和有效引導,傳遞“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精神,實現新媒體教育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完善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渠道,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對新媒體信息有效過濾,新媒體信息及時監(jiān)測,并不斷完善安全防護等系統(tǒng),形成立體化的規(guī)范的新媒體信息防控和管理體系。
另外,高校當中還要設立專門的網絡信息管理員和新媒體網絡發(fā)言人、新媒體網絡評論員,實現信息的正向傳播、引導和監(jiān)管。
(二)利用新媒體,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在網絡新媒體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做的工作難度也加大了,要求也更加嚴格。他們屬于骨干力量,必須時刻牢記要與時俱進,明確網絡新媒體的教育特性,并有效掌握網絡新媒體技術和方法,增強自身的新媒體教育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育者要引導學生將新媒體技術應用到實際的學習當中,更好地學習,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培養(yǎng)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時刻了解時代發(fā)展方向和潮流,了解當代大學生在運用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基礎上,所熱衷于的語言溝通方法和學習方法,且要時常運用網絡流行的“網言網語”和學生自由交流,交心暢談,不斷提升自身駕馭網絡新媒體的能力,使得“在線聊聊”成為師生的日常。而要想做到這些,要想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就必須強調對專業(yè)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以及專門人才的打造。
(三)利用新媒體,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凈化網絡環(huán)境
在網絡新媒體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指引和教育,從根本上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新媒體素養(yǎng)、思想道德素養(yǎng),以及教育媒介素養(yǎng),使得他們準確辨別和研究網絡新媒體教育信息。
具體來說,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新媒體道德規(guī)范教育和相關體系建設,有效展開新媒體道德以及倫理教育工作,并結合高校發(fā)展情況,制定專門的《大學生文明上網行為規(guī)范》《大學生網絡文明公約》等。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導大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政治立場,正確成為新媒體網絡道德的模范;要時刻倡導文明風尚,正確成為新媒體網絡文明的使者;要時刻牢記遵守法律法規(guī),正確成為新媒體網絡安全的衛(wèi)士。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增強大學生的文明上網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使得他們理性認知網絡虛擬世界里的假惡丑,優(yōu)化和凈化網絡環(huán)境。
綜上所述,高校教育者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建立健全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機制,完善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