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fā)昌
摘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公路工程建設的發(fā)展也有了進步。填石路基常用于山區(qū)及水塘地段,能有效避免深層、中層和淺層松軟土質引起的局部過大路基沉降。
關鍵詞:公路施工;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探究
1 填石路基處理技術
1.1 填石路基處理技術應用領域
在公路施工建設中,填石路基處理技術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是其對公路基礎施工的質量起到了決定作用??梢栽谝韵骂I域中應用填石路基處理技術:(1)當公路建設在山區(qū)時,工程存在一定的難度,由此對路基進行夯實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填石路基處理技術便可以發(fā)揮作用。(2)當面對填筑高度較高的公路施工時,此時填石路基處理技術可用于路基的填筑工作。(3)當地基發(fā)生沉降比較嚴重,同之前的設計出現較大出入時,為了讓工程更加穩(wěn)定,可以利用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完善各項填筑工作。(4)當施工面對的路面存在較大變形時,該技術同樣可以得到應用,主要是通過對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能力的改變來完善工程。
1.2 填石路基處理技術應用特點
填石路基處理技術本身具有一定的應用特征,該技術進行具體應用時,需要先分析工程施工技術的特點再具體運用填石路基處理技術。在應用填石路基處理技術時,同時也能讓工程施工技術應用方法發(fā)生改變,最終完善工程的施工質量。(1)路基質量取決于填石料的密度情況。石料的密度會隨級配的不同而改變,僅一種石料就能組級配出多種填石料。施工時,通過室內試驗,可確定參考值唯一的密度指標。而在施工的場地上會通過碾壓試驗得到諸多數據,其填料密度指標必須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2)路基是否密實和填石料的結構密切相關。骨架-密實的結構通常由破碎率高的軟質巖石和粒徑小的填料生成,而骨架-孔隙結構所需的巖石則較堅硬,不易破碎。由于骨架常為生產容易、粒徑大的填料,當其空隙可能過大且會對顆粒間嵌擠力產生影響時,就較易因填充細料的不足而造成該現象。
2 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要求
在開展公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時需要遵循的要求比較多,應保證施工人員對各項要求有所了解,避免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受到基礎因素干擾。就目前來看,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要求如下所示:首先,應在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前期做好各項調查工作,了解填石路基施工現場環(huán)境、地質條件和公路工程規(guī)模等基礎信息,確定合理填石路基施工模式,繼而推進公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良性開展。其次,為保障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質量,還應保證各類基礎施工材料質量效果,避免質量不達標的施工材料流入施工現場。同時還應按照填石路基施工要求做好基礎儀器設備調試工作,借助各類運行合理的儀器設備降低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難度,更好地保障填石路基施工質量和安全效果。最后,為避免相關人員在開展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時出現手忙腳亂問題,在開展填石路基施工前期必須遵循規(guī)章條例和技術要求,對相關人員展開有效培訓,加深填石路基施工人員對具體要求和各項技術手段掌握程度,并在各項要求和技術支持下開展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促使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連貫開展。
3 優(yōu)化措施分析
3.1 地基相關處理技術
(1)將先前施工地面上的樹木等雜物清理干凈,在保證施工現場的整潔后再進行填石路基填筑。耕植土地段地面通常都會有表土,因此必須將其清除,清除厚度約15cm。清除干凈后,原先地面上會有坑洞,此時需進行回填并將其壓實,且使用的土料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要求來選擇。當基底是松散土時,基底壓實力度>90%方能滿足工程要求;若基底原狀土的強度與相應操作要求不符,則應進行換填處理,換填深度>30cm;若地基條件如果一般,為黃土、鹽漬土或膨脹土等,就要根據現場環(huán)境展開相應的處理工作,如淤泥清理、排水以及固結拋石、換填等。(2)在施工過程中,務必保障填石路基的穩(wěn)定性,施工中存在一些因素可能導致路基不穩(wěn),具體表現:進行排水時,較大的路基孔隙會使水慢慢滲透進路基,水會流經邊坡、路面等位置。水流碰到滲透性更強的填筑體時會滲透進地基,如果恰好地基里有地下水,那么地基將處于濕潤狀態(tài),其穩(wěn)定性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做好基底處防水滲透的保護措施和引排、攔截等工作都至關重要,可設置透水層(材料為底部填筑片石、塊石或砂礫石)加速水分的散失。若路段為石路,以保持基底的平整,便于填筑大粒徑填實料,同時還需將路面上起伏的石塊借助爆破的方式炸平。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地基承載能力與其他明顯不同的部分,要保證巖石地基的平整,就必須置換細粒土且設置好過渡層。
3.2 填石路基攤鋪處理技術
分層填砌和壓實路基是進行高速公路及高級路面公路鋪設時使用的技術,常選擇不平緩的山坡段開展二級和低于二級的公路路面的鋪設與施工。山坡段不平緩就要在路堤下部填筑好石料,進行傾填。路堤若比路床底面低但不超過1.0m時,則壓實仍采用分層填筑法。在進行石料攤鋪時,選用漸進式方法。運料車根據設計好的線路運行,卸料過程中遵循“先低后高、先兩邊后中間”水平分層方式。(1)進行初平。用TY220型號推土機攤鋪好攤鋪面,大小約40m。填料持續(xù)推移應保證3m以上的距離,攤鋪形成的初平表面上還要放置后運來的石料,再繼續(xù)借助大功率推土機完成之后的攤鋪。該過程應兼顧堆料和攤鋪兩方面。局部攤鋪找平可通過人工方式,再添補少數細料即可。(2)進行石塊的鋪填時要把大塊石料較穩(wěn)放置且較大面朝下,將小石塊找平,在縫中塞入石屑。若石塊級配不好,粒徑偏大且填層較厚、石塊間空隙太大的問題就有可能同時發(fā)生,很大程度上影響路基穩(wěn)定程度。(3)各層存在的空隙須用石渣石屑和中粗砂進行填充,砂石應被堆至路基下部。此時,需用壓力水反復多次地進行沖刷,把砂石沖到路基下部去填充完空隙,該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路基不穩(wěn)的問題。
3.3 施工監(jiān)測檢測及分析
施工完成后,在路基中央及兩端分別設置沉降觀測板及位移邊樁,用以監(jiān)測路基中央的沉降量及路基邊的位移。監(jiān)測過程中輔以堆載預壓,預壓時間約為12個月。根據監(jiān)測結果分析可知,路基填筑結束預壓12個月后,平均月沉降量為3mm,總沉降約為35mm,保持了與土路基段的沉降速率的同步,未在交界段出現不均勻沉降現象。同時卸載預壓荷載后,對路基進行了鉆孔取樣和各類原位測試、土工試驗,試驗結果證明路基平均固結度已達到80%以上,塘底淤泥層十字板剪切試驗測得抗剪強度約為35.6kPa。綜上所述,填石路基的沉降及穩(wěn)定性均較高,能滿足公路設計行車的需要。
4 結語
在對公路工程開展填石路基施工時,必須保證施工人員對公路工程特點有所了解,并在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中應用適當技術,降低填石路基施工難度,使得施工符合公路工程綜合建設要求。
參考文獻:
[1]危超,李龍江.探討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0):47.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公路事業(yè)發(fā)展中心第二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