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鑒 姜新 劉雨桐
【摘 要】在當前時代的發(fā)展中,各行各業(yè)都離不開氣象資料的服務,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生產工作,也需要相應的氣象資料服務。作為氣象服務的相關人員,需要認識到服務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對氣象資料進行分析,完善服務的流程,提高服務的水平,提升預報的技術,以便于為社會呈現(xiàn)更好的服務效果,更好地指導生活與生產等。
【關鍵詞】氣象服務;氣象資料;服務優(yōu)化措施
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更新發(fā)展,人們對于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且對于服務內容與類型的多樣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現(xiàn)象,相關負責人需要加以重視,不斷地優(yōu)化自身的服務工作水平,促使服務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推動氣象服務事業(yè)更好地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和諧,提高經濟發(fā)展能力。下面,文章將從氣象資料服務的意義,以及服務優(yōu)化措施等方面,進行闡述與探究。
一、氣象資料的分析
氣象資料,通常是指利用各種先進的手段,獲得氣象狀態(tài)、獲取相關的數(shù)據(jù),以及獲得變化信息的各種記錄,以及各種衍生資料等。通常情況下,它可以分為天氣資料以及氣候資料等。
所謂的氣象資料,通常是指利用專業(yè)的氣象設施與設備,以及各種氣象儀器等,對原始的資料進行處理與加工,記性整合與編輯,最終形成各種有效的氣象資料。也就是說,與氣候系統(tǒng)相關聯(lián)的、一些資料加工產品,或者一些資料集合的產品,都屬于氣象資料。而天氣資料,往往是指天氣預報相關的服務資料,以及天氣分析相關的資料。該資料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而且具有較短的時間序列。
對于各個氣象主管機構而言,通常需要對各種各樣的氣象觀測進行記錄,以及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存檔或者收集,對各種資料進行加工處理等,對相關的數(shù)值與統(tǒng)計值進行分析,以便于為大眾提供相關的服務。
二、氣象資料的服務意義
在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在社會生產與運行中,都離不開氣象資料的服務工作。而且,隨著社會的經濟發(fā)展與建設,一些施工單位或者一些工程項目,也離不開氣象服務的幫助。做好氣象服務的相關工作,將給社會群眾帶來很大的生活便利。例如,一些受災后的理賠服務,需要開具相關的氣象資料證明。因此,做好氣象服務工作,將有助于保障人們的自身權益,以及減少自然災害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同時,這對于社會生產,以及環(huán)境保護等,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價值。
三、氣象資料的服務優(yōu)化措施
(一)完善服務流程
在進行氣象服務的時候,只有具備規(guī)范的流程,具備合理的工作方式,才能保障服務活動的科學性。例如,在對工作流程進行完善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站在群眾的角度,站在被服務對象的立場,進行相應的思考和總結。只有做到換位思考,提高深加工與深處理的水平,才能切實地滿足客戶的真實需求,滿足客戶對氣象資料的服務要求。只有建立完善的服務流程,才能提高服務的高效性,以及提高服務的優(yōu)質性。
通常情況下,流程的第一步,是需要客戶提出相關的申請。同時,出示相應的公函、介紹信,或者有效證件等。對于氣象資料使用的目的,以及具體的用途,還有時間范圍與要素類別等,資料的具體數(shù)量等,都需要做好明確。對于不熟悉流程的客戶,需要對其進行耐心地講解,細致的溝通與交流,以提升服務的精準性,滿足客戶的真實需求。流程的第二步,是需要客戶填寫相關的登記表。如,災情登記表等。在此期間,做好用戶資料的積累,從而為后續(xù)的災情匯報提供基礎信息。在用戶對資料進行確認與整理以后,就需要進入資料的審核流程,以及資料的提供流程、存檔流程。只有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審核,才能確保資料服務的合法性,確保其規(guī)范化與統(tǒng)一化。
另外,在服務流程的細節(jié)方面,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完善,以便于提高客戶的服務體驗。例如,在對客戶進行介紹與講解的環(huán)節(jié),需要分析客戶的真實狀態(tài),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一些專業(yè)詞匯與數(shù)據(jù)資料等進行解釋,以便于增加服務的人性化,保障服務的最終效果。還有,在資料的提供格式上,也要做好統(tǒng)一,保障資料格式的規(guī)范性,提升服務工作的價值與意義。除此以外,在完善服務流程時,還需要做好公益性服務、非公益性服務的劃分,分別作出相應的流程規(guī)范。只有提高服務的針對性與適應性,才能真正達到優(yōu)化服務的目的。
(二)加強人才培養(yǎng)
在開展服務工作時,要想提高最終的服務效果,就需要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工作人員作為服務工作的主體,能夠發(fā)揮很大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加強對人才的培養(yǎng),才能不斷地提升服務人員的工作水準,提高其專業(yè)能力與綜合素質。這對于優(yōu)化服務效果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方面,要加強對人才的培訓。在員工剛入職時,要做好崗前培訓。通過傳授服務技巧,講解工作注意事項,來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提升員工的工作質量。而且,這對于提升員工的崗位適應力而言,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同時,對于在職員工而言,還需要進行定期的在職培訓。結合社會發(fā)展與變化,結合技術發(fā)展,以及人們的需求變化,適時地對員工進行在職培訓。通過聘請專家,或者外派學習的方式,通過參加交流會與講座等形式,提升員工的持續(xù)學習能力,促使其服務水平的不斷進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技術培訓以外,還需要加強職業(yè)道德的培訓,引導員工樹立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等,進一步地優(yōu)化服務水平。
另一方面,要加強人才的引進,提高科技實力與人才實力。通過提高福利待遇,以及給予相關優(yōu)惠政策等,來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參與到氣象資料的服務工作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持續(xù)推動服務水準的提升,推動該行業(yè)獲得更好地發(fā)展。
(三)提升社會滿意度
在開展氣象資料的服務工作時,需要提高社會的滿意度。作為相關服務人員,需要從各個角度與方面,來增加社會與群眾的認可。
加強對氣象資料的宣傳與推廣,提高公眾對資料的認知與認可,提高資料的運用價值與效果。通過引導和宣傳,促使群眾主動使用資料服務。通過提高服務的便利性,優(yōu)化居民的服務體驗。還有,通過提高預報與預測的技術,為防災減災等工作做好協(xié)助,為人們的權益作出保障等。只有促使氣象資料和其他行業(yè)的充分滲透,促使氣象資料與其他行業(yè)的融合,才能實現(xiàn)更深層次的創(chuàng)新運用,才能進一步提升社會的滿意度。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的社會活動逐漸變得多樣化,人們對于氣象服務的要求也日趨增多,對于服務的品質要求也逐漸提高。在此基礎上,相關服務人員需要認識到服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提高服務水平的緊迫性,并且,通過提升預報技術,完善服務流程等方式,為社會群眾提供更加精益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社會發(fā)展的有序性與和諧性,保障人們生活的便利性與安全性。同時,這對于推動氣象行業(yè)持續(xù)發(fā)展而言,也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景麗,陳鵬,鮑婷婷.云計算環(huán)境下氣象大數(shù)據(jù)服務應用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9(11):88+90.
[2]蘇磊,張鴻雁,陳波,田剛.長江流域水庫調度氣象服務實踐和思考[J].中國防汛抗旱,2019,29(04):15-17.
作者簡介:
李銘鑒(1992.02—),男,漢族,遼寧沈陽,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
姜新(1997.01—),女,漢族,遼寧彰武,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
劉雨桐(1998.03—),女,漢族,遼寧沈陽,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