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誡
[摘 ?要:在全世界人們的心中,一提到芭蕾舞最先聯(lián)想到的就是《天鵝湖》。古典芭蕾舞《天鵝湖》這部舞劇開創(chuàng)了音樂、舞蹈、劇情等同比例的舞劇作品先河,在世界芭蕾的歷史上,《天鵝湖》是俄羅斯古典舞劇的扛鼎之作,而1895年首演于圣彼得堡的《天鵝湖》則是各種版本的奠基之作,為之后創(chuàng)造舞劇提供了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黑天鵝在這部舞劇中代表了黑暗勢力,較好地突出了白天鵝的純潔形象,增強了舞劇的沖突性、戲劇性。本文通過四個方面來淺談《天鵝湖》。
關鍵詞:《天鵝湖》;藝術表現(xiàn);藝術價值]
一、古典芭蕾舞的發(fā)展、藝術特征及現(xiàn)狀
芭蕾是一門古典藝術,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成長于法國、成熟于俄羅斯、盛行于世界的古典舞種,它是在古希臘人體藝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自誕生至今,已經(jīng)整整走過五百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終于使它成為當今人類藝術寶庫中最璀璨的明珠,成為最偉大的藝術,它從貴族少數(shù)人自娛自樂的宮廷中走向世界的各大舞臺,成為千千萬萬的觀眾最喜愛的藝術。
幾百年來,芭蕾形成了一套規(guī)范、嚴謹、科學的訓練方法。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傳統(tǒng)的古典芭蕾舞的技術是建立在外開、延伸、繃直的基礎上,歸納起來就是“開、繃、直、立、輕、準、穩(wěn)、美”8個方面,“開、繃、直、立”4大美學原則是欣賞芭蕾舞最基本的審美標準,這四個字始終貫穿在芭蕾訓練之中,所有的動作必須在開、繃、直、立的基礎上去完成;“輕、準、穩(wěn)、美”是在基礎上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芭蕾的業(yè)余教育正在蓬勃發(fā)展,人們意識到芭蕾不僅在人的形體健美上、手腳靈巧敏捷上、步履輕盈上有著特殊的作用,同時在培養(yǎng)人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情操、儀表、禮節(jié)以及藝術品位、鑒賞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天鵝湖的創(chuàng)作背景
1871年,三十一歲的柴可夫斯基來到妹妹家中小住。作為好舅舅,他決定送給可愛的外甥們一份特殊的禮物——根據(jù)孩子們平時閱讀的德國作曲家莫采烏斯的童話《天鵝池》(其中講述的是一位青年騎士怎樣打敗惡魔,救出了被魔法變成天鵝的少女,最后與他結婚的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獨幕芭蕾音樂。1875年,作曲家的好友、莫斯科大劇院的藝術指導弗·別吉切夫約請柴可夫斯基為大型舞劇劇本《天鵝湖》譜寫音樂。為了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舞劇音樂,柴可夫斯基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花費了大量時間鉆研有代表性的舞劇音樂總譜,觀看舞劇演出,努力尋找出一種既能讓廣大觀眾所喜愛,又能改變現(xiàn)有舞劇音樂局限的獨創(chuàng)性的芭蕾舞劇音樂模式。
三、古典芭蕾《天鵝湖》的藝術表現(xiàn)
(一)音樂特征
《天鵝湖》的音樂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詩篇,每一場的音樂都極出色地完成了對場景的抒寫和對戲劇矛盾的推動以及對各個角色性格和內(nèi)心的刻劃,具有深刻的交響性。這些充滿詩情畫意和戲劇力量,并有高度交響性發(fā)展原則的舞劇音樂,是作者對芭蕾音樂進行重大改革的結果,從而成為舞劇發(fā)展史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
1.柴可夫斯基酷愛戲劇。在很小的時候,他就深深地迷上了格林卡的戲劇,隨著歲月的增長,他對戲劇的熱愛有增無減。因此,在他各類體裁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都體現(xiàn)著深刻的戲劇性。這一點在《天鵝湖》的音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大大豐富了舞蹈的感染力,增加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加深了作品的戲劇性,表達了詩一般的意境,刻畫了優(yōu)美純潔的天鵝公主的形象,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使整個《天鵝湖》的劇情跌宕起伏,深入人心。
2.柴可夫斯基是地地道道的俄羅斯人,是在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因此在他的音樂作品中有著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音樂風格。隨著浪漫主義的到來,民族意識的覺醒,歐洲各國的藝術家們逐漸擺脫了傳統(tǒng)音樂的影響,紛紛以自己國家的歷史、傳說作為素材,運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音樂旋律進行創(chuàng)作,不僅表達了真摯的愛國情懷,更豐富了世界藝術的殿堂。
在《天鵝湖》的音樂中我們既能感受到歐洲各國的音樂風格,又能感受到濃烈的俄羅斯特色。這種獨有的俄羅斯民族屬性以及多元民族屬性相融合的音樂風格使得《天鵝湖》的音樂素材寬泛,進而產(chǎn)生了一種較強的親和力。使觀眾通過聽覺引起心里的共鳴,同時增加了芭蕾舞劇視覺上的感染力。這也都是這部舞劇在全世界引起共鳴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既有本土性,又有國際性;嚴密的創(chuàng)作手法、寬泛的民族素材成就了舉世矚目的《天鵝湖》。
(二)舞蹈特征
1.完美的芭蕾舞蹈動作設計。芭蕾舞以人體的動作姿態(tài)來塑造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人物情緒,表現(xiàn)舞劇內(nèi)容,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短禊Z湖》以優(yōu)美的舞姿、高難的技巧、完美的造型等,表達著豐富的人物感情。在《天鵝湖》這部舞劇中,對舞蹈演員的舞蹈功底要求之高。由于女主人公體現(xiàn)著俄羅斯人民的熱情、歡快,編導伊萬諾夫編創(chuàng)了許多輕盈的跳躍技巧,還有許多應接不暇的旋轉表演,傳染烘托出個人形象。這對于表演者的腳尖技巧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2.將人物情緒融入舞蹈當中。在《天鵝湖》中所塑造的天鵝少女的經(jīng)典形象深入人心,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表演者將人物情緒融入到舞蹈當中。女舞者優(yōu)美柔弱的舞姿與男舞者配合的天衣無縫,從而凸顯出天鵝的優(yōu)美動人,將女主人公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與劇中的反派相比,王子所表現(xiàn)的是正義,而對于這種正、邪的把握不僅僅是靠舞蹈動作就可以表達出來的。對于兩種極端性格的表演則更要求演員們將人物情緒融入到舞蹈當中。在演員的一顰一笑中都將人物情緒、形象特征與故事情節(jié)完美地結合了,在獨特音樂的烘托下給觀眾營造出視覺與聽覺的碰撞,個人情感與作者思想文化的共鳴。
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作為世界上極為著名的一部作品,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也是許多人對芭蕾舞劇進行了解、被芭蕾舞劇所吸引進而入門的重要作品,甚至成為了整個“芭蕾”的代名詞?!短禊Z湖》從1877年演出的失敗到1895年演出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一個漫長的轉變過程。一方面它體現(xiàn)了當時的編導、樂隊、舞蹈演員等方面的轉變、發(fā)展,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廣大觀眾對《天鵝湖》音樂從排斥、不理解到接受、理解的一個思想變化過程。
參考文獻
[1]朱立人.西方芭蕾舞史綱[M]中國藝術教育大系·舞蹈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王彬.俄羅斯的芭蕾情結[J].俄羅斯文藝,2003(03):56.
[3]李懷東.柴可夫斯基傳[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8.
[4]肖蘇華.芭蕾舞藝術欣賞[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