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下,對教育者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需要轉變師生之間的關系。然而,農村中學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很多課堂依舊是傳統(tǒng)模式,教師講得太多,與新課改的要求發(fā)生了偏離。因此,必須對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進行靈活的運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進行全面的分析,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顯著提升,從而構建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
【關鍵詞】農村中學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教學模式;實際應用
【作者簡介】邱麗娟,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中學,中學一級教師, 高中英語教研組長。
課堂互動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增加師生交流的科學教學模式,教師采取正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可以形成清晰的思路,可以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獲得知識的啟迪。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有效的配合,形成互動式的課堂模式,也可以與學生保持和諧的關系,讓學生產生較高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
一、課堂互動模式的優(yōu)勢及重要性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可以對以往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同時在應用過程中優(yōu)勢較為顯著。
另外,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的地位進行有效地鞏固,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農村高中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只是對每堂課程的內容重點進行傳授,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并沒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而在課堂活動模式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學生進行獨立進行思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課堂互動模式也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素質。在該模式下高中生擁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角色,不僅可以使學生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同時還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yǎng)多方面的能力。情景式討論,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其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在情景對話中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創(chuàng)設情境時學生可以對課堂內容進行表演,以此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恒心。
二、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
1.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營造和諧活躍互動氛圍。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專業(yè)學科,相對于其他語言來說難度性較大,然而學習的環(huán)境相對來說反倒比較輕松。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到充分的自由,同時也會擺脫應試教育的限制。大多數的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進行教學時,為了應試需要對教材只是進行簡單的傳授和對考試題型進行重點的講解,并沒有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構建。
因此,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加適合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這一模式可以使高中英語教學的課堂氛圍更加輕松,也改變了農村高中生對英語學習的看法,使學生真正喜歡英語,從而激發(fā)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使其在良好的氛圍中與同學進行有效的互動,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能力。例如,筆者在上課外閱讀“ Silent fatherly love”這篇文章時,對于文中的生詞讓學生根據語境猜測,然后完成教師提供的搭配練習,并找出合適的英語解釋。在讀完文章后讓學生續(xù)寫故事結尾,然后讓學生投影上展示他們所寫的結尾,并大聲地朗讀出來,讓其他學生評選出最佳作品。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學會主動參與和互動,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可以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知識水平。
2.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小組間的互動學習。在課堂互動的教學模式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英語學習是極為有效的模式。這種小組間的互動模式,可以促進學生思維進一步活躍,使學生的知識得以有效拓展,發(fā)揮不同學生的個人優(yōu)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針對性的總結,同時可以學習不同學生之間的長處,進行合作學習,共同發(fā)展,進而使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可以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
例如,在上Appreciating literature 這篇文章時,最后筆者問了這樣一個問題:Why is the book called “Great expectations” ?讓兩個學生一組進行討論,然后讓學生推薦幾組同學展示回答。在上課外閱讀Silent fatherly love 這篇文章時,在最后的討論部分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 Why?并給出了四個選項,然后讓學生討論,選擇最佳答案并說明理由,最后進行展示。在讀完文章后,讓學生寫summary,然后四位同學一組互相分享閱讀,幫對方指出錯誤,并選出小組最佳summary上臺展示。通過一系列的小組活動,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既學習了別人的優(yōu)點,又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農村高中英語教師會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不懂得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同時也不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無論是哪一種學習情況的學生,都會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差異,同時課堂參與度也不高,如此進行教學師生之間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因此,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對學生的地位不斷進行鞏固,把課堂還給學生,少講、精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如此能夠使學生對真實表露內心想法,學生之間能夠形成互動交流的模式,不斷加強交流的力度,提升思維能力,構建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
例如,高中英語教師在完成“Healthy eating”這一單元中,對常用句型進行講解時,教師不應一言堂,一講到底,而是應發(fā)揮學生個體的作用,讓學生根據文章中的例句對結構進行概括、總結,然后讓學生模仿例句進行造句。在學習21世紀報中的課外閱讀文章Wildlife moves in 時,筆者也是以學生自己閱讀為主,在第一遍閱讀的過程當中思考筆者提出的三個問題1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t ? 2 Why is it certainly good news for species when human beings retreat into their homes ? 3 Why should we reflect on ou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讀完后讓學生回答,整堂課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閱讀、思考為主。通過這樣的形式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從而保證學生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形成更加緊密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4.完善課堂評價體系,在互動評價中更好地學習。在每節(jié)高中英語課結束后,都需要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評價。評價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提升高中課堂英語教學水平的關鍵,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評價時,應讓學生充分進行參與,保證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同時也需要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通過互動的教學評價,可以使師生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彼此間的弱勢,并對其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使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使課堂的教學質量能夠有效提升。
例如,教師在上試卷評講課時,可以設計一張表,在下課后讓學生評價教師此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原來不懂得知識搞懂了嗎?原來懂得知識教師有沒有花費較多時間在重復?教師評講試卷的方法學生喜歡嗎?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而教師在課后也要反思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從而改進教學。讓教師通過互動教學評價進行自我反思,充分認識到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可以對自身薄弱的部分有所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高中學生可以成為英語課堂學習的主體,提高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和規(guī)范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下,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不僅可以使課堂教育更加深入,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地位進行鞏固,使學生能夠感覺到被充分的信任,繼而努力實現(xiàn)自身存在的價值,在不斷地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能力,使師生之間形成緊密的聯(lián)系。課堂互動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有顯著的差異,對其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同時課堂氛圍也更加輕松。因此,農村高中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需要,合理運用該模式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才能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創(chuàng)新,繼而促進教育的發(fā)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趙芳,洪家月,李玉胡,孫玉偉.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2.
[2]莫倩,王鵬飛,朱曉宇.高中英語教學中對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巧妙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5):86.
[3]王艷芳,張御寒,李思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應用.《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
[4]許傳嬌,張翰周,朱一紅.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87-88.
[5]張雪嬌,趙博宇,楊成慈.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分析.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