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荔
一個人素質(zhì)高、教養(yǎng)好的學生,離不開家庭和教師的正面影響。所以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時刻的關(guān)注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定期地進行家訪,也要向家長提出孩子文明禮儀教育,告知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做到以身作則。學校應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與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的有效整合。
課程目標有效整合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據(jù)調(diào)查顯示,當代小學生學習文明教育的趨勢下降,有些學生特別懶散,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顧別人的感受,不知道舉止文明。由此可見,學校不僅要把學生的成績提高,而且要把文明禮儀放在首位。品德與生活是教育文明禮儀的主要課程,教師在講課前應要求學生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比如在班集體開班會、參加比賽、升旗儀式等,應對學生的文明做出較高的要求,而且應該從低年級抓起,培養(yǎng)良好的文明習慣,讓學生掌握文明禮儀。這樣,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學生就會自覺的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遵守秩序的良好習慣。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引導他們養(yǎng)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品質(zhì)。品德與生活的目標,是圍繞著當代社會發(fā)展與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而制定的,課程強調(diào)學會做人、尊老愛幼,養(yǎng)成學生自身的行為習慣。因此,確定品德與生活的課程目標,還要做到三個讀懂:讀懂課程的標準;讀懂教材;讀懂學生。這樣,定制課堂的目標確定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學起來更加透徹。
課堂活動的有效整合
融行導練知禮儀 在理解文明禮儀的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學生年齡的特點,及時為學生講解這一教育的具體內(nèi)容,讓學生既要學會文明禮儀的教育,又要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起來。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更快地了解禮儀,達到養(yǎng)成習慣;還可以將班級分為幾個小組,設(shè)計真實的事例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星期天,小朋友放假時應當幫助爸爸媽媽做什么;爸爸或媽媽感冒了,小朋友應當如何去做;小朋友在公共場合時怎樣做才能不打擾到別人?然后,每個小組輪流回答。學會在表演中展示自身的閃光點。只有自身的體會,才能從中有所感悟,才能明白孝敬父母、尊重師長怎樣去做。
實踐訓練學禮儀 學生文明禮儀趨勢下滑,主要的原因是自覺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基于年齡原因,他們還不能完全地去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教師應該在實踐訓練中激發(fā)學生的控制能力。
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去公園打掃衛(wèi)生,到敬老院安慰孤寡老人,使得學生從中感受到關(guān)愛他人的樂趣和意義。又如,讓學生表演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老師應怎樣做,或者見到親戚應當怎樣打招呼?也可以讓學生模仿老師,一個學生表演,另一個學生評價。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對文明禮儀有了一定的了解,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些問題時,能夠和氣地打招呼,并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情感強化禮儀 情感教育也是教育教學重要的方面。在學習文明禮儀的同時,教師要指引學生去挖掘情感教育的特點。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或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為孩子產(chǎn)生影響,所以家長和教師更要做出表率,以自身的言行舉止為規(guī)范去感染學生,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家長也應配合教師,進行同步的教育。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教育是通俗易懂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實施的同時,學生表現(xiàn)的行為習慣還存在一定差異。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進行模擬訓練,即時指出學生的不足,在實踐過程中使文明禮儀得到鞏固,使學生更好地學以致用。
在實踐中行禮儀
微笑篇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文明禮儀,教師在課堂上應做出正確規(guī)范,樂于與學生打招呼;當然,不同的環(huán)境,聲音也是不同的。在學生表演時,教師應指出不足;對于表現(xiàn)良好,教師應提出表揚,建立牢固的師生關(guān)系。當學生們一雙雙求學的目光投向教師的時候,教師向大家提出人人都要爭當文明禮儀的“代表”。首先,學會微笑著對待每一個人,用自己的眼神與同學進行交流。教師應當仔細觀察進行評價。學生要積極響應帶動全班,甚至整個年級進入文明禮儀的時代。在學校各處都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微笑,使得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心情也因此舒暢。
整潔篇 眾所周知,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多數(shù)學生在家很少做家務(wù),甚至有的學生衣服都是家長幫著收拾,當學校組織集體打掃衛(wèi)生時就不樂意參加。所以,教師在設(shè)計整潔篇的活動時應當分步走:
第一步,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首先從最簡單的方式來進行提倡,比如整理自己的文具、書包、桌洞里的垃圾;然后,小組進行互相評價;最后,教師記錄下來進行總評,評出“最快整潔小組”提出表揚,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養(yǎng)成物品擺放整潔的好習慣。
第二步,要求“集體的事情主動做”。在做到個人衛(wèi)生的同時,周圍的環(huán)境也要整潔。在課前、課后看到地板上的垃圾,每一個人都應主動地彎彎腰,把垃圾放入垃圾桶,為教室的整潔出一分力量。
結(jié)束語
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是由學生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而形成的。文明禮儀教育與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有效整合,也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合作去完成的。教師應當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實踐,更好地掌握的文明禮儀思想,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怎樣的問題應怎樣解決,讓學生認識文明禮儀的重要性,給學生建設(shè)一道道德認知的橋梁。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三牌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