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zhí)煨?/p>
一名江蘇返臺臺商被島內“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一案,終于證實是檢體錯置,烏龍一場。事實上,自疫情暴發(fā)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有意無意地歧視大陸各層面的防疫作為,更有甚者連帶歧視在陸臺灣人,折射出部分民進黨人的“反中”“仇中”意識。
把錯誤歸咎于實驗室
自大陸江蘇返臺的臺商(案530)13日被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采陽性列為確診病例,由于大陸已長達8個月沒有輸出個案,大陸方面高度重視。昆山市為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連夜進行2000人次的核酸檢測和環(huán)境消殺處置,結果過了半個月,臺灣防疫機構總算承認這名臺胞被錯誤確診。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29日報道,臺“衛(wèi)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28日稱,指揮中心發(fā)現(xiàn)該臺商之后幾次采檢結果都呈現(xiàn)陰性后,覺得十分異常,于是“主動啟動”采檢送驗與檢驗流程調查,將與他同日入境臺灣并在機場采檢的所有個案進行復驗,其中僅有案536的二采結果為陽性,因而在19日宣布案536確診;
之后經過DNA鑒定比對發(fā)現(xiàn),案530的檢體實為案536,應為實驗室人工操作及轉置檢體時所造成的錯置。
臺灣中時電子報稱,“終于還大陸疾管單位一個清白”。不過陳時中并未向大陸道歉,對于已超過8個月沒有從大陸傳入疫情也未給予適當肯定,反而聲稱大陸仍有零星疫情傳出,仍然需要高度警戒。至于本次出錯的實驗室,陳時中強調不會給予任何處分,會將此次事件視為整體除錯的一環(huán)。
面對指揮中心將檢體錯置的責任歸咎于實驗室,有專業(yè)人士反駁稱,造成檢體錯置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從機場到醫(yī)院運送途中發(fā)生標簽脫落的情形,目前毫無證據(jù)顯示錯誤在實驗室發(fā)生。
病例檢測出問題“不是第一次”
大陸國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29日表示,臺灣有關方面在病例確診上出現(xiàn)問題“不是第一次了”,今年2月3日有一名臺胞從武漢返臺,就曾被臺防疫機構宣布為確診病例,成為民進黨當局當時阻礙滯鄂臺胞返鄉(xiāng)的借口。但這名臺胞當時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被告知確診,也未被安排接受任何治療。武漢市臺辦隨即提出質疑,要求臺灣防疫機構盡快做出具體、確切的真實說明,但臺灣一直到現(xiàn)在都始終回避。朱鳳蓮說,大陸一再強調民眾生命健康不是兒戲,不能摻雜政治因素,更不能成為政治操弄的工具。這次從江蘇昆山回臺灣的臺胞被臺灣方面錯誤確診,既對這位臺胞造成困擾和傷害,也使昆山市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他們也應該向這位臺胞真誠地說一句對不起”。
對此,臺疫情指揮中心發(fā)言人莊人祥29日回應稱,“相關心理補償辦法,法制組研議中”。他稱,在28日例行記者會前已向該臺商及公司致意,“我們有打電話給江蘇臺商,已經道過歉了”;至于賠償部分,住院期間的費用由當局負擔,出院后須繼續(xù)執(zhí)行入境后未完成的居家檢疫,其間只要沒有違規(guī)行為,都可以申請一天1000元新臺幣的居家檢疫補償金。
《中國時報》29日質問道,過去臺灣周邊已有多地不斷驗出來自島內的確診者,但指揮中心大多用“疑為偽陽性”或“島內無接觸者感染”來搪塞,為何這次從大陸返臺的案530不過是一采陽性就被認定為確診?顯示陳時中早就對來自大陸的個案持特定立場。如今又是如此輕描淡寫地回應,完全不把檢體錯置的嚴重性當一回事,“防疫出現(xiàn)這么大漏洞,如何能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二波疫情襲擊呢?指揮官不用負政治責任嗎?”
“錯失累積善意的良機”
國民黨政策會專員呂謦煒稱,回顧整起事件,臺灣宣布陽性后該臺商二采三采都是陰性,大陸也說檢測是陰性,但“疾管署”仍維持陽性判斷,如今證實采檢出錯,“人民要如何相信衛(wèi)福部瘦肉精豬肉進口臺灣不會有事?”《聯(lián)合報》29日稱,自6月起島內頻繁輸出個案,大陸機場就發(fā)現(xiàn)4例陽性個案,并因此質疑臺灣防疫出現(xiàn)漏洞,但陳時中態(tài)度強硬,島內防疫專家則不斷警告“臺灣一定有外銷病毒,只是因氣候、戴口罩,疫情未在小區(qū)暴發(fā)”。文章說,“檢體錯置”讓過去總嚷嚷別人機場檢驗不準、臺灣出境“最干凈”的指揮中心踢到鐵板,但并未見指揮中心深刻檢討,其“寬以律己、嚴以待人的態(tài)度,恐怕也是防疫漏洞之一”。
聯(lián)合新聞網稱,8個多月來大陸對臺“零輸出”,反而臺灣病例輸入到日本、菲律賓、泰國、大陸和法國。但面對大陸的質疑,陳時中反而批評對岸實驗室篩檢不準,“對于對岸醫(yī)療水平的鄙夷,流露無遺”?!吨袊鴷r報》稱,疫情暴發(fā)以來,臺灣對大陸返臺者的歧視案例不勝枚舉。自詡“人權”并引以為傲的民進黨本可借此次疫情,向對岸展示人道主義,但經過這段時間以來的種種操作,反而讓大陸更有底氣對民進黨的所謂“進步價值”嗤之以鼻。文章說,疫情本是一個可以把政治放一邊、專注人道和攜手防疫的兩岸機會之窗,“可惜民進黨在‘逢中必反的潛意識下,一次次錯失累積善意的良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