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鳳霞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產二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是指妊娠后母體糖代謝發(fā)生異常而產生的糖尿病, 亦是妊娠期常見的合并癥之一[1]。 GDM 患者因對疾病不了解極易發(fā)生感染、 羊水過多、 高血壓等, 可引起胎兒胰島素分泌過多, 以及新生兒低血糖、 巨大兒等母嬰并發(fā)癥, 嚴重影響患者及新生兒的身體健康[2]。 IKAP 健康教育模式作為目前較為新穎的護理方式,通過信息 (information) -知識 (knowledge) -信念 (attitude) -行為 (practice) 的模式, 為患者樹立正確的疾病認知[3]。 基于此, 本研究探討IKAP 健康教育模式對GDM 患者疾病知識掌握及自我效能的影響, 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上報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通過。選擇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在我院就診的 GDM 患者 88例, 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 各44 例。 對照組年齡22 ~32歲, 平均 年齡 (28.32 ± 4.83) 歲; 孕周 28 ~ 36 周 , 平均(32.17 ± 2.24) 周; 文化程度: 小學 7 例, 初中 8 例, 高中 13例, ??萍耙陨?16 例。 觀察組年齡 22 ~ 32 歲, 平均年齡(27.58 ± 4.03) 歲; 孕周 28 ~ 36 周, 平均 (32.38 ± 2.04) 周;文化程度: 小學 9 例, 初中 7 例, 高中 12 例, 專科及以上 16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研究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 《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 中相關診斷標準[4]; ②經(jīng)臨床確診為 GDM; ③經(jīng)臨床檢查均為單胎; 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認知、 精神功能障礙患者; ②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患者。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 包括生命體征、 血糖水平監(jiān)測, 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飲食指導, 以及用藥護理、 心理護理、 康復鍛煉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IKAP 健康教育模式干預, 具體措施如下: ①掌握信息。 護理人員均經(jīng)嚴格的培訓篩查, 首先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關系,通過交流、 觀察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心理狀況等,同時了解患者所掌握的健康知識, 通過共同探討制定護理方案。 ②宣教健康知識。 發(fā)放自行設計的GDM 相關知識調查問卷, 包括疾病概念、 疾病對妊娠的影響、 疾病對母嬰的危害等。 了解患者知識掌握的基本情況, 通過發(fā)放健康手冊、 宣傳欄、 座談會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 ③轉變觀念。 患者在此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 抑郁等不良情緒, 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溝通, 安撫患者情緒, 提高其治療信心;在與患者溝通的同時, 告知疾病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 給予患者正確的預防措施, 從而改善分娩結局。 ④行為。根據(jù)患者的情況設計不同的方案, 目的在于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從而增強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 提高自我效能。 除此之外, 針對患者相對生疏的疾病知識進行強化教育, 確保IKAP 模式干預順利進行。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干預前及干預3 個月后的疾病知識掌握及自我效能情況。 疾病知識掌握情況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評估, 共20 個項目, 總分20 分, 得分越高表示疾病知識掌握越佳。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評估患者的自我效能[5], 共 10 個項目, 采用李克特 4 點式評分, 由 1 分完全不正確過渡為4 分完全正確,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 ②分別于干預前及干預3 個月后抽取兩組患者的靜脈血4 mL, 采用 HGM-126T 血糖儀 [歐姆龍健康醫(yī)療 (中國) 有限公司, 蘇食藥監(jiān)械 (準) 字 2015 第 2401022 號] 檢測空腹血糖 (FPG)、餐后 2 h 血糖 (2hPG) 及糖化血紅蛋白 (HbA1c) 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 x ± s 表示, 組間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及自我效能干預后, 觀察組的疾病知識評分及自我效能GSES 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 1。
表1 兩組的疾病知識評分及自我效能GSES 評分比較 (, 分)
表1 兩組的疾病知識評分及自我效能GSES 評分比較 (, 分)
組別 n 疾病知識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4 10.57±1.62 18.81±2.46 17.73±2.31 32.87±3.08對照組 44 10.42±1.34 14.63±2.37 17.58±1.76 23.84±2.59 t 0.473 8.117 0.343 14.884 P 0.637 0.000 0.733 0.000 GSES 評分
2.2 血糖水平干預后, 觀察組的 FPG、 2hPG、 HbA1c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較 ()
HbA1c(%)干預前 觀察組 44 12.24±2.48 10.92±2.36 7.73±1.06對照組 44 12.42±2.73 11.34±2.38 7.72±0.91 t 0.324 0.831 0.047 P 0.747 0.408 0.963干預后 觀察組 44 7.62±1.45 7.13±1.32 5.51±1.20對照組 44 8.92±1.51 9.14±1.85 6.62±1.07 t 4.119 5.867 4.580 P 0.000 0.000 0.000時間 組別 n FPG(mmol/L)2hPG(mmol/L)
GDM 主要是由于妊娠后患者機體內葡萄糖的需求量上升、胰島素抵抗增加以及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 GDM 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表現(xiàn), 偶爾空腹血糖檢測顯示不正常, 容易造成漏診、誤診, 從而延誤治療。 此外, GDM 可嚴重影響母嬰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可導致妊娠期高血壓、 早產、 流產、 巨大兒及嬰兒畸形等嚴重并發(fā)癥和不良結局。 因此, 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對于控制病情,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意義重大。 除臨床常規(guī)藥物治療外, 必要的護理干預也能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改善分娩結局。 常規(guī)護理模式雖具有干預范圍較廣的特點, 但多根據(jù)醫(yī)囑以及個人經(jīng)驗進行干預, 護理效果并不理想。
IKPA 健康教育模式是將信息-知識-信念-行為相結合的一種新穎護理模式, 即知識作為基礎, 信念作為動力, 行為作為目標[6]。 通過對患者疾病知識的宣教, 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同時, 能夠糾正其不良行為, 為患者樹立正確的疾病認知。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干預后的疾病知識評分及自我效能GSE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提示IKPA 健康教育模式能夠顯著增強患者的疾病認知, 提高其自我效能。 此外, 觀察組干預后的FPG、 2hPG、 HbA1c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表明 IKPA 健康教育模式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關研究[7-8]表明,IKPA 以信息、 知識、 信念及行為為基礎, 對患者采取分級式的健康教育, 首先以知識為基礎, 幫助患者掌握GDM 的相關知識, 為后續(xù)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再通過 “信念”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疏導, 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最后通過 “行為” 著重培養(yǎng)患者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 增強患者對疾病的管理意識, 有效控制病情。
綜上所述, IKAP 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GDM 患者的效果較好, 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 提高自我效能,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