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信
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jù)相關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活動過程。班級文化是班級精神面貌、學生思想狀態(tài)的綜合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自律能力、思想品質(zhì)等方面。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文化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班級文化是整個班級共同的價值觀、信念和奮斗目標,它能夠通過班級圖書角、文化墻等各種不同形式體現(xiàn)。
一、民主參與,健全制度文化
小學生一般依賴性比較強,不少教師會采用直接管理、嚴格控制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我在工作中嘗試根據(jù)學情制訂管理制度,讓學生從處處依賴教師逐漸過渡到能夠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工作。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逐漸提升了,他們就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員,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
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嘗試著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班規(gu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他們說一說班級中有哪些不良風氣,并讓他們提出改進意見。有學生說:“我覺得我們班級的早自修很亂,大家說話聲音很大?!边@時,我順勢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健全班級早自修制度。有學生認為,最好每天都有一個課代表帶領大家學習。有學生認為,可以設置輪值班長,讓他監(jiān)督早自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fā)表意見。我鼓勵學生自主制訂詳細、合理的管理制度,確保早自修井然有序。在早自修制度實施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制訂了收發(fā)作業(yè)、自主小測驗、班級衛(wèi)生工作等管理制度,并鼓勵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嘗試組建班委,讓每一個委員負責上述內(nèi)容的一個小部分。漸漸地,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
二、拓展空間,優(yōu)化環(huán)境文化
杜威指出,學校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它用專門的設備來教育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教育人的環(huán)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我認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文明行為的養(yǎng)成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積極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參與班級圖書角、文化墻的自主設計和管理工作。我一直認為,良好的學習氛圍既能增加學生的生活樂趣,消除學生學習的疲憊感,又能讓學生逐步形成班級向心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組建圖書角時,我鼓勵學生捐獻自己喜歡的書籍,要求他們寫上一段簡短的介紹。我還鼓勵學生自主推選有興趣的、有責任心的學生輪流擔任班級圖書管理員。為了加強圖書角的管理工作,我讓學生自己制訂《班級圖書借閱制度》《圖書管理員工作制度》《圖書借閱須知》等,并要求圖書管理員要熟記于心。班級圖書管理員除了負責登記學生借閱和歸還圖書以外,還要做好圖書的清點、整理、保管等工作。首先,他們要根據(jù)每個學生借閱的數(shù)量制訂借閱榜,還要根據(jù)每個學生捐獻的圖書數(shù)量制訂捐獻榜。其次,他們要組織其他學生參與各種讀書活動,讓大家相互交流討論后撰寫讀書心得。在這種活動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大家都很樂意擔任圖書管理員,認為這個工作很有意義,班級學習的氛圍濃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就提升了。
三、主題活動,深化精神文化
文化活動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生活面很窄,他們每天都生活在學校與家庭的兩點一線間,對社會了解很少。為此,我常常組織學生參與各種主題活動中,在這些開放性的活動中,學生就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了,他們參與的活動多了,自身文化修養(yǎng)自然就提升了。
母親節(jié),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我愛母親”系列活動,除了讓他們動手制作母親節(jié)禮物外,我還帶領他們參加“探訪媽媽的一天”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通過采訪、跟蹤報道的方式,了解了媽媽買菜、做飯、工作等一系列情況,頓時理解了媽媽的不易,他們將自己的感悟?qū)懥讼聛?,和母親節(jié)禮物一起送給了媽媽。這份禮物與購買的相比雖然簡單,但卻是孩子最真摯的祝福。這種活動有效地改善了親子關系,讓學生對母親的辛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從中懂得了感恩,也更愛自己的母親了。
總之,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建設的功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班級學習過程中逐步成長為見識廣博,樂觀豁達,積極有為的好少年。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qū)珠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