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春寧 范卉 于洋
摘要:從超標污染物指標分析吉林省重點城市2015-2018年超標污染物的時空分布情況。吉林省超標污染物主要以PM10、PM2.5、O3為主,長春、吉林、四平超標污染天數(shù)最多,延吉最少。2015年-2018年PM10、PM2.5超標天數(shù)下降明顯,超標污染物的年均值呈明顯下降趨勢。O3超標污染天數(shù)變化不明顯,超標污染物的年均值呈上升趨勢,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冬季以PM10、PM2.5超標為主,夏季以O3超標為主。
關鍵詞:超標污染物;空氣質量;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9-0-03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9.074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ants exceeding the standard in Jilin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8
Tai Chunning,F(xiàn)an Hui,Yu Yang
(Jilin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Changchun Jilin 13001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over standard pollutants in key cities of Jilin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8. In Jilin Province, PM10, PM2.5 and O3 are the main pollutants, while Changchun,Jilin and Siping have the most days and Yanji the least. From 2015 to 2018, the number of days exceeding the standard of PM10 and PM2.5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average annual value of pollutants exceeding the standar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number of days of O3 pollution is not obvious, and the average annual value of O3 pollution is on the rise. In winter, PM10 and PM2.5 exceeded the standard,while in summer,O3 exceeded the standard.
Key words:Excessive pollutants;Air quality;Evaluation method
目前根據(jù)《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指數(shù)(AQI)技術規(guī)定(試行)》(HJ 633-2012)的規(guī)定,我國的空氣質量級別為優(yōu)、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嚴重污染。AQI大于100時為超標日,超標日AQI分指數(shù)超過100的污染物為超標污染物,超標污染物可以有多個。超標污染物體現(xiàn)了空氣中超過良的天氣中污染物的分布。通過分析超標污染物的時空分布,可以體現(xiàn)空氣質量的變化情況。
1 數(shù)據(jù)的處理方法
對吉林省重點城市2015~2018年空氣日均值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別計算不同地區(qū)的超標污染物天數(shù),從空間和時間上分析不同地區(qū)超標污染物天數(shù)和濃度的分布特征。這里的重點城市是指長春、吉林、四平、遼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延吉。吉林省超標污染物中SO2、NO2、CO發(fā)生的次數(shù)比較少,現(xiàn)主要對PM2.5、PM10、O3 3種污染物計算并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從空間上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 2015-2018年吉林省PM2.5平均超標天數(shù)較多的地區(qū)是吉林市、長春市、四平市,分別為62天、58天、58天;其次是遼源市、白山市,超標天數(shù)為55天、47天;超標天數(shù)較少的是延吉市,為25天。超標最高天數(shù)是最低天數(shù)的2.5倍。從圖2可以看出, 2015-2018年吉林省PM10平均超標天數(shù)較多的地區(qū)是四平市、吉林市、松原市、長春市,分別為29天、28天、27天、26天;其次是通化市、遼源市、白山市、白城市,超標天數(shù)分別為15天、14天、13天、13天;超標天數(shù)較少的是延吉市,為6天。超標最高的天數(shù)是最低天數(shù)的2.5倍。從圖3可以看出, 2015-2018年吉林省O3平均超標天數(shù)較多的地區(qū)是吉林市、四平市、長春市、遼源市,分別為29天、26天、21天、20天;其次是松原市、通化市、白山市,超標天數(shù)分別為18天、12天、12天;超標天數(shù)較少的是白城市、延吉市,分別為7天、6天。超標最高的天數(shù)是最低天數(shù)的4.8倍。從圖4可以看出, 2015-2018吉林省年總的超標平均天數(shù)最多的地區(qū)是吉林市、四平市、長春市,分別為119天、112天、105天;其次是遼源市,超標天數(shù)為89天;超標天數(shù)較少的是白城市、延吉市,分別為57天、37天。超標最高的天數(shù)是最低天數(shù)的3.2倍。
從總的結果看,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3項超標污染物超標天數(shù)都是較高的,延吉是3項超標污染物超標天數(shù)都是較低的。
2.2 從時間上分析
從圖5可以看出,2015~2018年吉林省重點城市PM2.5和PM10超標污染天數(shù)均呈現(xiàn)顯著下降。PM10超標污染總天數(shù)由2015年的677天下降到2018年的152天,下降了525天,下降比例為77.5%;PM2.5超標污染總天數(shù)由2015年的372天下降到2018年的47天,下降了325天,下降比例為87.4%,與吉林省各部門近幾年大力加強顆粒物排放管理,減少秸稈焚燒相符。O3超標污染天數(shù)變化不明顯,但是隨著總超標污染天數(shù)的減少,2015年-2018年O3超標天數(shù)占當年總超標天數(shù)的比例為別為12.8%、22.3%、20.4%、43.9%。O3超標比例已經(jīng)接近50%,應該予以關注。
從圖6可以看出,2015-2018年吉林省重點城市超標污染天數(shù)按照月份PM10和PM2.5呈現(xiàn)類中間低、兩邊高的特點,超標污染天氣主要發(fā)生在1-3月和10-12月,這和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部,冬季漫長寒冷,加上取暖燃煤,汽車因地面濕滑行駛速度緩慢等原因造成污染嚴重相符。PM10超標天數(shù)最多的月份是1月、12月、11月,超標總天數(shù)分別是97、85、60,占到全年平均超標天數(shù)的59.1%;5-9月基本無超標天氣。PM2.5超標天數(shù)最多的月份是12月、1月、3月,超標總天數(shù)是30、28、25,占到全年平均超標天數(shù)的48.8%;6-9月無超標天氣。O3超標天氣呈現(xiàn)中間高、兩邊低的特點。超標天數(shù)最多的月份是6月、5月、7月,超標總天數(shù)分別是45、41、32,占到全年平均超標天數(shù)的78.7%;1月、2月、11月、12月基本無超標天氣。O3超標天氣數(shù)明顯與PM2.5、PM10超標天數(shù)呈負相關。
2.3 從超標污染物濃度分析
從圖7可以看出, 2015-2018年吉林省PM2.5和PM10超標污染物年均值均呈現(xiàn)顯著下降趨勢。PM10超標污染濃度由2015年的101μg/m?下降到2018年的71μg/m?,下降了30μg/m?,下降比例為29.7%;PM2.5超標污染物濃度由2015年的63μg/m?下降到2018年的41μg/m?,下降了21μg/m?,下降比例為33.3%。而2015-2018年O3超標污染物濃度年均值呈上升趨勢。超標污染物年均值由2015年的87μg/m?上升到2018的99μg/m?,上升了12μg/m?,上升的比例為 13.8%,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從圖8可以看出,2015-2018年吉林省重點城市超標污染物年均值中,PM10濃度最高的城市是長春市和四平市,超標污染物年均值分別是91μg/m?、91μg/m?;最低的城市是延吉市和遼源市,年均值分別是67μg/m?、76μg/m?,濃度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36倍。PM2.5超標污染物濃度最高的城市是遼源市和吉林市,年均值分別是56μg/m?、55μg/m?;最低的城市是延吉市和松原市,年均值分別是45μg/m?、45μg/m?,濃度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24倍。O3濃度最高的城市是吉林市和遼源市,超標污染物年均值分別是104μg/m?、100μg/m?;最低的城市是白山市和通化市,年均值分別是87μg/m?、89μg/m?,濃度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2倍。
3 結論
2015-2018年吉林省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在超標污染中,各污染物分化明顯。其中PM10、PM2.5超標天數(shù)下降明顯,超標污染物的年均值呈明顯下降趨勢;O3超標天數(shù)變化不明顯,超標污染物的年均值呈上升趨勢。3種超標污染物均以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超標污染天數(shù)較多,延吉市超標污染天數(shù)較少。政府應該加大以長春市為核心,包括吉林市、四平市周邊人口稠密、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地區(qū)的空氣污染治理的力度。夏季主要以O3為超標污染物,冬季主要以PM10和PM2.5超標為主。政府在加大冬季顆粒物污染治理的同時,應同時加大力度治理夏季O3為主的超標污染天氣。
參考文獻
[1]HJ 663-2013,環(huán)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guī)范(試行)[S].
[2]關于印發(fā)《城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排名技術規(guī)定》的通知[Z].環(huán)辦監(jiān)測〔2018〕19號.
[3]HJ633-202,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指數(shù)(AQI)技術規(guī)定(試行)[S].
[4]王曉彥,王帥,朱莉莉,等.2014-2016年京津冀沿山城市空氣質量首要污染物特征分析[J].環(huán)境科學,2018(39):10.
收稿日期:2020-06-10
作者簡介:太春寧(1968-),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