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 要】目的:討論對比對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2DM)患者應用艾塞那肽與胰島素治療的臨床療效與意義。方法:選擇我院內(nèi)分泌科口服糖尿病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藥物控制血糖,對照組在此基礎上應用胰島素治療,觀察組應用艾塞那肽治療。比較兩組患者不同藥物治療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指標及腰圍、體重指數(shù)(BMI)。結果:治療后觀察組血糖指標、HbA1c及腰圍、BMI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口服降糖藥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艾塞那肽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指標,還能夠降低患者體質(zhì)量,可有效克服使用胰島素治療導致體重增加的不良影響,可作為一種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艾塞那肽;胰島素;降糖藥效果不佳;肥胖;二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與意義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2
T2DM作為一種營養(yǎng)過剩性疾病,其發(fā)病與疾病進展均與肥胖存在密切關聯(lián)。相關研究指出,約有超過80%的T2DM患者均存在超重或肥胖情況,而同時肥胖也可導致T2DM發(fā)生與加重病情。通過控制飲食并配合適當?shù)倪\動鍛煉使體重降低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并能顯著降低血糖、HbAlc水平及治療藥物的需求。但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目前大部分抗糖尿病的藥物均可導致體重增加。艾塞那肽作為一種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被認為機能降低血糖,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食欲降低并減輕體質(zhì)量[1]。本文將使用胰島素的肥胖T2DM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探討艾塞那肽對口服降糖藥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內(nèi)分泌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包括男56例,女44例;年齡46-64歲,平均(55.2±9.3)歲?;颊呔鲜澜缧l(wèi)生組織(WHO)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并使用二甲雙胍或磺脲類降糖藥不低于12個月,體質(zhì)指數(shù)(BMI)≥28kg/m2[2]。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包括男29例,女21例;年齡46-64歲,平均(55.2±9.3)歲。對照組中包括男27例,女23例;年齡47-63歲,平均(55.1±9.2)歲。所有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未見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加強鍛煉及口服二甲雙胍及磺脲類藥物對血糖進行控制[3]。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前4周每日早餐及晚餐前30min使用艾塞那肽5μg進行皮下注射,4周后若患者血糖未達標將從第5周開始將劑量增加為10μg;對照組使用胰島素10U,1次/d,于睡前進行皮下注射,根據(jù)患者血糖控制情況適當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4],降血糖控制在FBG<7.2mmol/L,2hPG<10.0mmol/L。
1.3療效觀察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藥物治療后FBG、2hPG、HbA1c及腰圍、BMI。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對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作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的檢驗標準。
2 結果
2.1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2治療前后BMI與腰圍變化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兩項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相關研究已指出,降血糖控制在較好的范圍內(nèi)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進展并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T2DM患者通過控制飲食、合理運動并口服降糖藥物無法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時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是保持血糖達標的主要手段。胰島素可在控制餐后與空腹血糖的基礎上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聯(lián)合二甲雙胍、磺胺類藥物同時治療可獲得較好的降糖效果并使HbA1c進一步降低。但使用胰島素的同時也可導致患者體質(zhì)量增加及低血糖發(fā)生風險。艾塞那肽作為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受體激動劑,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胰腺B細胞、胃腸道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不僅能夠進行多靶點降糖,還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發(fā)生概率并減輕患者體質(zhì)量。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GLP-1是食物在碳水化合物刺激下經(jīng)腸道分泌的長促胰島素,具有穩(wěn)定調(diào)節(jié)機體血糖,增加胰島B細胞葡萄糖以來的胰島素分泌反應,降低胰島A細胞介導的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從而具有降低食欲,促進尾部飽脹感,抑制胃排空的作用,從而發(fā)揮調(diào)節(jié)血糖并減輕體質(zhì)量的作用[5];同時,還可使胰島素B細胞增殖與再生,抑制B細胞凋亡。再次,GLP-1可有效抑制肝糖原的輸出,幫助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作用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應用艾塞那肽進行治療后血糖控制情況、HbA1c、腰圍及BMI指標均降低并顯著低于對照組,該項結果與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成果一致。說明對于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的肥胖T2DM患者應用艾塞那肽可顯著降低血糖水平并幫助體質(zhì)量下降,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較低,治療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 馮瑞.艾塞那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2018,38(08):120-121.
[2] 趙俊. 艾塞那肽治療成人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的療效評價[D].青島大學,2016.
[3] 王立娜,杜娟,董明,等.艾塞那肽與甘精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6,18(01):46-48.
[4] 楊敬東,唐路弘.地特胰島素和甘精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物效果不佳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業(yè),2014,23(09):14-15.
[5] 楊欽山,陳安球,梁?;ǎ?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5(04):54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