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配電柜控制也逐步升級,會出現很多新式電器元件,同時廠家不同,質量也有好有壞,甚至供貨商都有變化,有些電器元件一旦出現問題,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就采購不來,要么就安裝不合適,還有的設計不合理,跟現場要求不匹配,這給我們維護帶來大大的不便。所以要學會靈活應用現有的電器元件,對設備控制線路進行改進甚至重新設計,使其功能達到我們所需要的。自行改進設計還能增強專業(yè)技能,還能起到節(jié)能降耗。
關鍵詞:加藥罐;自動化;改進設計
一、PAM加藥裝置簡述
色連二礦保供隊污水處理站主要是處理礦井水以及生活污水,確保礦井正常生產。處理礦井水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將PAC(堿式氯化鋁)、PAM(聚丙烯酰胺)兩種藥充分攪拌,然后與礦井水混合通過提升泵至澄清池及無閥濾池加速沉淀,最后達到成品水,用于生產等用水。在使用過程中,PAM自動加藥灌由于PLC程序設計不合理,螺旋器下藥時間及鼓風機運行時間只能同時增大或減少來控制藥量,由于不能單獨延長鼓風機運行時間,螺旋器下的藥,鼓風機不能有效的轉移至水箱,累計造成下藥管經常堵塞,導致螺旋器頻繁跳電故障,并且由于頻繁堵塞,造成螺旋器損壞。造成水質下降,嚴重的出黑水。沒運行多長時間,PLC模塊也出現故障,無法正常運行,經查模塊損壞需更換。自行購買數據線后才發(fā)現軟件也加密,聯系廠家后,廠家為了利益最大化,模塊加軟件要三四萬,并且還需要現錢,這給我們增加了計劃難度,后來只能改為手動加藥,手動加藥造成藥罐里產生大量的凝塊,經常堵塞計量泵,影響嚴重,同時一班還需要增加一個人專門去加藥,大大增加勞動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結合現有的電器元件,對一個廢舊控制柜進行了重新設計,用時間繼電器、中間接觸器等電器元件代替原有的PLC控制,實現自動化補水加藥,同時避免了上述弊端。
二、 PAM自動化控制電氣圖及控制原理
注:1、KA1控制開閥;2、KA2控制關閥;3、KA3中間繼電器;4、KM1螺旋器;5、KM2鼓風機;6、KT1停螺旋器;、KT2停鼓風機
1、當水位在補水位以上時
KA1動作,KA1常閉觸點動作斷開,KA3的電,螺旋器、鼓風機、時間繼電器等不運行。
2、當水位低于補水位時
KA1繼電器失電斷開,KA1動斷觸點復位,電動閥開閥補水,同時KA3中間繼電器動作并自鎖,KA3動合觸點動作閉合,當電動閥開閥后沒有水時,由于KA1斷開,鼓風機、螺旋器及時間繼電器不動作,只有當有水時,水再次到達補水位時,KA1再次動作,KA1動合觸點動作閉合后,螺旋器KM1、鼓風機KM2才動作,螺旋器開始旋轉下藥,鼓風機將藥吹至藥水混合器,時間繼電器KT1、KT2開始計時,當螺旋器運行一段時間后時間繼電器KT1動作切斷螺旋器停止下藥,鼓風機延長運行一段時間后,時間繼電器KT2動作,中間繼電器KA3斷開,鼓風機也停止運行,同時切斷時間繼電器電源,使時間繼電器復位。
3、當水到達停水位時
KA2動作,電動閥關閥停止補水,停止補水后,水位低于停水位時,KA2斷開,當水位再次低于補水位時,再次進行補水加藥,從而達到循環(huán)自動補水加藥的功能。
三、控制柜優(yōu)缺點分析
1、廠家配套控制存在的缺點
1.1、PLC模塊成本高,廠家技術保密,對軟件進行加密處理,同時廠家選用PLC質量差,正常運行一段時間后就損壞;
1.2、原程序設計不合理,在調節(jié)藥量濃度時,只是同時延長或縮短螺旋器、鼓風機時間,沒有延長螺旋器和鼓風機時間間距,螺旋器下藥速度快,鼓風機不能有效的將藥全部吹至混合器,管內的藥量累積造成管路經常堵塞,造成故障,增加人力的同時嚴重影響礦井水的正常處理。這種配電柜只適合其它含煤泥少,需要低濃度藥物混合液的污水處理站或其他水廠,不適合像我礦這種水含泥量大,需高濃度混合液的礦井。
2、自行設計自動化控制柜優(yōu)點
2.1、利用現有的電氣設備,設計成本低,廢舊控制柜改裝,還起到廢舊利用。;
2.2、藥量調節(jié)方便,用KT1時間繼電器控制螺旋器下藥量,用KT2時間繼電器控制鼓風機運行時間,同時由于鼓風機延長運行時間,可以將管內剩余的藥量全部吹進混合器,防止管內藥量累積造成故障,避免了原有的問題。自行設計的自動化運行后,減少了勞動力,保障了礦井水的正常處理。
四、結語
在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中,存在很多設計不合理或使用功能不全等問題,我們要學會電氣設計,結合實際需要,靈活應用現有的電器元件,在原有的功能上改進或重新設計,使其功能達到我們現場需要的功能。這樣不僅對于企業(yè)來說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投資費用以及因設備故障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時通過自己改進設計研究,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電路,對于我們自身素質和實際能力及水平的都會相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臧振中,管詠梅,楊明,鐘光德,王學成.傳感器技術在中藥智能制造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17.
[2]董金芝.智能加藥技術在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中的應用[J].人造纖維,2019.
(作者單位:鄂爾多斯市中北煤化工有限公司色連二號礦井)
作者簡介:趙海龍(1990.03-),性別男;籍貫;陜西神木民族;漢,學歷: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