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
摘 要:在高職教育管理之中,必須堅持防微杜漸、見微知著,樹立“蝴蝶效應”思想,及時將教育管理之中那些細小的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轉換為學生成才的動力,促進他們早日成人成才。本文中筆者結合教育管理實際,提出讓“蝴蝶效應”成為高職學生成才的動力。
關鍵詞:高職教育;蝴蝶效應;管理方式;培養(yǎng)模式
所謂“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原是指在動力發(fā)展的系統(tǒng)之中,基礎條件之下細小的動態(tài)變化能夠推動整個系統(tǒng)長期的較大的連鎖性反應。這其中一個較為明顯的例子即是,說在巴西的某個地方,有一只扇動著翅膀的小蝴蝶,它很有可能在美國就引發(fā)一場颶風,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通過這個“蝴蝶效應”,我們不難看到:即使是一個微小的動因,如若不能得到我們及時的關注及預防,那么它在其他諸多因素的作用之下,即會產生較大的破壞力或影響力。
這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管理之中,如若我們不能對我們的學生自身的某些不良之情緒或不利的事件等,得不到及時的注重,或加以及時的處理,那么,它就很有可能發(fā)生“蝴蝶效應”,引發(fā)其他諸多的連鎖性反應,給我們的教育管理帶來更為艱難的處境,甚至會引發(fā)院校群體性的事件?!扒Ю锖拥?,潰于蟻穴”。在我們高職教育管理之中,也必須堅持防微杜漸、見微知著,樹立“蝴蝶效應”思想,及時地將我們教育管理之中那些細小的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或說及時轉換為我們學生成才的動力,促進他們早日成人成才。
1 注重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以此激發(fā)學習潛力,促進成才
對于我們高職教師來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蔽覀儽仨殘猿帧耙詡鞯罏橄取钡慕逃枷?,但是,我們在傳道的時候,更要對我們所傳道的對象予以充分了解,這樣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毛澤東主席曾說過:“我們宣傳工作者,對自己的宣傳對象如果沒有調查,沒有研究,沒有分析,就亂講一通,那是萬萬不能行的。”就高職教育管理來說,對于我們的學生,就必須樹立“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教育觀點,學會從日常教學之中去發(fā)現(xiàn)我們學生的優(yōu)點及缺點,堅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教育原則,努力使我們的學生自身所具有的閃光點及時得到弘揚,而缺點也能及時得到改進,這樣一次次的激發(fā)潛力,我們的學生就會帶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教育教學“蝴蝶效應”。
在我們高職教育管理的實際工作中,“蝴蝶效應”可謂是比比皆是。有很多學生真的是受到任課老師或輔導員一個肯定的眼神,或是一次極小的鼓勵,或是一句中肯的評價,或是一句不經意的贊揚,就會對學生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故而,我們如若能將“蝴蝶效應”積極應用于高職管理,并細心觀察,積極發(fā)現(xiàn)我們學生的優(yōu)點,再通過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或行動導向教學等模式嵌入,積極觀察我們的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特點,善于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積極的成長建議,同時加以正確地引導,就可能促進他們人生出彩;我們還要善于因材施教,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這對高職學生而言,他們的潛能是無法預估的。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边@也正是由于對人無限潛能的積極肯定。潛能是我們把平凡的人培養(yǎng)成不平凡的人的前提條件。在我們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之中,我們的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潛能,善于從學生的差異性出發(fā),注重需求導向,堅持針對性,善于運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適時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積極調整我們的教育教學內容,以此激發(fā)我們學生的自身潛能,還要著力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我們的學生不斷體驗成長與成功的喜悅,以此正向凸顯“蝴蝶效應”的效果。
2 善于從細微處著手,強化自身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品格
良好的校風是我們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所體現(xiàn)出的是院校自身的精神面貌及精神之魂,它是一種強大的、無形的同化力及約束力,這對于那些身處其中的高職學生來說,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積極作用。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良好的校風需要通過精細化的管理來支撐,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內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特別是注重學生每個人的舉止言行以及一點一滴的行為價值,讓美好的校風像自然界的空氣一樣,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切實形成“以小見大”的“蝴蝶效應”。
一是要注重習慣培養(yǎng)。“習慣成自然?!蔽覀儗W生的舉止是否符合院校管理的制度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至關重要。那么,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作為教師一定要建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強化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養(yǎng)成,教師自己要積極從自我做起,樹立為人師表意識,靠自身積極的師德修養(yǎng)、知識涵養(yǎng)以及治學態(tài)度來影響我們的學生,使學生主動地以老師為標桿,自覺主動學習,遵紀守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并能積極轉化為自覺的自身定式。
二是要強化細節(jié)意識。其實“蝴蝶效應”突出的就是細節(jié),它的價值之處就在于以小見大。我們院校的教育管理對象就是高職學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都是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然而,這些看似細小,如若管理不好,就會對學?;驅W生產生很大的影響。譬如:學生亂扔垃圾的行為,如果我們不積極開展學生衛(wèi)生意識教育,那學生可能就會把這些當做小事而不去關注,最終極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職業(yè)發(fā)展。近幾年來,社會上的一些企業(yè)招聘就是通過將紙屑扔在地上,看應聘者是如何對待這些細微小事的態(tài)度來決定他們是否最終能被錄用。其實這也就是觀察應聘者的細節(jié)態(tài)度。故而我們說,注重對高職學生的細節(jié)意識管理,應該從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的具體小事做起,最終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三是突出行為規(guī)則意識。日常的監(jiān)督與檢查也是我們高職教育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當然這不是為檢查而檢查,而實際是想通過這些檢查來發(fā)現(xiàn)我們的問題,并防微杜漸,及時糾正。譬如,在冬季我們的學生很多用“熱得快”燒水,如果我們在監(jiān)督中發(fā)現(xiàn)了這些情況而不予以沒收,那么學生就會以為這些行為就是允許的,就有可能會為他們埋下“火災的隱患”。高職院校的學生違規(guī)使用電器等造成火災的事故在一些院校屢見不鮮,所以,在我們的教育管理之中,就要積極落實規(guī)章制度,從細微之處進行管理,從而提升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提高我們的管理質量。
3 注重學習積累,形成良好的習慣,厚積薄發(fā)
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蝴蝶效應”的發(fā)展過程,所以我們所說的“厚積薄發(fā)”,就是只有不斷的積累,在循序漸進之中,才能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從而收到積極的效果。那么,我們在高職教育管理之中,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日積月累”的習慣意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边@句名言就是良好學風的積極體現(xiàn),我們強調學生要積極進行學習積累與總結,就是為了豐富他們的知識含量。這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就是要讓他們樹立學習積累的習慣意識,注重形成積累的方法。
“蝴蝶效應”的原理是在告訴我們,人們要想學有所獲、有所建樹,持之以恒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認,在學習的道路過程中,一些高職學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常常是行動的矮子,言語的巨人,常常是有計劃,而不堅持、沒落實,最后難有所獲,這在學習之中是一個需要忌諱的問題。故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風,就要使我們的學生會微笑著面對困難,堅持學習到最后,這樣才是笑的最甜的人。
綜上所述,要善于將“蝴蝶效應”積極嵌入目前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之中,學會理論與實踐的積極結合,通過細小的管理,對學生產生“蝴蝶效應”,養(yǎng)成高職學生良好的生活與行為習慣,并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高職人才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 吳光平.“蝴蝶效應”視閾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策略探析[J].科技風.2016(20):172.
[2] 鄭旭華,陳世娥.“蝴蝶效應”在院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S1):258-259.
[3] 王菁菁.蝴蝶效應在大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賾[J].成才之路.2018(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