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琴
摘 要: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所蘊藏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和內涵是初中生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學習詩詞歌賦,不僅能夠在詩詞歌賦的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培養(yǎng)情操,更能夠提高初中生的品鑒文學和寫作的能力。為此,本文以初中詩詞歌賦對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為研究主題,對初中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詞歌賦;寫作素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詩詞歌賦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初中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對此,教師需要將詩詞歌賦的知識內容與實踐活動相互結合,不僅要教會學生自主理解和品鑒詩詞歌賦,也要通過朗讀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通過仿寫詩詞的方式鍛煉寫作能力,豐富寫作技巧,最后還要開拓思維,豐富想象力,為學生之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以下將結合教學實例對以上方法分別進行深入探究。
一、注重詩歌鑒賞教學,提高學生寫作素養(yǎng)
在初中階段的詩歌教學過程中,班級學生常常會體現出初中生對于古代詩歌鑒賞能力的缺失,這種低水平的古代詩歌審美能力會對他們的寫作能力帶來很大影響[1]。為解決此類問題,教師在進行詩詞歌賦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從基礎打起,不斷提高和反復夯實學生對古代漢語基礎的把握,借此來增強學生文化素養(yǎng),提升寫作能力。
二、注重詩歌朗讀教學,提高學生寫作素養(yǎng)
在初中詩詞歌賦的教學過程中,詩歌朗讀對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多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不注重詩歌朗讀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是簡單的教會學生翻譯和自主背誦詩歌內容,教學方式單一、學習氛圍枯燥,這無疑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和寫作的興趣與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主動有意識地帶領學生進行詩歌朗讀活動,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堂的初步階段引導學生熟讀古代詩歌內容,體會字里行間的韻味,營造文化氛圍;而后帶領學生進行翻譯,理解古代詩歌所想表達的含義內容;最后與學生共同分析詩歌的整體結構和描寫方式等,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巧[2]。比如在講授《使至塞上》這一課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使用PPT播放課前準備好的圖片和視頻等資料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先通過聽、看的直觀方式感受“塞上”風景的獨特之美,將學生的思緒拉進課堂之中,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快更清晰地感受《使至塞上》所描寫的意境和想要傳達的情感,增強古詩文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和感受古詩文內涵的興趣。接下來在等待學生熟讀全篇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逐字翻譯、逐句理解,讓學生基本掌握這篇古詩文所想要表達的意思。最后,引領學生體會其中意境和情感,鼓勵學生利用自己感受到的情緒來進行朗讀,達到詩歌朗讀教學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和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在感受古詩詞的同時提高個人寫作素養(yǎng)。
三、指導學生仿寫詩歌句子,美化寫作語言
教師在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于學生作文語言的表達是否清晰流暢。連貫優(yōu)美的字句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為此,教師要將目光放于學生寫作的基本功底,可以讓學生在學會靈活使用詞句之前,先仿寫詩歌句子,陶冶情操,學習多種優(yōu)雅的表達、描寫手法,夯實自身寫作的基本功底。
四、巧用詩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詩歌是一種抒發(fā)詩人情感的文學藝術形式,追求在短短的字里行間,便能表達詩人的萬千思緒。由此,我們在課上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不改變詩歌原意的原則上,充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讓學生嘗試通過自己的筆觸來表達自己的情感[3]。例如在講授《錢塘湖春行》一課時,要求學生以“春行”為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寫一篇能夠表達“春景”之美的作文。在此之前,先帶領學生通過鑒賞和學習《錢塘湖春行》中的意境和感情,讓學生想象自己正在此詩中,看詩人所看見的景色,走詩人所踏過的路,融情于景,置身其中。在這樣的基礎上,有些學生很快提起筆寫道:“我見過許多的春景,都比不過眼前的此刻。春風吹拂云朵,云朵撥弄春風,那垂柳的新芽還帶著嫩綠,也輕輕的搭倚在湖邊青磚上,隨風輕擾著水波思緒……”還有的學生寫道:“夏季盛開的花有許多,可我偏愛早春便就綻放的迎春花。迎春花是嫩黃色,花瓣嬌小缺不懼春雨,它低調而又堅強。若有清風來,它就跟著搖擺舞蹈,若有春雨來,它也隨著點頭微笑,它從不貪戀什么百花斗艷的盛京,亦如它的名字那樣,迎春花,它只為迎春而來……”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提高學生寫作素養(yǎng)和能力之外,使學生增強把控細節(jié)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素質能力的全方位發(fā)展。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想要結合詩詞歌賦的知識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構建新型教學方式,尤其在詩歌鑒賞過程中,不僅要教導學生積極發(fā)現詩歌的“美”和“雅”,還要探尋詩歌所要表達的內涵,體會詩人的情懷和修養(yǎng),悉心培養(yǎng)學生寫作素養(yǎng),提高學生對于文學的追求和品味。同時,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種資源,研究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參與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語
提高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方式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中不斷挖掘,巧妙設計,將詩詞歌賦的美準確傳達給學生,耐心引導他們,一定能夠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素養(yǎng)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吳茜.汪曾祺《晚翠文談》對中學寫作教學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19.
[2]張歡.初中生詩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8.
[3]薛淵.初中語文仿寫式讀寫結合作文教學探究[D].渤海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