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紫平
【摘要】小學思政課堂改革主要是對思政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體現(xiàn)學生在思政課堂的主體地位。思政課堂上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學生如何進行學習都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差別明顯,這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對傳統(tǒng)思政課堂的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弊端進行總結,并對如何落實思政課程改革給出建議,以期能夠提高思政課的教育實效和達到思政課育人的目標。
【關鍵字】小學思政課堂? ?改革? ?弊端?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59-02
引言
2004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讓中小學的思政課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更是給思政課和思政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現(xiàn)在學校普遍存在重智輕德的現(xiàn)象,對思政課甚至可上可不上,思政課教師大部分是兼教的,思政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素質(zhì)不高,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校德育工作的發(fā)展。對于傳統(tǒng)的思政課堂教學來說,其存在較大的不足之處,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同時對學生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思政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勢在必行,對思政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思政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思想覺悟,轉(zhuǎn)變學生陳舊思想,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打好基礎。
一、傳統(tǒng)小學思政課堂教學所存在的缺陷
1.思政課堂教學缺乏互動性
在傳統(tǒng)的思政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感受沒有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思政課堂上基本上沒有任何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較為疏遠,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習會感到壓抑和沉悶。一般學生對教師存在一種敬畏的心理,會下意識的與教師保持一定的距離。在整個思政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少會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一方面是學生不敢去闡述,另一方面學生也基本上沒有機會去闡述自己的觀點。當學生遇到?jīng)]有理解的知識時很難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主要是由于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所導致的,也是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的一種表現(xiàn)。對于小學生來說,其身心正處于一個發(fā)育的階段,內(nèi)心的活躍度如果不能夠有效的釋放,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這必將會影響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的效果[1]。
2.思政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的教師和學校的教學觀念非常的落后,沒有制定適合學生發(fā)展以及自身特點的教學方式[2]。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認為學生的成績是最為重要的,每當?shù)搅似谥谢蛘呤瞧谀z測時,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不惜加課,占用了其他學科的一些時間。在傳統(tǒng)的思政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的主體一直是自己,認為自己是思政課堂的中心,自己的觀點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認為只有具有足夠的威信才能夠管住學生,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的興趣受到了極大的壓抑和抑制。
3.講授方式單一固定
在傳統(tǒng)的思政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都是固定的,主要是根據(jù)課本教材來進行,有些甚至應付式,課堂上讓學生看書了事,這些方式讓學生感受不到思政課的樂趣,這也反映了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缺乏創(chuàng)新的。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教師本身來說,不敢跨越教學大綱而進行創(chuàng)新,害怕對學生造成負面的影響,講授知識僅僅局限于書本,學生提不起興趣學習的同時,還會產(chǎn)生思政課與他們毫無關系,可學可不學的錯誤觀點。這種單一的、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很難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必將被時代所淘汰[3]。
4.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缺乏合作
在思政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較為重要的,但是一味的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會造成一種 “閉門造車”的誤區(qū)。因此,一方面需要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進行培養(yǎng),使得學生能夠獨立的完成老師所安排的任務;另一方面,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相互合作,真正的做到集思廣益以及共同進步。然而,在傳統(tǒng)的思政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合作學習的理念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比如,老師在講解課程內(nèi)容時主要是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一般一個同學回答問題時,其他的同學基本上是一種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而集體回答時,很多同學也是在濫竽充數(shù)。因此,這樣的方式很難讓每個學生真正的參與其中,學生的學習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相應的課堂效果也相對較差。
二、小學思政課堂改革的有效措施
1.增強思政課堂教學互動性
在思政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需要保持思政課堂的互動性才能夠真正的促進學生與老師以及學生之間的感情。對于教師來說,在進行思政課堂教學時不能夠只是進行觀點的灌輸,需要在學生認識不深或了解不多的內(nèi)容上進行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相互交流自己見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平等關系,不能夠只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提問,也應該給學生提問老師的機會,老師來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開設這樣的互動性的思政課堂,一方面能夠真正的提高教學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能夠真正的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4]。
2.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是決定思政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好壞的最為重要和關鍵的因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一味的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來“照本宣科”,不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特點來安排教授的內(nèi)容,思政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定很難提高。因此,對于學校的教師來說,也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學校應該定期的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和進修,轉(zhuǎn)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不斷的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和專業(yè)水平。也能夠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真正的做到盡職盡責,端正態(tài)度,積極的探究和參與思政課堂教學,進而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5]。
3.豐富思政課堂教學手段
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教學手段,為思政課堂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為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去,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見識更廣闊的世界,這樣有利于學生在紛繁的現(xiàn)象中尋得正確的做法和建立自己的正確觀念,同時學生也能夠在模擬的學習情景中感受到思政課堂教學的樂趣,真正的在融洽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6]。
4.加強師生的互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般是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完成的方式進行。比如,思政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進而感恩父母,課前可以讓學生準備幾張家庭照片,或者是讓學生羅列幾件父母日常為家庭所做的事情。但是只是讓學生說自己的家庭,學生也許感覺枯燥,或者找不出很多感動的事例。教師可以以自身來帶動,把自己溫馨家庭的照片展示給學生,說說自己孩子生病發(fā)高燒,晚上不睡覺守著孩子時刻關注孩子情況等事例,學生一般對教師的事情是很感興趣的,同時這樣也可以增加思政課堂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減少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夠集中注意力,可能出現(xiàn)開小差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時常的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對學生進行提問和就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另外,學生也有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當學生做出成績時給予鼓勵。學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夠真正的掌握知識,也才能給真正的成長[7]。
結語
總的來說,傳統(tǒng)的思政課堂教學模式在某些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已經(jīng)很難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對傳統(tǒng)的思政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變革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傳統(tǒng)的優(yōu)點,真正的做到取長補短,不斷的在實踐的過程中來完善思政課堂。同時,也要能夠充分的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對合理以及科學的思政課堂教學方案進行制定,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思政課堂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思政課堂上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參 考 文 獻]
[1] 新時期小學思政教育現(xiàn)狀與改革策略探析[J]. 王進.? 新校園(中旬). 2016(11).
[2] 紀紅艷.? 小學思政課堂教學生成:誤區(qū)、原因與對策[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7(07).
[3] 小學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 劉淑梅.? 中華少年. 2016(20).
[4] 陳前羽.? 淺述小學思政課堂教學模式現(xiàn)狀及其反思[J].西部皮革. 2017(06).
[5] 中學思政教育與感恩教育的結合探究[J]. 胡婷婷.? 讀書文摘. 2017(02).
[6] 常彥斌.?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華夏教師. 2014(10).
[7] 習近平語言藝術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的啟示[J]. 劉建成,譚吉華.?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5).
[8] 聶莉娜.? 思政教育話語思維模式探析[J].2011年北京大學國際語言傳播學前沿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