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輝
摘? 要:初中化學作為沖刺中考的重要學科,在學習思路上具有縝密、理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初中生的心智發(fā)育尚未完善,青春期的心理變化會對學習活動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阻礙和困難。以新型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科學地完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習興趣,帶動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活用教學方法,拒絕生搬硬套,以適應學生特點為第一出發(fā)點,為提高課堂效率做出努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豐富教學內容;輔助知識理解;減輕教師壓力
信息技術作為時代發(fā)展的產物,逐漸與其他食物相結合,變得更加方便便利,例如“物聯網、電子錢包等”,與教育事業(yè)的有效結合實現了教育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大進步,教育資源共享與網絡課堂的開展,為教師帶來許多新理念、新想法;將教學內容直觀化,幫助學生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減少教師講課時板書書寫時間,進而提升課堂效率。本文筆者結合教學經驗,針對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結合做出如下討論,希望能為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一、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由教師以課本內容為基準,進行大量的板書書寫,學生在課堂上也以抄寫教師的講解內容為主,需要大量的課后時間進行二次學習,十分耽誤學習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靈活應用信息技術,在課前將課堂講解內容以PPT的形式準備好,不僅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課堂板書書寫時間,也可以突出重難點內容,以更高的效率完成講解,另一方面PPT可以提供學生下載,以便課后復習。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課本知識的相關內容一并帶入課堂,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因化學實驗的特殊性質,在課堂上并非全部都適宜進行,而通過多媒體,可以使學生近距離的觀察實驗,既保證了安全,又保證了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溶液”這一章節(jié)時,溶液的配制作為本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不僅要熟記配置的方法,更要掌握實驗的流程,由于課堂的局限性,我決定采用結合信息技術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溶液的配制實驗。首先,我?guī)ьI學生預過一遍流程,強調實驗重點:“天平的使用過程中,牢記左物右碼,左邊的質量等于右邊加下邊的質量;量筒量取水時,視線應與液面水平?!彪S后播放實驗的錄制視頻,在每一個重點處進行暫停,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在結束后進行再次回顧,保證學生完全掌握。以課后習題考察的結果來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具有一定的高度,證明信息技術可以幫助課堂豐富教學內容,提高知識記憶。
二、輔助知識理解
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十分密切,但巧妙的關系需要教師的引導完成發(fā)掘認知,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會存在一些困難,通過信息技術的幫助,可以有效地輔助知識理解,夯實知識記憶。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化學教學時,許多重點內容的理解只能通過課本的圖片或文字描述,具有一定的困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進入化學課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或動畫展示的形式,將教學內容直觀化、簡潔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教學中的重難點,也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以幾分鐘的短時間進行講解,方便學生進行二次學習及回憶掌握。
例如,在學習“金屬”這一章節(jié)時,元素周期表及金屬活躍排序是要求掌握的重點內容,但僅憑課本描述要求學生牢固記憶是不合理的,因此我決定結合信息技術,將內容直觀化,輔助學生進行理解記憶?!敖饘俚幕钴S度順序大家可以熟練的背誦,但金屬的活躍度有什么具體表現呢?”隨后我打開準備好的教學視頻,在視頻中,鈉金屬與水的反應刷新了學生對“金屬”的固有認知,深化了知識記憶;隨后播放鋁熱劑的實驗,猛烈的鋁熱反應將生鐵融化,給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雙重直觀的震撼,男生比較喜歡猛烈、爆炸等實驗現象,通過視頻教學,相信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印象。通過信息技術,學生的知識理解達到了新高度。
三、減輕教師壓力
板書的書寫不僅耽誤課堂時間,更對教師的身體和精神產生一定的傷害,教育是傳遞知識的偉大事業(yè),同時也要保證教師的身體健康,采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緩解教師的壓力。不僅體現在簡化板書,播放教學視頻,也體現在課后輔導,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完成監(jiān)督。微課視頻通過對學生課后學習的輔導實現其意義,將課本重點內容進行提煉,在短時間內完成講解,實現強化記憶,課堂學習結束后,經過微課視頻與習題作業(yè)的輔助鞏固,強化知識的記憶理解,可以有效緩解教師的壓力,推動教育事業(yè)的進行。
例如,在學習“常見的酸和堿”時,酸堿鹽作為中學化學的三巨頭,不僅是學習的重點,也是考核的重點,因此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付出巨大的努力來攻克,我在課堂講解之后,為學生準備了大量微課視頻及精煉的習題作業(yè),經過周末的休息后,進行課堂小測驗,事實證明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完成課后輔導的任務,從而緩解壓力,達成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課堂的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在多個方面多個層次推動國家的進步,相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會有更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趙琴.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課堂深度融合實踐的研究[J].學周刊,2017(19)
[2]? 楊傳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