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洲?王定春?項晨
摘要:本文用焦慮問卷考察畢業(yè)生焦慮的影響因素和sas量表調研有多少大學生存在焦慮。通過這些研究這些為大學生減少自殺人數(shù)和傷害自己的可能提供一份基礎,為他們的精神幸福提供一條出路。
關鍵詞:焦慮;影響因素;sas量表
1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
1.1大學生的焦慮現(xiàn)狀
焦慮不安和無意義感已經成為現(xiàn)在大學生的一個基本存在維度。在此過程中許多大學生都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一個克服焦慮不安的對策,以實現(xiàn)大學生生存的再建。大學生焦慮屬于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客觀上講要消除這種焦慮感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適度的焦慮會讓大學生對生活及社會充斥一顆警覺心,且適度的焦慮能更好的激發(fā)大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性。若焦慮程度過低,易使大學生走向墮落,對未來生活沒有明確的目標。若長期處于過度焦慮情緒中無法得到有效地排解時,會變得郁郁寡歡,無法做出最精確最及時的判斷,加強拖延癥等反應。
1.2 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人群中不同程度焦慮比例是多少?什么因素影響大學生焦慮情緒?
2 研究方法及過程
2.1 問卷的設計
問卷的研究部分由四個方面組成,分別是個人維度方面,家庭維度方面,社會維度方面,焦慮量表方面。焦慮量表采用了美國杜克大學Zung1965年編制而成由20個問題組成的焦慮自評量表(SAS)。
SAS的主要統(tǒng)計指標為總分,將量表20項目個的各項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shù)部份,得到的就是焦慮標準分。[1]標準分數(shù)越高,表示這方面的癥狀越嚴重。一般來說,焦慮總分低于50分者為正常;50-60者為輕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是重度焦慮。
2.2 抽樣調查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星網上調查方式,本次問卷回收161份,其中有效問卷148份。
3 研究結果
3.1 大學生的焦慮基本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松江大學城大學生重度焦慮占比4.73%,中度焦慮占比20.95%,輕度焦慮占比21.62%,正常占比52.70%。不同年級情況如下表1。
3.2 個人因素對焦慮的影響分析
3.2.1 年級
由于年級不同,sas標準分存在差異。從下表2可以看到四年級的大學生的SAS標準分較高,為54.1。而大一年級sas標準分較低,為48.4。為什么大四年級學生sas標準分較高,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1)理想與現(xiàn)實落差的焦慮。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導致強烈的焦慮心理[2],本科期間的學習以及學校的氛圍,讓學生認為自己能夠良好就業(yè),而到大四準備就業(yè)時,才發(fā)現(xiàn)就業(yè)環(huán)境并沒有自己想象那么好。這一種落差讓青年人產生焦慮。
(2)選擇方向的焦慮。隨著畢業(yè)的來臨,現(xiàn)在的大學生有很多選擇,比如考公務員,深造,找工作等等。而選擇方向的增多,讓大學生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的道路,從而增大了大學生的焦慮感。
(3)競爭壓力的焦慮。每年都有幾百萬大學生畢業(yè),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而本科期間又很難掌握到讓人生活穩(wěn)定的技能。畢業(yè)人數(shù)的增多和本科的不充分學習都讓大學生增加焦慮感。
3.2.2人際關系
從表2可以看出,越不害怕社交,焦慮標準分越低。焦慮標準分隨著害怕社交程度逐漸提高,分別為45.1、47.4、50.2、59.5、63.1。大學的社交環(huán)境比中學開放得多,并且人際關系更復雜。如果不能適應大學的交友環(huán)境,就很容易產生焦慮的心里。而人際關系好的sas標準分63.1明顯高于比人際關系差的sas標準分45.1。
3.2.3專業(yè)興趣與外表
從表2可以看出,專業(yè)興趣越高,焦慮標準分越低。焦慮標準分隨著專業(yè)興趣程度逐漸提高,分別為41.6、48.1、51.1、53.0、57.5。專業(yè)興趣是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如果對專業(yè)沒有興趣的話,大學生很難主動去,就很難掌握到熟練的技能,就很難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能力。沒有很好的能力以及熟練的技能就容易讓大學生產生焦慮感,因為沒有在社會賴以生存的能力和技能。而專業(yè)興趣高的sas標準分57.5明顯高于比專業(yè)興趣低的sas標準分41.6。
中學時期,因為學業(yè)的壓力,學校的管理和家長的監(jiān)督,學生的審美意識并沒有很好萌芽,并不會對自己的外表產生焦慮。而到了大學,相對寬松的氛圍和遠離家長,學生的審美意識覺醒,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外貌和身高。良好的外表利于大學的社交。而對外表的不自信必然會導致不好的社交,以及錯失很多機會。從表3中可以看出,對外表不自信的SAS標準分為43.3分,明顯的低于對外表自信的SAS標準分為53.4分。
3.3 家庭因素對焦慮的影響
3.3.1 家庭居住地及父母期望
環(huán)境影響著個人,而居住環(huán)境也塑造著人的特征,影響著人的焦慮。我們從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家庭所在社區(qū)縣城的SAS最高54.4,而而家庭所在社區(qū)在農村的SAS最低為47.6分。市場經濟的逐步健全建立,城市與農村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農村的崗位增多,農村的大學生也愿意回家鄉(xiāng)工作,并且家鄉(xiāng)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所以焦慮程度最低。
從表3可以看出父母期望最高的sas標準分為56.3,而父母期望最低的sas標準分為42.3,這種sas標準分差距明顯,可以看出父母期望因素明顯影響大學生焦慮。家文化一直影響著孩子,很多父母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而這些愿望都會督促著孩子。如果孩子達不到父母愿望,父母就會催促,從而影響著孩子焦慮程度。
3.4 社會因素對焦慮的影響
3.4.1 崗位不足
崗位不足導致這就業(yè)焦慮,而就業(yè)焦慮有明確地原因,因擇業(yè)過程而產生。[3]從表4我們可以看出,擔憂崗位不足的sas標準分較高,不擔憂崗位不足的sas標準分較低。崗位不足影響著大學生焦慮。
3.4.2 社會關系及房價
我國是個人情社會,很多事情都需要社會關系。從表3可以看出,認為自己有良好社會關系的大學生sas標準分最高為最低42.0,而認為自己沒有良好社會關系的大學生sas標準分為57.7。社會關系明顯影響著大學生焦慮。
從表4可以看出對不擔心自己買不起房的sas標準分較低,而擔心自己買不起房的sas標準分較高。房價影響著大學生焦慮。對于那些受過良好教育、滿懷抱負和理想的大學生,他們大多數(shù)正陷入這樣一種尷尬的處境:在“成家″和“立業(yè)”兩件頭等大事面前,[4]不高的工資和畸高的房價都讓大學生感到焦慮。
3.5 焦慮影響的后果
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有過一閃而現(xiàn)自殺念頭的大學生占比40.54%”。
4.研究結論與建議
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共同影響著大學生焦慮。而其中的年級、人際關系、專業(yè)興趣、外表、家庭居住地、父母期望、崗位不足、社會關系、房價維度都讓大學生產生焦慮,從而產生過一閃而現(xiàn)的自殺連頭,有上面的表3交互表,我們可以知道有47.3%的松江大學城大學生患有輕度以上的焦慮。從問卷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知道有40.54%的大學生有過一閃而現(xiàn)的自殺念頭。所以對于大學生焦慮,社會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
學校方面(1)應該重視大學生的心里疏導機構。多雇傭專業(yè)的心理老師,并加大對學校心理機構的資金投入,讓心理的機構能夠更加專業(yè)。(2)重視心理教育。加強大學生的心理疏導,并且收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反饋給學校心理機構,豐富學校的心理機構數(shù)據庫,讓學校心理機構能夠更好決策。(3)學校應該加強學生的能力教育。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讓學生有進入崗位的競爭力。
社會方面(1)設計合理的住房政策,調控房價。貫徹執(zhí)行經濟適用房政策,讓大學生的經濟困難群體能夠住上經濟適用房。給予大學生買房優(yōu)惠政策。(2)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加快農村的現(xiàn)代化建設。在現(xiàn)代化的建設中,能夠創(chuàng)造大量的就業(yè)崗位,減緩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3)加強教育的力度。提供更好的教育,給大學生更多機會,讓大學生掌握上崗的技能。(4加強文化方面建設。通過文化方面建設,讓大學生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從而減少大學生的焦慮感。
家庭方面(1)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焦慮問題,并及時疏導,減少大學生的焦慮感。(2)鼓勵大學生尋找更多機會。讓大學生在尋找機會中,能夠提升自己實力,從而減少焦慮感。
參考文獻:
[1]李暉.SAS焦慮評分與64排冠狀動脈CTA成功率關系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
[2]曾成義.大學生焦慮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
[3]趙海霞,《大學生就業(yè)焦慮的研究綜述》,《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年05期,第35頁
[4]陳潭,賀雯.高房價壓力下的城市青年心理焦慮及其調適[J].中國青年研究,2008(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