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都
很長一段時間,袁美麗都覺得自己就是現(xiàn)實版的樊勝美,父母生養(yǎng)她的目的就是為了照顧和接濟家里。
其實,袁美麗有足夠的理由拒絕家庭壓在她身上的重擔,畢竟別人家都是老大照顧弟妹,而袁美麗是家里的老小,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吶。盡管上面還有個哥,但袁美麗自從上了初中,就不喊“哥”了,有話跟他說的時候,袁美麗就用“哎”或“那誰”來替代。
“哎,飯我做好了,自個兒盛去……”“那誰,球鞋快臭死了,你倒是刷洗一下呀!懶得刷扔了算了,少放屋里,聞著惡心……”
母親聽到了,就會訓袁美麗幾句:“你怎么說話的? 他是你哥,叫‘哥!”
袁美麗冷著臉,倔強地仰起下巴:“不?!比缓笤摳陕锔陕?。
如果不是父親向袁美麗保證她是母親的親生女兒,袁美麗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母親從路上撿來的。要不怎么家里有啥好吃的,哥總能占大份,袁美麗只能分到小份的。而做家務,卻反了過來,臟活兒、累活兒母親總分給袁美麗做,卻舍不得讓哥多干點活。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初一那年寒假。春節(jié)期間,母親帶著袁美麗和哥哥走親戚。臨走時,那家親戚塞給母親一大塊榛仁巧克力,說是在英國留學的兒子春節(jié)期間沒回來,提前給家里寄了些英國食品,給他們嘗嘗。
回到家里,母親把巧克力按6:4分成兩塊,大塊的順手遞給兒子,小塊的塞給袁美麗。哥哥拿起巧克力就啃起來,袁美麗瞪了哥一眼,把手里的巧克力掰成三小份,往桌子一放,轉(zhuǎn)身走了。
后面?zhèn)鱽砟赣H的喊聲:“哎,美麗,你這是干么呢?”
袁美麗頭也不回地說:“給你和我爸的?!?/p>
可事后,袁美麗才知道,她留給父母的那兩小塊巧克力,又被母親給了哥!也正是從那年開始,袁美麗拒絕喊“哥”。
長大以后,很長一段時間,袁美麗都想不明白,論學習成績,她比哥強多了,哥從高三讀到“高五”,高考考了三次,才勉強考上一所大專院校,她只考了一次,就考取大學本科;論對家庭的貢獻,她也比哥做得多。結婚前,幫父母做家務的永遠是她,但哥除了學習,家里對他就沒啥別的要求。本科畢業(yè)后,她很順利地進入一家重點中學當語文老師;而早她兩年大專畢業(yè)的哥,卻因一直找不到稱心的工作,決定學做水產(chǎn)生意,但因經(jīng)營不善,店鋪只維持了一年就關門了,結果不僅讓父母投進去的錢因此打了水漂,家里還欠下三萬元債務,甚至因為一時湊不夠錢,母親還說服她拿出一萬元給哥救急……袁美麗實在想不明白,哥哪來的這么大的魅力,足以讓母親把所有的愛都放在他那里,最小的女兒反倒像領養(yǎng)的孩子一樣不受待見,出錢出力的事都算在她頭上了。只要一想到中學時期自己滿頭大汗地在廚房忙碌,而哥卻悠閑自得地待在臥室吹著風扇看書的情景,袁美麗心里就特別難受。跟哥對比形成的那些成長傷痕,是袁美麗心底最深的哀愁。
結婚以后,袁美麗很少再回娘家,有時父母想她,打電話讓她抽空回來,她也總是以“上班工作忙”“假期要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等為由不回去。
那天晚上,袁美麗臨睡前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看微信留言,意外看到班里學習委員張怡琳發(fā)過來的信息:“老師,以前每次學校文藝演出,您首先想到的人選就是我,每次課堂動員大家積極發(fā)言,您都會投向我期待的目光,甚至放學的時候,您也專門叮囑我注意安全,早點回家……但現(xiàn)在不知怎么了?課堂上您的目光很少投映在我身上,學校組織五四匯演,您也沒像去年那樣第一時間動員我報上節(jié)目,不知我哪里做得不好,讓老師不再喜歡我了……”
看著自己得意門生的“美麗哀愁”,袁美麗啞然失笑:唉,這孩子想太多了。她理了理思路,在微信上耐心地解答起來:“怡琳,老師太忙,近來可能對你關注少了些,請原諒。其實你一直都是老師最放心、最驕傲的學生。以前,你自信心不足,為了引導你樹立自信,我才一次次地動員你大膽在課堂上發(fā)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在勇敢展示自己才能的過程中幫助你樹立信心。你做得很好,你的成績有目共睹,老師對你特別放心。但是班里還有很多像你以前那樣不夠自信的孩子需要老師引導他們,還有其他因為天分不足、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需要老師額外去幫扶,所以有時就忽視了你的感受。這并不是說老師就不愛你了,你一直都是老師最欣賞的那個孩子。要自信哦,祝你不斷進步。”
當袁美麗把這段話發(fā)給張怡琳后,突然想起自己的哀愁。這么多年過去了,那個心結始終未能解開,她也很想知道答案。
周日,袁美麗買了些食品,提著購物袋回家看望父母。那天,在廚房里幫母親邊做飯邊聊天的過程中,袁美麗找到了答案……
原來,生哥的時候,母親因為胎位不正造成難產(chǎn),哥一生下來,大夫就說雖然生命無礙,但可能會對智力有一定的影響。因為覺得對兒子有虧欠,加上后來事實也證明了大夫的猜測,兒子說話和走路都比同齡孩子晚得多,到了學齡期,成績也總比同齡人差一大截。為了讓哥不因自己智力不如人而自卑,這個小秘密父母一直沒對別人說起。那天,母親的話,讓她差點落淚,“你從小聰明能干,事事都做得比你哥快,比你哥好,從來不用我和你爸操心。倒是你哥,為了讓他沒有智力不如人的自卑,我和你爸的心都快操碎了。你也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當媽的哪有不疼女兒的道理,只是有時父母會把目光更多地放在那個弱些的孩子身上,就像園藝師很少關注已成才的大樹,反倒會對孱弱的花苗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原來,困擾自己多年的心結,也同樣是一個美麗的哀愁。那一刻,所有的怨氣都如煙消散,袁美麗的心中,對父母只有無言的信任,深深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