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張莉麗
摘 要:本小課題以貫徹落實高效課堂行動策略為出發(fā)點,以提高作為新任教師的課堂組織教學技能為落腳點,以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為基準點,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性為重點,以不同課型為載體研究提升課堂組織教學技能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課堂 組織教學 研究
一、理論依據(jù)
1.教師角度理論依據(jù):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
依據(jù)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個人發(fā)展是為了適應社會需要,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必須依靠不斷增長技能和特長的人。教育領域也如同其他領域一樣,教師只有不斷充實自我、更新自我,才能適應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
2.學生角度理論依據(jù):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diào)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二、相關概念的厘清
組織教學技能的概念是指教師不斷地組織學生注意,管理紀律、引導學習、建立和諧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達到預定教學目標的行為方式。亦即我們常說的“駕馭課堂”。
三、組織技能課堂類型探索
只有對的課堂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效課堂發(fā)展需要不同課型之間組織技能策略研究。
1.管理性組織教學技能
管理性組織課堂教學是指教師為了引導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維持課堂秩序,建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而采取的行為方式。
(1)新授課:設計
新授課設計:感情、環(huán)節(jié)、方法。課堂背離了老師的期望,師控制感情要有方法性和藝術性。新授課的課堂環(huán)節(jié)為課前展講、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合作探究,總結歸納反思。方法主要是兩講兩不講。兩講:重點難點、學生易錯易混點。兩不講:自己或合作能會的、講也不會的。以《感受文化影響》為例,在學生進入狀態(tài)慢是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進行組織教學,借用寧城人小麗和美國小伙JACK文化差異來激趣,從而設計好課堂。
(2)習題講評課:當好課前管家婆
講評課不能就題論題,對學生容易失誤的試題要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思考,同時注意知識的拓展深化。課前尋錯因,針對共性錯題,得分率最低的主觀性試題等。課前布置任務讓生反思之不足,通過糾錯得來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化。做足了前期準備,才發(fā)揮高效課堂的功效,查漏補缺、總結經(jīng)驗、拓寬思路、揭示規(guī)律、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
(3)復習課:構建與解讀
復習課對生系統(tǒng)掌握和系統(tǒng)運用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極為重要的,對師能彌補教學中的缺欠提高教學質(zhì)量。其價值體現(xiàn)在溫故而知新,要體現(xiàn)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交流互動來。教師首先讓學生結合所學不同角度構建知識體系并展示,結合課程標準對單元內(nèi)容進行全新的解讀,對重難點及考點的解讀成體系化,結合考察點設置問題驅(qū)動。要講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總結出規(guī)律性。
2.指導性組織教學技能
指導性組織課堂教學是指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完善課堂教學結構而采取的行為方式。
(1)新授課: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新課學習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參與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新授課中分環(huán)節(jié)分步驟進行,以《感受文化影響》為例,課前布置導學單,做好預習指導。課堂上要結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好情景,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探究出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xiàn)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孟母三遷和巴黎華人過春節(jié)能夠說明文化影響人怎樣的特點,實踐證明學生能夠探究的很到位,不但探究了其特點,也探究了兩個特點的關系,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主動性。[1]
(2)習題講評課:解題技巧和方法的引領
習題講評課起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查漏補缺、總結經(jīng)驗、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以期中試卷講評課為例,解題技巧和方法的引領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教師首先要指出解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典型的錯誤,生分析出解題錯誤的主要原因,師生提出防止解題錯誤的措施。共同要歸納好解題的技巧與方法,并找到最新穎簡練的捷徑,拓寬學生解題思路,給學生技巧性和方向性的引領。先指導學生對選擇題出錯率較高的題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只講疑難題,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做選擇題的一般規(guī)律性方法。 就主觀性試題而言教師先分析失分原因,對于學生薄弱點直接給出解題方法,結合其中試卷的考查類型知道學生歸納出措施類主觀性試題的題型特點、解題技巧、解題思路,答題策略。
(3)單元復習課:梳理線索,注重實際運用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最終目的在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文化生活》第四單元復習為例,指導學生主動參與單元知識體系的構建與梳理,通過合作探究解決第四單元相關內(nèi)容的高考題來進行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鼓勵學生打亂教材順序按照“發(fā)展先進文化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創(chuàng)新出不同角度的知識脈絡,并且指導本單元結合課標要求的學法。加強知識的遷移訓練,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
3.引領性組織教學技能
引領性組織課堂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教態(tài)、媒體以及師生相互作用的變化引導,鼓勵不同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并積極思維。用充滿感情、親切、熱情的語言引導、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用生動有趣、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而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1)新授課:激發(fā)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參與,循序漸進的引領學生走進現(xiàn)象后的本質(zhì)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指出:通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fā)展的能力。
以《感受文化影響》新授課為例,課堂中教師找韓熙汀回答:文化潛移默化的特點是怎樣影響人的?她回答對人具有積極的影響。顯然不全面,繼續(xù)引領性提問:文化對人的影響都是積極促進的嗎?她笑道:老師剛才那么說不對,先進健康科學的文化會促進社會與人的發(fā)展,落后文化會阻礙人的發(fā)展。不急于否定學生就是從另一個側面鼓勵學生參與,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積極啟發(fā)引領能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習題講評課:呼之欲出,欲擒故縱
講評課不能就題論題,對學生共性的失誤的試題要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思考,重要的是引導到位不直接給出答案,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正確答案,學生自己親自參與能在體會學習樂趣和成就感的同時印象深刻。生探究像放風箏一樣,教師手中牽著那跟風箏線,在一定空間范圍內(nèi)自由討論活動,但對于偏離軌道的要隨時牽引。以期中試卷講評課為例,引導學生自主自查自改分析試卷,助其認真分析原因,典型題讓做錯的同學談當時是怎么思考的,必要時發(fā)動學生對認識比較模糊的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讓學生在爭辯中培養(yǎng)技巧、思維能力。
(3)單元復習課中:組織合作與反思
復習課要將已學知識進行縱、橫向的整理,對知識系統(tǒng)的整體綜合以《文化生活》第四單元復習課為例,教師通過語言組織技能組織好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歸納整理,注重學生在合作與反思中的實效性。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新課程理念,生本課堂理念,學生能在教師的組織下反思本單元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也能對自己的教學及時反思,總結經(jīng)驗、教訓。組織學生合作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如何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chǎn)業(yè)等相關高考題來反思不足,效果很好。
結語
不同課型不同教學實際需要不同類型的組織技能的運用,在落實高效課堂行動策略的課堂實踐中,總結歸納出管理性組織教學技能在不同課型中的運用策略。在組織技能的研究過程中,課堂效率有所提高,提升教學質(zhì)量,落實高效課堂行動策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探索最切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的組織教學類型。雖不盡完善,但親歷研究與課堂教學實際一定程度上值得同行借鑒。
參考文獻
[1]白暴力,朱明光.思想政治(文化生活)[M].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