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山
摘 要:著名學者瑪斯卡.莫斯托恩提出了一種“教學風格譜系”的教學構想,并將各種決策范型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種框架稱作為教學風格譜系。教師為了使最合理的教學行為與學習行為相互作用,必須識別存在的各種教學風格和學習風格,由不同的學生自主選擇。同時物理必修二的內(nèi)容在高中物理階段最為關鍵,所以兩者的匹配性就顯得非常地重要。
關鍵詞:教學風格 學習風格 匹配性 走班教學
學生進入高一第二學期,進行物理必修二的學習,很多學校就開始或者已經(jīng)著手分科問題,面對更多不同的選科,新的物理老師,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同學,不同的環(huán)境,學生就非常困惑。剛開始時,學生沒有成熟和科學的學習風格,教師還是以命令式的教學風格為主[1],當然,教師應當注意,命令式風格要能與其他風格搭配使用,學生學會以自學和自主學習為主。學生進入高一后半階段,雖然高一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物理的學習難度明顯增加,物理概念內(nèi)容多,變化概念繁多,化曲為直又比較抽象,學生處處感覺不適應。面對不同老師的教學風格,學生很難自主地將自己的學習風格和老師的教學風格相匹配,更加需要邏輯思維的物理學習和老師的正確引導。
拋體運動、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機械能和能源四大章節(jié),其中命令式風格為主是曲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功和功率、動能和勢能、機械能等的基本概念,學生以視覺型和直覺性為主;以《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為例,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和公式老師可按照模式展示出來,命令式教學加強識記,直覺性和序列型學生復習最到位[1],接著就是規(guī)律應用的例題,學生實踐或是小組合作的形式,老師這時就要多觀察,多提問“你的任務完成得怎么樣?”—交互式風格,多糾錯“你的結果怎樣?”—自我檢查型風格、指導-發(fā)現(xiàn)型風格,多解惑“為什么你的結果是這樣?”幅合發(fā)現(xiàn)型風格、學生設計個人計劃的風格等[1]。最后,采用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法,平拋運動與斜面結合問題,除了常規(guī)分解為水平和豎直外,發(fā)散性產(chǎn)出風格提出,還可以分解為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的二個分運動,這樣,離斜面最高點的速度和時間就容易好求多了,最后達到由學生啟動出發(fā),至學生真正做到自我教學的風格的目的。綜上所述,平拋運動教學中多種教學法層層落實,主次分明,各種教學風格都是相輔相成,交替使用,以不同的方式推動不同的學生向著再現(xiàn)已知知識和未知能力的目標前進,從而達到多總結多提升多思維。
實踐型風格主要解決小船渡河問題、豎直面內(nèi)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衛(wèi)星問題、機械能守恒定律、機車啟動問題等,這些觸覺型和分析型的學生掌握得就要好些[2];基本概念和定律還是以命令式和交互式風格為主[1],學生多是聽覺型、視覺型學習也有一些是以外部信息接受和使用為主的[2]。
而斜拋運動、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天體質(zhì)量和密度相關量的計算、動能定理和功能關系等綜合題是高考物理中的重點內(nèi)容,這類問題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shù)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高考每次都是以綜合性的大題出現(xiàn)。所以這類問題還是要以發(fā)散性產(chǎn)出風格為主,由于綜合性的試題,需要學生知識全面,并且解題步驟復雜,思維和邏輯要求很高,學生不管是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還是小組型、個人型等[3],許多都達不到這個要求。大部分內(nèi)容就以指導-發(fā)現(xiàn)型風格、發(fā)散性產(chǎn)出風格和由學生啟動的風格為重點[2],學生就要那些序列型和整體型為好。能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可安排學生課后以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完成,或者有條件的學校,可安排小論文或調(diào)查報告完成作業(yè)。
最后一章是經(jīng)典力學與物理學革命,經(jīng)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經(jīng)典時空觀,相對論時空觀,量子化現(xiàn)象,黑體輻射,光子說,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光譜等這些概念都比較抽象,各類教學條件和裝備不齊全,所以實踐型,還是指導-發(fā)現(xiàn)型風格都比較難實現(xiàn),最好采用命令式風格、包含型風格等教學方式[1],唯一能夠彌補這一缺陷的是視頻教學,以及物理學史的研究。而至于學生方面,視覺型、外向型、直覺性、開放型方面學生可能接受得要快些[2]。
總之,面對不同的選課走班教學形式,學校可在教師選擇班級和學生選課前,首先向學生介紹不同教師教學風格譜,說明不同教學風格譜系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及其實施的必要性,同時引導老師選擇最適合每個教學時段和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風格,制定一定的教學目標和計劃。接下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組織,師生在其中進行能達到預定目標的教學活動。最后就是,教學風格譜系的維持[1],達到良好的效果。高一物理必修二的學習在整個高中物理階段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分班教學的開始,因此,各地學校在制定教學安排和教學策略中,要把握好教師教學風格和學生學習風格的匹配性,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并對這種選課走讀形式的教學模式做進一步地實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高文.教學風格譜系的研究[M].外國教育資料,1995年第2、3、4期
[2]趙文英.中學生感知學習風格的特點及其與教學方式的匹配性[J].河南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10
[3]譚頂良.學習風格與教學策略[J].教育研究,1995(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