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承明
摘 ?要:在教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很多教師討論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未來的學生可能是怎樣上課的,說以后也許就沒有學校了,學生們不需要到學校上課,教師進行網(wǎng)上授課,而學生則只需要一臺電腦,就可以在家進行學習,這也不免使我想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我們現(xiàn)在的科技完全達到了這個水平,但這次的網(wǎng)上授課實屬無奈之舉,而作為一個小學數(shù)學教師,這次疫情也讓我思考了很多,信息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究竟發(fā)揮著什么樣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信息技術;集中精力;節(jié)省時間;豐富知識
就拿這次疫情來講,如果不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根本無法給學生進行正常的授課,那么一切教學活動將會推遲,當然這并不是教學的常態(tài),當所有的事情都步入正軌之后,學校教育、課堂教育才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對我來說,如何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如何提升自己做課件的質量,如何更好地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帶給學生更大的收獲和幫助,才是我最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一、集中學生精力
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微電影、微小說以及短視頻等充斥著人們的生活,記得幾年前科學家們就對此進行過研究,由于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以及各種微小的新生事物的出現(xiàn),使人們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越來越短,一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看實體書的人群越來越少,以及看書的時間越來越短,對新事物的認知幾乎完全來自于網(wǎng)絡,而另一方面,學生在學校時,45分鐘的課堂時間本身相對來說就比較長,小學生的注意力由于小孩子天性的關系也普遍不會集中太長時間,而現(xiàn)代生活則更是加劇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所以在數(shù)學知識相對枯燥的情況下,教師一定要想辦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而我認為信息技術就能帶來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給學生講到“認識圖形”這一節(jié)課時,其實小孩子們本身就特別聰明,把課本上的圖片、文字看一遍之后就把上課要講的知識都了解得差不多了,而我在上課時為了讓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就在多媒體課件上呈現(xiàn)了很多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以及千奇百怪的東西,當然所有的圖片中都包含著本節(jié)課講的圖形,我讓學生去觀察這些圖片中都包含著什么樣的形狀,并且互相分享,然后把這些圖形單獨拿出來,組合在一起,又會變成什么樣新的圖案,學生感覺像在玩游戲一樣,你說一個,我說一個,找自己認識的圖形,你拼一種方法,我拼一種方法,看誰拼出來的最好看,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把知識掌握得特別牢固,而且精力也特別集中。
二、節(jié)省課堂時間
任何一個學科的教師在進行這個科目的教學時,大到一個學期,小到每一節(jié)課,都是要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如果一個教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有把要講的知識點講完,那么就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可能是存在一些問題的,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教師上課都會使用多媒體設備,而信息技術之所以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普及,也必然是因為能夠給教師和學生帶來幫助,而在節(jié)省課堂時間這一方面,是否應用信息技術往往可以決定教師在講解相同內容的情況下所用的時間是否更短。
例如,在給學生講到“年、月、日”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24小時計時法以及可以通過看鐘表明白現(xiàn)在是幾點鐘,在以前還沒有用到多媒體設備時,只能在黑板上大致手繪出時針、分針的位置,讓學生進行練習,但是這樣往往在擦黑板以及重新畫的過程中耽誤很長時間,而現(xiàn)在因為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我在課前時就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素材放在多媒體課件上,上課時就可以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且因為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我還可以給學生引入諜戰(zhàn)劇中“敵人出現(xiàn)在幾點鐘方向”的由來,并且讓學生判斷幾點鐘方向具體是在哪個方位,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
三、豐富教學知識
現(xiàn)在的社會越來越不需要那種只會學習、只會考試、只是死讀書的人,只有真正將知識與生活融會貫通的人才,能夠更好地被社會所認可,所以現(xiàn)在身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職責并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學科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掌握到的串聯(lián)在一起,學會去舉一反三,學以致用,這才是在學生的求學生涯中對學生影響最深的地方,所以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為自己服務,為學生服務。
例如,在給學生講到“圖形與幾何”這一節(jié)課時,因為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幾何這個概念,但是它在數(shù)學中的分量絕對是不容小覷的,所以為了讓學生對其產(chǎn)生興趣,并且不會被它的難度嚇住,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講了一個《笛卡爾的心形曲線》的故事,笛卡爾在給比自己年輕幾十歲的公主做數(shù)學教師時,愛上了公主,但是遭到了國王的反對,于是迪卡爾在入獄時便給公主寫了一封情書,情書上是一個公式,公式解出來便是一個心形曲線,當然也許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但是那些都不重要了,我只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原來數(shù)學也是很浪漫的,原來數(shù)學也是很有趣的。
總的來說,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無疑能夠給教師帶來很大的便利,同時也會帶給學生更多的幫助,不過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同時,身為一名教師,我們也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成長,只有讓自己成長,學生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
[2]張盈盈,姚兵.小學數(shù)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