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楊津?彭飄?賀小波
摘要:智能建筑物中分布著大量的微電子設備,以及大量的電子電力裝備,雷擊侵襲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必須做好防范措施。在智能建筑防雷工程中,常用到的外部防雷裝置有接閃器、引下線及接地裝置,可采取的內部防雷措施有屏蔽措施及等電位連接,為保障工程指質量,應嚴格審查防雷工程設計圖,有效把控防雷材料質量關,認真驗收防雷工程質量。
關鍵詞:智能建筑物;防雷工程;設計施工要點;質量控制
智能技術是一門以計算機為技術的現代化科技,其核心技術有專家系統、人工神經網絡、啟發(fā)式搜索、模糊集理論等,這項技術具有系統適用性好、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優(yōu)勢,為創(chuàng)造更為便利、舒適的作業(yè)、居住環(huán)境,人們將這項技術應用于建筑電氣工程中,創(chuàng)造出了智慧建筑。為了滿足其功能,智慧建筑中配置了大量電氣設備,對于電力能源的依賴程度極高,為了保障用電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必須優(yōu)化防雷工程設計,加強施工質量管理,確保系統的防雷能力。
1.智能建筑物防雷工程設計施工要點分析
1.1外部防雷
1.1.1接閃器
接閃器外部防雷技術中常用的一種裝置,具有引雷、截獲閃電的功效,能夠引入雷電中的雷電流,再通過接地裝置將其傳輸至大地中。在智能建筑物防雷工程設計施工中,應用接閃器,應該嚴格遵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中的規(guī)章制度,根據智能建筑物的防雷類別,選用合適尺寸的屋頂防雷網格,按照規(guī)定,1?類防雷建筑物的屋頂防雷網格規(guī)格不得超過5m×5m?或6m×4m,2?類防雷建筑物的屋頂防雷網格規(guī)格不得超過10m×10m?或?12m×8m,3?類防雷建筑物的屋頂防雷網格規(guī)格不得超過20m?×20m?或24m×16m[1]。?除了布設屋頂防雷網格外,金屬屋面也能夠充當接閃器,但是得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范,金屬板之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如若金屬本下方沒有易燃物,其厚度不得小于0.5mm,如若下方存在易燃物,金屬板有著不同的厚度要求,其中,鐵板厚度不小于4mm,銅板厚度不小于5mm,鋁板厚度不小于7mm。
1.1.2引下線
引下線是一種將避雷網或避雷帶與接地裝置相連接,形成雷電流通路的線路。一般來說,會采取暗裝引下線的方案,應用建筑物主體結構主筋或剪力墻內的鋼筋。在智能建筑物中,設計引下線,應基于分流效果,合理控制其數量,優(yōu)化布置方案,而且由于引下線長度較長,應該在智能建筑物中間位置增設均壓環(huán),以降低引下線上的電感電壓。
1.1.3接地裝置
如若智能建筑物的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結構內的鋼筋即可作為接地裝置。但建筑物存在較多接地極,且土壤電阻率較大,可攢用的接地方式有周圈式接地和獨立接地,其中,周圈式接地能夠降低跨步電壓,有效改善建筑物中的地電位分布。此外。在智能建筑物中,可采用圓鋼、角鋼、鋼管等作為人工垂直接地體,將其埋藏于土壤中,可采用圓鋼、扁鋼作為人工水平接地體,需進行防腐處理。
1.2內部防雷
1.2.1屏蔽措施
在智能建筑物中,如若想要保護建筑內部電子信息設備免遭雷擊,可以采取屏蔽措施,確保雷電天氣下建筑內的微電子設備運動不受干擾。在智能建筑物的中,電氣線路主干大多集中于建筑中心位置,這個區(qū)域雷電電磁場較弱,應遠離引下線柱筋布設的區(qū)域,同時,可以讓智能建筑物內的混凝土鋼筋構成法拉第籠,用電設備、配電設備、配電線路做好防雷措施,配電箱線路中引入穿鋼管,并讓鋼管兩端與配電箱外殼、設備外殼和保護罩連接[2]。
1.2.2等電位連接
在智能建筑物中,進行等電位連接設計施工,應該讓建筑物各外墻的金屬欄桿、門窗等與均壓環(huán)有效連接,讓玻璃幕墻中的支架、鋼龍骨等與均壓環(huán)等電位連通,在金屬管道、構件、電纜金屬外皮等進出建筑物的地方,做好防雷接地裝置間的等電位連接,同時將梁、板、柱、基礎鋼筋等與接閃裝置焊接或綁扎在一起,讓各類金屬管線之間牢固焊接在一起,以規(guī)避雷擊。
圖1·防雷設計流程圖
2.智能建筑物防雷工程的質量控制策略分析
2.1嚴格審查防雷工程設計圖
在智能建筑物防雷工程設計時,設計師應該了解建筑整體結構布局,仔細研究建筑結構設計圖與電氣工程設計圖,再以這些基礎圖紙為依據,遵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展開合理設計。設計圖紙完成后,需由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聯合審查,檢查其中是佛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進。
2.2有效把控防雷材料質量關
防雷工程中需使用到多種防雷裝置與材料,為保證防雷工程質量,需加強對于原材料質量關卡的把控,選擇合適的供應商,確保所采購的材料有出廠合格證、質量合格證等證明,入場前進行質量及性能檢測,檢查材料規(guī)格、尺寸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是否符合防雷設計相關標準規(guī)范,達標后方可入場使用。
2.3認真驗收防雷工程質量
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防雷工程設計圖紙施工,確保技術操作的規(guī)范性。完工后,對智能建筑物防雷項目進行嚴格的檢查,認真驗收,包括自然接地體、人工接地體、屋頂防雷網、避雷針等在內的所有防雷措施,都必須檢測接地電阻值,同時,檢查低壓配電接地形式、屏蔽措施以及電涌保護裝置安裝是否滿足相關防雷設計施工要求,建確保系統防雷效能達標[3]。
3.結語
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雷電入侵破壞電氣設備的形式,可分為感應雷、直擊雷兩種,前者包括建筑內部電路被涉入、供電電源線路涉入和利用接地體地電位反擊電壓入侵三種情況,雷擊會導致斷電、電氣設備損害等問題,這對于智能建筑物來說,打擊是致命的,因為智能建筑功能的實現均得益于電氣系統的運行,一旦斷電,整個系統都有可能癱瘓,人們的正常生活、出行都將受阻[4]。因此,防雷工程是智能建筑物建設的關鍵性項目,應該加強對于這一項目設計施工要點的研究,加強質量控制,全面提升智能建筑物電氣系統低于雷擊危害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皆亮,張桂明.建筑電氣安裝中防雷接地施工技術的應用與質量管理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20(16):151-152.
[2]劉德湘,許偉彬.探討建筑電氣安裝防雷接地施工存在的問題與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20(13):12.
[3]麥金嬋,伍瑞林,何耀斌,魏映華.粵劇藝術博物館的防雷設計措施初探[J].廣東氣象,2020,42(02):73-76.
[4]黃斌.淺談重點文物建筑和古建筑的防雷保護設計施工要點[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