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觀東
【摘要】? 新課改執(zhí)行以來,新課程標準發(fā)生了變化,德育教育在教學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也不例外。高中數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為了培養(yǎng)新世紀合格的人才而服務。教學不僅是知識、方法、技能的教學,還包括對學生科學能力、美學能力、應用知識等能力的培養(yǎng),以逐步養(yǎng)成學生理性精神,為新時代建設儲備優(yōu)秀人才。
【關鍵詞】? 高中數學 德育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03-01
引言
學校教育主要為了培養(yǎng)一大批符合社會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改良社會,推進社會有序、快速、高效地發(fā)展。在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一個開放和諧的社會,個人思想品德顯得異常重要。思想品德是對一個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質,乃至崇高理想的整合的產物。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于走向成熟階段,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與塑造則顯得更為重要,只有形成了優(yōu)秀的品德,養(yǎng)成了健康的人格,才能對社會和國家有正面的推動作用,才能成為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社會接班人,為把我國早日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而貢獻力量,從而也能以最快速度實現民族復興的偉業(yè)。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依賴學校,需依靠教師。
由此可見,培養(yǎng)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是學校、教師、家庭、社會務必要關注的焦點。在高中數學這門基礎學科中,數學教師也應按照相關的要求和規(guī)定開展德育教育,將素質教育延伸和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本著豐富德育教育形式的宗旨,促使數學科目教學中,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高,身心素質獲得全面發(fā)展。學校德育教育的開展,須先從學校教師的入手,在教師轉變觀念的前提下,才能開展出成功的德育課堂。高中數學課堂滲透德育教育,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一、激發(fā)高中數學老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起到引導作用,在行為和品德上,又起到了示范作用,優(yōu)秀的老師為學生樹立了幾近完美的形象,加之學生的模仿力和向心力均較強,教師的言行很大程度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做人。教師務必要以身作則,通過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促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教育。
高中數學是一門抽象思維和邏輯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的用語及行為的嚴謹程度對學生的言行影響較大,因此,教師教學中,無論用語還是肢體動作都要做到謹慎,不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具體而言,教師上課要著裝大體,使用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并能將待講授的內容清晰明了的傳授給學生,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在知識傳授和能力養(yǎng)成上都需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此外,數學老師的人格魅力還在于課堂上的吸引力,能結合互聯網等新型設備,為學生提供精彩紛呈、靈活多變的課堂形式,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上進、昂揚的學習姿態(tài),以及飽滿的學習熱情和認真、負責的學習習慣,進而在活潑、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感受教師和學習的魅力,獲得必要且豐富的學習營養(yǎng)。
二、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德育教育切入點
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基本素養(yǎng),還需深入鉆研所任學科的教材,形成廣泛的認識,并與德育教育相關內容結合起來,在最恰當的內容傳授中插入德育教育。而在課堂上所呈現的能力不僅要有專業(yè)知識,還需有專業(yè)及德育知識以外的內容,如此才能更好地將教學內容講述完整,形成圓潤的感覺,讓學生自然地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德育成分。數學科目屬于科學類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得更多的是數學公式以及內部邏輯,很難凸顯出德育價值,這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德育素材與數學學科內容的某種契合,將自身理解融入其中,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高中數學講到定積分的內容時,教師可為學生先敘述古人艱難追求數學知識的故事,讓學生在悠久的歷史中感受數學的魅力,以及傳承的不容易,在學習相關數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深刻感知古人的聰明智慧以及在探索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堅韌不拔之志,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愛國的豪情,推動其獲得學習的強大動力,擁有數學學習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養(yǎng)成刻苦專研,努力用功的學習品質。
三、數學活動與德育教育相融合
德育課堂的滲透不能僅限于數學課堂,也應與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有所聯系,讓德育教育無處不在。在數學常規(guī)教學中,會采取一定的數學活動來增強教學的效果,實現教學內容最好方式的呈現,在此時,進行德育教學的滲透也會達到預期目標。例如,在平方數和方差等數字特征的內容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開展針對生活中的飲料瓶的數量統(tǒng)計研究,來以此計算一定時期內的廢棄的瓶子的數量,一方面?zhèn)魇谙嚓P的知識點,一方面教育學生要注重環(huán)保,具備垃圾分類及回收再利用的思想,形成強烈的人文意識和道德觀念。
四、從作業(yè)布置中彰顯德育教育
作業(yè)是教學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數學教師不僅要把握知識鞏固與考察,還應增加德育教學內容,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形態(tài)。
例如,當學習指數函數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完成從1980年到現在,中國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變化統(tǒng)計,并算出工資增長率,以及從此探究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得出相應的啟示。學生通過大量的數據收集以及計算,發(fā)現國民收入在此期間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而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則更大,這讓學生意識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收入水平呈現較大幅度地遞增,社會的生產效率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大的改善,這為學生更努力地學習,更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奠定了理論基礎,比單純的德育教育效果更好。
結語
加強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特點,但只要每位科任教師能齊心努力,將德育教育有效地滲透到學科學習中,定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鄭波.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102-103.
[2]王龍.略談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J].數碼設計(下),2019,000(006):248.
[3]李菊紅.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山東青年,2018,000(0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