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慕鴻
摘 要: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筆者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認為生本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具有一定的運用價值。本文中就此展開討論。
關鍵詞:生本教育;初中思想品德;策略
當前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德育等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逐漸走進初中思想品德課堂,過于深究也無太大意義。并且,在日常教學中,筆者逐漸領悟到:想學生所想,尊重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換言之,就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但是從當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現(xiàn)狀而言,學生對課堂沒有太大的興趣,學習熱情極度匱乏,這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效率提升有著較大的影響。對此,筆者建議,要正視課堂中存在的短板,并積極融入生本理念,傾聽學生的學習訴求,實現(xiàn)“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過于陳舊
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是所有課程教學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國教育領域老生常談的問題。實施教育改革以來,雖然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進步,但是課堂教學效率仍然不高,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沒有興趣,學生為了成績、為了考試,教師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所以課堂成為“填鴨式”“灌輸式”教學。長久以來,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始終沒能徹底擺脫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通常情況下一堂課中學生發(fā)言討論的時間僅有十幾分鐘,剩下的時間都是教師自己“說”,學生或認真聽課,或走神、或心不在焉??傊n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質量不高。
(二)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層次不齊
初中教師學歷基本在本科水平線,有少部分教師為碩士研究生,但是學歷和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之間并不存在太大的關聯(lián)。初中思想品德主要包括基本政治理論和品行教育兩部分,這也就說明該課程的涵蓋范圍較廣,且其中一部分理論知識點,內容較為枯燥,在該理論部分講授中,若教師缺乏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模式按部就班,缺乏創(chuàng)新,一味使用“填鴨式”教學法,學生會對該部分知識點失去自主學習興趣,積極性驟減,最終出現(xiàn)學生在考試前狂背知識點,臨時抱佛腳的情況,教學實效性只降不增。
二、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一)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一堂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涉及知識點繁雜,教師若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書本中展現(xiàn)出來的知識點進行按部就班講解,學生不參與此過程,知識被動地等教師將講授成果列出來,這對課堂實效性提升而言,是極為狹隘的。筆者為了改善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荼毒,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在課程開始前一天,合理安排家庭作業(yè),留給學生部分預習時間,在自主探索過程中,挖掘潛藏的問題與知識點,并鼓勵學生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們分享。關于預習,筆者選擇的是為學生布置課前作業(yè)的方法,在預習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索,至第二天課堂教學成果展示之前,學生仍然擁有較多的自主思考時間。這種預習方法能引導學生清晰把握第二天的課堂知識點明確學習難度,科學樹立學習目標,充分發(fā)揮了尊重學生需求,引導其自主思考的生本教學理念。
(二)建立平等健康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課堂中,學生對教師更多是畏懼、逃避、甚少交流的態(tài)度,正是因為這種羞怯心理,導致學習過程變成了教師講、學生學的單項輸送過程,教師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開展授課工作,學生無法表達個人想法與疑問,缺乏課堂主動權,這與生本教學理念相悖。筆者認為生本教學理念落實到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關鍵,就是要改善這種畸形的師生相處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建立平等健康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相處模式下,學生敢于和教師表達真正的學習訴求,抒發(fā)自身在課堂中的情感體驗,這是教師豐富課堂、實現(xiàn)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的主要參考與依據,也是教育學中常提到的“教學相長”。最后,新課改工作中,也明確指出了教師應當科學認識個人在教學課堂中的角色,實現(xiàn)由課程“主導者”到“輔助者”的轉變,這是建設新型師生關系的核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中筆者以教學實踐經驗為參考,就生本教育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展開討論。首先,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過于陳舊;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層次不齊。其次,陳述了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應用策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建立平等健康的師生關系。最后,筆者建議廣大同仁,在教學過程中協(xié)調工作,要抓住能夠提升個人素養(yǎng)的學習機會,不斷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王建平. 學生主體發(fā)展視角下的生活化教學--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課堂探究[J]. 學苑教育,2018(1):88-89.
[2]張占成.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策略[J]. 中華少年,2018(20):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