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芬
摘?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更注重讓學生多去主動競爭,忽略了小組合作可以取得共贏的事實。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注意到了讓學生個人競爭是不順應當前時代教學需求的,并且也不利于他們今后的發(fā)展,于是便重視起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合作,這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體會到互助合作的樂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字: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性;合作能力;交流經驗
以往的教學中,教學方式并不像現(xiàn)在這樣豐富,許多語文教師以往上課的流程都是一樣的,對教學手段的選擇不夠注重,這容易讓學生感到語文課無聊,逐漸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還能讓學生與學生共同協(xié)作學習,改變他們對語文課枯燥的印象?;诖?,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
大多數(shù)的語文課堂中,成績較差、上課愛調皮搗蛋、不聽講的學生通常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仿佛只是在教那些成績好的和那些想學習的孩子,另外,每當教師提出問題,舉手回答的也往往是那些外向的學生,靦腆的學生比較被動,這是許多語文課堂的縮影。事實上,一節(jié)完美的語文課是能讓全班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因為分組時無論成績優(yōu)劣,每個學生都會被分組,小組一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落花生》這篇課文時,我先按照課文講述的先后順序向學生歸納了文中包含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四個情節(jié)。接著我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讓他們給自己組里的成員講講這四個情節(jié)主要分布在哪幾個自然段、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我看到班上那些不主動發(fā)言的學生也能捧起書本侃侃而談,有時還會幫其他學生補充。在有學生發(fā)言時,其他學生都能安安靜靜地聽發(fā)言的學生講話,特別是在文章最后議花生的部分,這一部分是這篇課文的精華,其他學生也都在十分認真地聽,課上調皮搗蛋的學生明顯減少,課堂聽課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二、鍛煉相互合作能力
無論是在學習時,還是將來步入職場后,合作能力都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必備能力之一。小學時期正是最早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時期,在這一階段里,小組合作可以有效鍛煉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能力。教師在分組時不僅要考慮到組內成員的語文水平,還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性格特點。如一個小組里都是不愛說話且成績不佳的學生,那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之間就沒有人能帶領并監(jiān)督起學習來,與未分組時沒有任何差別。小組合作是為了讓每個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也是為了使他們更好地鍛煉自身融入集體后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太陽》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中的生字較多,我先讓學生瀏覽了一遍課文,并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學生勾畫出了十多個生字與詞,如“繁殖”“倍”“莊稼”“凝結”等,接著我給了學生幾分鐘時間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用最快的時間查字典把生字的拼音標到課本上。這個任務很好地鍛煉了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每個小組都進行了分工,如將十幾個字詞進行平均分,每人只需要查四個左右就能立刻解決本課所有不認識的字的讀音,查完后再與其他成員分享各個漢字的讀音即可。每個小組都完成得較快,只花費了五分鐘時間。在讓學生尋找該課文中的說明方法時,我也讓學生進行了合作,每個學生各司其職,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三、討論交流學習經驗
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年齡差異,許多教師認為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可能并不適合當前的學生。但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存在年齡差,他們都是同齡人,交流起來沒有代溝,并且朝夕的相處也能使他們對對方的了解更加深刻。因此,小組合作的開展不僅是為了豐富課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在討論時,小組內的成員能夠暢所欲言,學習差的學生可以向學習好的學生請教學習經驗,從而推進全班學生的語文水平。
例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己亥雜詩》這首古詩時,我要求班上的學生必須全都會背寫,并且要保證默寫時沒有錯別字。剛講完這首詩之后,我就詢問班上的學生:“目前有沒有誰能完整背下來?”班上舉手的學生寥寥無幾,我隨便叫起來一名,該學生背誦得十分流利。趁還沒下課,我讓班上的學生進行默背,必要時可以小組合作交流背誦古詩的經驗。那幾名剛剛舉手的學生早已背熟,他們的小組里有許多人向他們請教怎么才能快速地背過一首古詩,這幾名學生也很熱心,指著書上的古詩向他們分享自己背古詩的經驗,班上的學習氛圍良好。
總而言之,要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需要教師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然后再進行科學的分組,合理的小組分配是小組學習時的一個良好開端。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逐漸激發(fā)起學生團結一心的意識,增強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元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8)
[2]楊權友.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J].科教導刊(下旬),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