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農(nóng)
摘?要:時下,雖然“打工”已稱不上“熱潮”,但留守兒童仍然是一支龐大的隊伍,是教育的一塊心病。作為一名鄉(xiāng)村學校的班主任老師,我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對留守生教育問題談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和摸索出來的具體做法。
關(guān)鍵詞:留守生;教育方法;人格發(fā)展
對待班上的留守生,“愛”是一個核心的字眼,但老師的愛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師愛如山,師愛無痕,于無形無聲之中,默默開啟學生緊閉的心靈,為他們的成長之旅撐起一片晴空。
為此,我將班上的同學,特別是留守生進行分類,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一、自理、自律能力較強型。對這類學生,平時只需關(guān)注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不使他們產(chǎn)生滑坡現(xiàn)象,無需老師花費太多心血,對他們的愛,我將稱之為“關(guān)注之愛”。
二、嬌弱、易變型。這類學生自理能力較差,生活上照顧不了自己,學習上也較被動,而且比較易受外界影響,遇到事情往往舉棋難下,班主任如不及時正確指引,那么這類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這時老師不僅僅是老師,更應扮演孩子們的父母角色,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向父母一樣幫助他們,我將這種愛稱之為“父母之愛”。
三、放縱、難管型。這類學生可說是最令老師頭疼的,由于孩子父母長期在外,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很少,只是一味滿足孩子物質(zhì)方面的需求,有時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結(jié)果更加助長孩子的放縱自由。等父母醒悟過來的時候,孩子已是劣跡斑斑,惡習難改了。作為老師,如何關(guān)注、改造他們,確實是“愛你在心口難開”,這不僅需要教師的耐心、愛心,更需要為師者的智慧。對待這些學生,一定要區(qū)分對待,因材施教。這種愛,更是充滿智慧與理性的“良師益友之愛”。
下面,對他們存在的問題及教育方式談談我的認識與做法。
(一)人格發(fā)展不健全的問題。如交際、交往能力差,頑皮任性、沖動易怒、神經(jīng)過敏、逆反心理強等,究其原因,還是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隔代教育帶來的弊端。
我剛接手四年級班主任時,一次小剛同學的奶奶找到我哭訴:“孩子不知為何,脾氣越來越大,還越來越怪,有時好好地跟他說話,要么是沒反應,要么是對其大喊大叫,罵她不說還揚言要打她……”這老人真是一個委屈啊!通過觀察,我發(fā)覺這孩子不大合群,有時同學約他去玩也是愛理不理的。往往其他同學因一點小事,甚至一句話就把他惹毛了,用同學們的話就是,他總把別人的“好心當做驢肝肺”。
于是,一次體育課上,我把全班同學召集在一起做了個“貼燒餅”的游戲,我?guī)状喂室赓N在他的身后,意味著他去貼別人的機會大大增加。一節(jié)課下來,他顯得意猶未盡,異常開心。我走到他身邊問:“下次還玩不?”他興奮地回答:“好??!”我又問:“怎么原來一直沒見你和同學一起玩吶?”他想了想說:“我怕他們作弄我哦!”“那他們真不應該!”“老師,其實他們從沒有作弄過我,是我奶奶老不讓我跟別人玩?!薄澳悄隳棠炭隙ㄌ貏e愛你吧?”“是呀,可是我又覺得爺爺奶奶太煩人了……老師,奶奶是不是向您告我的狀呀?”我正琢磨這孩子怎么這么敏感聰明時,小剛立刻向我保證:“老師,我今后會孝敬爺爺奶奶的,您放心吧!”我鼻子突然酸酸的,這些孩子哪是缺少愛呀,其實更多時候,他們?nèi)钡氖且粋€玩伴、一個知心朋友罷了。而我們老師,有時只需蹲下我們的身架,平視我們的學生,做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者和一個他們成長的見證者,受益的不僅是學生,我們同樣會被學生感動和感化。
(二)思想品行新問題。由于不少父母采用物質(zhì)加放任的方式來補償,缺少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網(wǎng)吧等諸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學生來說,我們必須要找準某個契機,強有力地將學生拉回正常的軌道上來。往往感化一個學生是一個與其斗智斗勇的過程,因為這些學生通常是一些智力超群的孩子,光靠你的苦口婆心,只會使其認為你比老爸老媽還煩,你越是勸他“迷途知返”,他卻越要“我行我素”,就說“迷戀網(wǎng)絡”的問題吧,我們家長和老師往往是談其色變,殊不知,孩子一開始也許僅僅是好奇。好奇之一是:這個電腦到底有啥好玩的?好奇之二是:大人們?yōu)槭裁慈绱睡偪竦刈柚??如果是這樣,我們?yōu)槭裁床荒芎煤玫嘏愫⒆油嬉粌纱文兀咳缓蟾嬖V他,比這有意義的、有趣的事情多得多。慢慢地,我們可將孩子從個人世界拉回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軌道中來。
(三)安全隱患問題。由于學校家庭之間存在平安銜接上的“真空”,學校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監(jiān)護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護意識和防范防護能力,導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等平安隱患無處不在,作為班主任老師,平時應多加提醒,甚至是演練,做到防患于未然,細心呵護班上的每一名學生。安全問題一直是我作為班主任的頭等大事,利用晨訓及班會時間,甚至是巡班的空隙,我會把巡查到的、校內(nèi)外聽到的或隨時遇見到的各種安全隱患告訴學生,教會他們?nèi)绾螒獙鉀Q。
留守兒童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我們應努力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特別注意與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或通過電話、微信、釘釘?shù)刃问较蚣议L匯報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疏導。愛是最好的教育,我要把同樣的愛給不一樣的“你”!
參考文獻:
[1]陳彩顏. 鄉(xiāng)鎮(zhèn)初中留守學生教育問題之反思[J]. 好家長,2019,000(024):P.201-201.
[2]雷立娟. 農(nóng)村留守學生教育的提升路徑[J]. 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