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平 王琦 楊九偉
【摘要】目的 評價良性前列腺增生介入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抽選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隨機篩選我院就診治療的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為對象,以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分組,一組為分析組10例患者,采用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一組為參照組9例患者,實施PKRP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參照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殘余尿量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顯著比分析組的數據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不均衡性。同時除手術時間之外,分析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介入栓塞術應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的治療中,可以顯著提高患者最大尿流率,減少殘余尿量,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癥狀,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良性前列腺增生;介入治療;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6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4..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時間在2018年11月~2019年12我院就診治療的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為對象,且所有患者均與《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的診斷標準相符合,患者也均與手術指征相符合;需要將有尿病或腦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神經源性疾病排除在外,將有伴發(fā)尿道狹窄等導致BOO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將前列腺癌患者排除在外。以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分組,一組為分析組10例患者,年齡59~84歲,平均(71.56±3.55)歲,合并疾病有伴有高血壓病5例,冠心病患者8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4例,糖尿病患者2例;一組為參照組9例患者,年齡61~86歲,平均(73.50±2.68)歲,合并疾病有伴有高血壓病2例,冠心病患者3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1例,糖尿病患者3例。19例患者的前列腺體積均在60~120 mL,均前列腺體積為(90.16±28.46)mL。將兩組患者的研究資料進行對比之后,組間數據沒有任何的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PKRP術治療,即單極電切系統(tǒng)為主,其電切功率控制在180~200 W,電凝功率控制在80~100 W,灌洗液則選用5%甘露醇為主導進行治療。而分析組患者則進行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即在手術之前需要展開影像學檢查,進一步對前列腺供血動脈走行加以明確,觀察其是否存在硬化迂曲現象,同時在手術之前的14天停服用前列腺藥物,在術前的10天內應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進行治療,一天一次,一次20 mg,并且在手術當日晨起需要再次應用上述藥物。對于手術而言,需要在術前常規(guī)陰部備皮,之后將尿管插入,球囊中注入對比劑,采用局部麻醉,之后在X線監(jiān)視下插入F4-5Cobra的導管,待進入到雙側骼內動脈造影,之后需要把機頭調整到同側斜位的35度、頭側10度造影,隨后把聚乙烯醇顆粒栓塞劑1 mL加入到0.9%的氯化鈉注射液和對比劑溶液之中,應用3 mL的注射器經微導管注射,透射下檢查血流,一旦前列腺血管創(chuàng)床不顯影,則代表栓塞完成,借助成襻法實施微導管插管,治療方法與上述栓塞相容。最后需要撤除導管,將導管鞘,使勁將穿刺部位按壓主,借助繃帶進行包扎。在患者手術之后的8個小時,需靜脈輸注止痛藥和抗炎藥進行治療。
1.3 評價標準
收集兩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殘余尿量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和手術的創(chuàng)傷情況,詳細將數據記錄下來以便于對比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意義
將良性前列腺增生介入治療的相關數據輸入到SPSS 21.0的統(tǒng)計學軟件中,所有數據均呈現正態(tài)分布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t進行檢驗,而計數資料則是以百分比進行表示,組間的數據對比以x2檢驗,當P<0.05的時候具有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前后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殘余尿量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研究
參照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殘余尿量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顯著比分析組的數據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不均衡性,見表1。
2.2 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傷情況對比
除手術時間之外,分析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對于我國而言,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增加的趨勢下,因為老年人的身體各項機能下降較大,身體質量較低,加以基礎疾病的影響,使得患者采用手術的治療的效果并不是很顯著,手術治療也存在創(chuàng)傷性,同時患者在手術中也會有較大的出血量,極易導致性功能下降,使得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受到了不良影響。而本文中才采用的介入栓塞術屬于微創(chuàng)治療的一種,其在治療的過程中幾乎不會使得結構組織出現異常改變,可以在治療中有效阻斷血流,由于前列腺為雄激素依賴性器官,雄激素對前列腺的正常發(fā)育與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任何點對雄激素信號阻斷傳導軸則均會產生顯著的生物學效應,從而使得前列腺內睪酮和轉化的DHT將處于極低水平,從而使得增生前列腺萎縮,從而降低前列腺增生體積,同時此治療方式也能夠改善下尿路癥狀,改善前列腺炎癥狀,進一步的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工作展開[3]。經過本研究得知:參照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殘余尿量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顯著比分析組的數據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不均衡性,除手術時間之外,分析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guī)PKRP術治療相比較,介入治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患者的接受度也更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的痛苦,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有效的減少其家庭經濟負擔,同時也顯著的提高了醫(yī)患之間的信任程度,在提高治療效果的時候也幫助了患者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介入栓塞術應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的治療中,可以顯著提高患者最大尿流率,減少殘余尿量,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癥狀,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拔森.良性前列腺增生介入治療的現狀和進展[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7,26(3):230-235.
[2] 方燕飛,魏麗芳,何艷新,等.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50例圍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9,26(8):64-65.
[3] 李拔森,王 良,徐安輝,等.Beagle犬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制作及介入栓塞方法探討[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6,25(4):29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