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雨 宋彥峰
【摘 要】目的:探析單次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骨及礦物質(zhì)代謝的影響。方法:參與實驗慢性腎臟病患者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接受血液凈化治療,隨機選擇其中80例患者納入實驗中,按照盲選法對實驗患者進行分組,組別包括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分別由40例患者組成,對照組使用血液透析治療,觀察組應用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對比兩組骨密度、骨代謝指標。結果:對照組與觀察組在代謝指標以及骨密度的對比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單次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在使用之后均可以有效的對慢性腎臟病進行控制,對于骨代謝的影響較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因此臨床中可以結合患者的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單次血液透析(FHD);血液透析濾過(HDF);慢性腎臟病;骨及礦物質(zhì)代謝;
【中圖分類號】 R45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208-02
腎臟屬于人體的代謝器官,主要的作用是對礦物質(zhì)、蛋白質(zhì)以及氨基酸等物質(zhì)進行重吸收,對機體內(nèi)的酸堿平衡進行調(diào)節(jié),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該病的發(fā)生率顯著提升,這是因為長時間的不良生活習慣對腎臟物質(zhì)的代謝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引發(fā)慢性腎臟方面的疾病。對于慢性腎臟病的治療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療的主流方法,借助機器泵將患者的血液引流至血液透析器中,與其中濃度相似的透析液進行交換,對血液中需要代謝的物質(zhì)進行清除,之后將凈化之后的血液輸送至患者的體內(nèi)。近年來這種方法不斷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新型的凈化方法,包括低通量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以及血液透析濾過[1]。本文對單次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骨及礦物質(zhì)代謝的影響進行分析,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詳細內(nèi)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實驗慢性腎臟病患者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接受血液凈化治療,隨機選擇其中80例患者納入實驗中,納入患者:①符合衛(wèi)生部對于慢性腎臟病的診斷;②無肝硬化、肝功能不全;③無重癥感染類疾病;④簽署實驗同意書。按照盲選法對實驗患者進行分組,組別包括對照組、觀察組,兩組由40例患者組成。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為(53.87±3.65)歲;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位于40-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93±3.67)歲。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低通量、高通量血液透析。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使用FX80聚砜膜透析器,膜有效面積為1.8m2,透析膜孔徑為185μm,3次/周的頻率進行透析,每次透析時間為4-5h,血流速度為200-280ml/min,透析液的流速為500ml/min,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時間為4h,鈣離子濃度為1.5mmol/L。而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使用FX10聚砜膜透析器,膜有效面積為1.8m2,血流速度為250ml/min,透析時間為4h,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時間為4h,鈣離子濃度為1.5mmol/L[2]。
觀察組使用血液透析濾過進行治療,F(xiàn)X80聚砜膜透析器的膜有效面積為1.8m2,透析膜的孔徑為185μm,透析頻率為3次/周,血流速度為200-280ml/min,透析液的流速為500ml/min,透析液流速為500ml/min,前稀釋,置換液為36L,使用碳酸氫鹽透析,鈣離子濃度為1.5mmol/L[3]。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骨代謝指標以及骨密度,包括ALP值(堿性磷酸酶)、iPTH值以及骨密度T值。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表示,P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與觀察組在代謝指標以及骨密度的對比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腎臟屬于人體重要的器官,長期的慢性腎臟疾病可能引發(fā)骨骼疼痛、骨折等,因此需要在進行透析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的骨及礦物質(zhì)代謝進行監(jiān)測。上文中的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對照組與觀察組在代謝指標以及骨密度的對比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分析原因:血液透析器主要由泵、透析液以及透析膜3個部分組,而血液透析中低通量以及高通量透析均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高通量透析膜孔徑較大,濾過率較高,可以將患者血液中的中大分子物質(zhì)進行清除,低通量血液透析具有透析孔徑小,對小分子物質(zhì)清除率較高的特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適宜的方法透析可以有效對疾病進行控制;血液透析濾過則是將透析以及濾過兩種治療方法進行結合,主要通過對流、彌散的作用對血液中的大小分子物質(zhì)進行清除,對于中分子的清除效果理想,但是該方法費用較高,對臨床普及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透析措施,提升透析的整體質(zhì)量[4]。
綜上所述,單次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在使用之后均可以有效的對慢性腎臟病進行控制,對于骨代謝的影響較小,因此臨床中可以結合患者的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徐艷松.單次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骨及礦物質(zhì)代謝的影響[J].名醫(yī),2019(07):125.
[2]薛麗娟.研究單次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骨及礦物質(zhì)代謝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47):97-98.
[3]羅超,李霞.單次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骨及礦物質(zhì)代謝的影響[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35(02):250-252.
[4]張蓬杰,杜鵬,羅紅梅,等.碳酸鑭聯(lián)合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臟病-礦物質(zhì)和骨代謝異常患者鈣磷代謝的影響[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6,16(09):5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