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莎
【摘要】目的:對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后出血中的干預效果進行調查。方法:以60例產婦為調查樣本,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人數相同。對照組給予基礎管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比較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產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統計有差異(P<0.05)。觀察組有1例產后出血病例,對照組有6例產后出血病例,發(fā)生率分別為3.3%、20.0%,統計有差異(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能夠規(guī)避產后出血風險。
【關鍵詞】綜合護理;產后出血;護理風險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181-02
產后出血是常見的分娩并發(fā)癥,對產婦產后恢復十分不利,嚴重者會致死,規(guī)避產后出血風險是臨床護理管理重點內容。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醫(yī)療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對護理管理的要求也不斷提升[1]。優(yōu)質護理理念作為現階段臨床中大力推廣的護理理念,其臨床使用率非常高,綜合護理干預秉持優(yōu)質護理理念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更全面的護理管理,旨在保證患者護理安全。本次研究將針對綜合護理管理的干預效果進行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60例產婦為調查樣本,本次研究時間為2018年9月-2019年9月。產婦均為我院分娩人員。產婦均為單胎妊娠;產婦無妊娠合并癥;胎兒無異常;產婦無精神類疾病;產婦均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
對照組:患者年齡平均(29.6±1.5)歲,孕周平均(39.5±0.7)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9例。
觀察組:患者年齡平均(29.4±1.9)歲,孕周平均(39.8±0.6)周,初產婦22例,經產婦8例。
1.2一般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guī)護理管理。產婦入院后給予安排床位,監(jiān)測產婦生命體者并向產婦介紹相關注意事項。在分娩前要向產婦和家屬介紹相關注意事項,在分娩的過程中監(jiān)測產婦生命體征、出血情況,必要時給予輸血。產后要告知家屬注意事項,監(jiān)測其產后24h出血量,發(fā)現異常立刻通知醫(yī)師進行搶救。觀察組產婦給予綜合護理管理。
產前管理:產前護理人員要積極與家屬、產婦進行溝通,了解產婦情緒,告知產婦胎兒狀態(tài),引導產婦監(jiān)測胎心。詳細向產婦講解陰道分娩的優(yōu)勢,并通過視頻、多媒體等方式講解分娩流程。在與產婦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要保持態(tài)度溫和,采用通俗的語言與患者溝通。針對產婦、家屬存在的問題也要積極予以解答,消除其疑惑。在開展護理管理以及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絕對尊重產婦。按時對產婦開展心理評估,可通過溝通狀態(tài)、表情、動作了解其心理變化,針對出現焦慮、抑郁情緒者要明確負面情緒誘因,積極引導產婦正確看待分娩。為產婦講解分娩成功案例,或讓尚未出院的產婦為其提供鼓勵和支持,提升其分娩信心。叮囑產婦家屬多陪伴、照顧產婦,為產婦提供心理支持。
疼痛管理:產婦在宮縮開始后會出現疼痛,護理人員要通過語言引導讓產婦放輕松。在與產婦溝通的過程中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避免出現慌亂表現。可指導產婦通過調整呼吸來緩解疼痛,也可為產婦提供分娩球,讓其選擇自主體位來緩解疼痛,也可指導產婦家屬對產婦進行腹部按摩來緩解疼痛[2]。
飲食管理:產婦在宮縮間歇可以進食,指導家屬在宮縮間歇喂產婦進食,盡量以高熱量食物為主,或讓產婦飲用紅糖水、蜂蜜水來保持體力,同時保證機體水電解質平衡。
分娩管理:產婦開始分娩后要及時幫助產婦調整體位,提升產婦舒適,告知產婦分娩進程,在分娩的過程中要通過言語來引導產婦放輕松,避免其神經過于緊張影響分娩。要密切監(jiān)測產婦生命體征和宮縮狀況,若發(fā)現異常要立刻進行子宮按摩,及時處理,避免產后出血發(fā)生。
產后護理:分娩后要立刻讓新生兒與產婦接觸,并要讓新生兒盡快吮吸母親乳頭,刺激母體宮縮恢復。產后要密切監(jiān)視產婦出入量、引導出血量,同時監(jiān)測產婦生命體征,發(fā)現異常立刻通知醫(yī)師進行處理。產后也要為產婦提供安靜、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調整產婦飲食,促進產婦機體恢復,并給予針對性母乳喂養(yǎng)指導,指導產婦家屬照顧新生兒,讓產婦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休息。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產后2h、24h出血量進行統計,同時對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率進行統計,以24h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視為產后出血。
1.4數據統計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文中數據,t值為計量資料檢驗值,卡方值為計數資料檢驗值,P<0.05視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產后出血量統計
觀察組產婦產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統計有差異(P<0.05),詳見下表。
2.2產婦產后出血率統計觀察組有1例產后出血病例,對照組有6例產后出血病例,發(fā)生率分別為3.3%、20.0%,統計有差異(P<0.05),卡方值為4.04。
3討論
產婦分娩過程中會出現明顯的生理、心理變化,對分娩安全十分不利。對于產婦來說,一旦發(fā)生產后出血會直接威脅其生命安全。而引發(fā)產后出血的原因多以宮縮乏力、軟產道損傷為主。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格外重視產婦的情緒管理,消除產婦疼痛和負面情緒,避免宮縮乏力情況發(fā)生,幫助產婦規(guī)避產后出血風險。綜合護理管理能夠為產婦提供針對性幫助,對降低產后出血風險十分有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冬瓊,史海蓮.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148-149.
[2]寇曉妮,張建利.綜合護理在預防產婦出血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1):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