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佩華
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以生為本的習作教學,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從傳統(tǒng)的教師主講習作教學過渡到以生為本的習作教學,仍需一線教師去不斷探索。
筆者所在團隊探索的“生主習作評價”模式,抓終端評價改革,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習作評價新模式,促進習作教學轉型。“生主習作評價”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家長等評價主體參與,多元組合的評價結構?!吧髁曌髟u價”強調了學生的評價主體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與積極性,使寫作能力訓練貫穿習作全程。
傳統(tǒng)的習作評價,基于教師的主觀標準,對學生習作的評價往往帶有主觀色彩。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家長、同學參與的多元習作評價標準,是實施角色轉變的關鍵。
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評價標準的制定應以“易”“效”為原則。“易”是指“生主習作評價”的標準不要過難、過多,否則會使學生因噎廢食;要抓住本源,簡要表述。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評價的建議,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側重把“作文內容、文字表達”兩個方面作為“生主習作評價”的切入口。作文內容強調真實、合理;文字表達強調流暢、生動。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價,并不要求《標準》中列及的諸多評價要素全部由學生完成。教師作為評價的主導者,要始終圍繞“作文內容、文字表達”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開展習作評價。“效”是指小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持久度不高,故設計“生主習作評價標準”時,要以評價效果易見、有效為原則,循序漸進,求精求趣。下面是筆者設計的“三星”作文評價標準(見下圖1)。
圖1 二年級版-生主評價作文參照標準
在開展評價之前,先讓學生研讀評價標準,再在評價時運用標準,對標評價,通過自我重組文字進行評價表述。同時,讓習作訓練貫穿始終,理論與實踐無縫銜接。
“生主習作評價”教學實施模式有三種,即基于日常練筆的日記式訓練、基于單元習作式的訓練和基于創(chuàng)意表達的訓練。
一是“讀寫說”生主習作評價——日記式訓練的評價。在日記式訓練評價過程中,要讓家長、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并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其操作流程是:在每天“百字文”的日記練習中,圍繞一個觀察點進行寫作;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口頭與書面表達練習。寫完后再從“讀、寫、說”三個維度進行評價:“讀”為自評,占分30分;“寫”為師評,占分40分,由教師收閱后打分;“說”為他評,一般說給誰聽,就由誰打分,占分30分(見下表1)。
表1 “讀寫說”生主習作評價——日記式訓練評價標準
二是“星級文”生主習作評價——單元習作式訓練的評價?!靶羌壩摹鄙髁曌髟u價貫穿習作教學全過程。筆者根據《標準》設計“三星”評價標準(見上圖1),對學生進行通識培訓,并將評價標準分發(fā)給學生;每次習作完成后,貼一份在文章后,作為自評的依據,讓學生對標修改,這是第一輪評價。習作上交后,教師主導學生評價,可采用同桌互評式、同層次互評式、組員輪評式、隨機評價式等。其中,隨機互評式因評價主體的不確定性,故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組織“我要感謝評點者”即興發(fā)言活動,讓對他人評價感到滿意的學生發(fā)表感言,激發(fā)每一個學生都竭盡全力地去評價他人的作品,從而學會評價也提高寫作技能。根據寫作情況,教師決定是否進行第二輪和第三輪的修訂、把關。這樣,教師就能把精力更好地用在指導上,產出的教育效能就更多。
三是“換本日”生主習作評價——創(chuàng)意式習作訓練的評價。通過“換本日”生主習作評價,放手讓學生表達、評價,實現(xiàn)在玩中學、學中玩,既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意能力。筆者在低、中、高年級均開展了實踐,很受學生歡迎。具體操作是:(1)每周固定一天為換本日(筆者定為周三);(2)把每周每人換哪名學生的本子排好并公示,讓每個學生在一個學期中,最少能夠接觸一次全班其他同學的作業(yè)本;(3)周二作業(yè)只安排創(chuàng)意寫作練筆,周三如常。學生在周三換本后,先對作業(yè)本主人的周二創(chuàng)意寫作進行評價。既然是創(chuàng)意寫作,教師在評價上就不能設限,由學生創(chuàng)意表述。因有日記評價和單元習作評價為基礎,學生的評價既有創(chuàng)意又不會離題太遠,其寫作能動性也被大大激發(fā)。
一是寫作能動性被激發(fā)。“生主習作評價”因為不再是教師說了算,所以當學生自己成為評價者,當其作品還將被同伴甚至更多的人進行評價時,首先會促使學生在寫作前認真研讀評價標準,教師也將更有針對性地展開指導。這樣,因對評價標準的理解,而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自覺尋求修改有誤的表達,追求更優(yōu)的文字表達,激發(fā)了其寫作的能動性。
二是自主修改能力得到提升?!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能力。“生主習作評價”能促進學生自我修改作文,并在他人評價之后,對文章進行二次甚至多次修改。自己會評,也就會修改,也就能看得懂他人對自己的評改意見;能夠看得懂、看得進別人的評改意見,就會取舍,就能進一步升華寫作素養(yǎng)。
三是新型師生關系得到確立。實施“生主習作評價”,落實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交流平臺。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交流過程和與他人的比較中不斷修正、提升自我。
“生主習作評價”的作文教學,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實現(xiàn)了讓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