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星 金靜波
[摘要] 目的 研究與分析探究循證護理在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方法 該次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來該院進行治療的患有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的94例患者,研究時間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隨后根據(jù)患者的入院先后順序進行單雙號標記,其中單號患者作為常規(guī)護理組,該院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而雙號患者作為循證護理組,該院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循證護理干預,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療效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情況。 結果 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比較(97.9%、97.9% vs 83.0%、7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21、10.802,P<0.05)。結論 循證護理在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循證護理;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臨床實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7(b)-013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 was convenienty selected 94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deep vein thrombosis disease who came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The study time of this study is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and then based on the patient's admission: the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s were marked in sequence. The single number patients are used as routine care groups, and the nursing staff of the hospital carry ou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en observe the nursing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97.9%, 97.9% vs 83.0%, 74.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021, 10.802,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s of high clinical value in postpartum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can be promoted clinically.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Postpartum;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產婦在分娩后深靜脈腔中出現(xiàn)了血液聚集現(xiàn)象,同時會阻塞血管,進而阻礙血液循環(huán)。該類疾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患有該類疾病的患者會表現(xiàn)出患肢疼痛以及腫脹等情況,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危重,則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由于該類疾病的特殊性,因此除了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外,還需要進行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早期康復。該文對探究循證護理在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進行研究與分析,方便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間來該院進行治療的患有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的9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后分為兩組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為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的護理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來該院分娩的產婦產后發(fā)生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94例患者,隨后根據(jù)患者的入院先后順序進行單雙號標記,其中單號患者作為常規(guī)護理組,而雙號患者作為循證護理組,每組47例。其中在常規(guī)護理組的47例患者中,年齡為20~39歲,中位年齡為(27.13±2.44)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18例;自然分娩28例,剖宮產19例。在循證護理組的47例患者中,年齡為22~39歲,中位年齡為(27.36±2.39)歲;初產婦28例,經產婦19例;自然分娩27例,剖宮產20例。準入標準:①患者經過該院醫(yī)師確診為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②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③患者未患有影響研究結果的疾病;④患者自愿參與該次實驗,并且簽署相關文件。排除標準:①患者未經過該院醫(yī)師確診為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②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不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③患者患有影響研究結果的疾病;④患者非自愿參與該次實驗,或者未簽署相關文件。醫(yī)院的道德倫理委員會通過了該次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該院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內容如下:①產婦在入院后需要進行全方面檢查,同時需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診療方案,同時給予針對性的護理。②在患者分娩前需要進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輔導,并且遵循患者的主治醫(yī)師的醫(yī)囑來進行抗感染處理。③由專業(yè)的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并且將產后臥床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的家屬,在患者分娩后加強對其衛(wèi)生護理,在患者臥床期間協(xié)助其進行正常進食、排便以及洗漱等基本生活,指導患者進行一定強度的運動,以此來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循證護理組:該院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循證護理干預,其中基礎護理方法同常規(guī)護理組完全一致,而具體的循證護理內容如下,由科室牽頭成立護理小組,由具有多年護理經驗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長(護理長),負責小組成員工作以及任務的調度,同時組內成員去學術網站上檢索有關循證護理的相關文獻,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護理干預,主要對護理的問題進行確認,主要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況、情緒反應等。
1.3 ?評判標準
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進行詳細記錄,其中護理療效分為4個等級,即痊愈、好轉、有效以及失敗,具體的評判標準如下。
痊愈:經過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患肢腫脹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患肢的機體已經沒有感受到疼痛[2]。好轉:經過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患肢腫脹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患肢的機體基本沒有感受到疼痛。有效:經過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患肢腫脹等臨床癥狀有所消失,患肢的機體感受到些許疼痛。失?。航涍^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患肢腫脹等臨床癥狀未消失,患肢的機體已經感受到強烈疼痛。
對患者的護理療效進行評判后,需要計算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計算公式如下:護理總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
護理滿意度采取醫(y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判,調查問卷由醫(yī)院的專業(yè)人員負責發(fā)放,問卷內容主要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4個選項,由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填寫,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由發(fā)放人員保障問卷的回收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有效率
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的主要發(fā)病原因為產婦分娩后,大量的凝血酶會從胎盤黏膜中釋放出來,進而增強凝血因子,改變血液成分,或者是產婦在妊娠末期會因為子宮增大而對下肢的負荷進行增加[3],從而造成下肢靜脈血流滯緩,致使局部組織出現(xiàn)缺氧等情況,最終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疾病發(fā)生。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而且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診斷方法的不斷進步,該類疾病的診出率也越來越高,故受到了婦產科專家的高度重視[4]。
根據(jù)大量文獻顯示,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以及護理滿意度,但是長期的臨床護理結果顯示,對于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效果欠佳,無法達到預想的效果[5]。因此臨床婦產科護理專家開始對患者嘗試進行循證護理干預[6]。循證護理是臨床上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是指由醫(yī)生以及護理人員組成專業(yè)護理循證護理小組,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最佳的護理方案,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患者自己的愿望,結合理論科研結論進行護理干預。強調證據(jù)在臨床護理中的指導作用是循證護理的核心思想,在制定護理方案時需要將臨床證據(jù)與批判性思維相結合,進而將護理質量進行提升,以此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循證護理可以將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方法中的缺陷與不足進行克服,將患者產后靜脈血栓病癥進行及時有效護理,并且能夠與患者的病情相結合,同時與患者所處環(huán)境進行充分考慮,以此來制定出最佳的治療以及護理方案[7]。
該文對探究循證護理在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進行研究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護理療效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比較(97.9%、97.9% ?vs 83.0%、7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謝常山等[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在其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療效總有效率為87.50%,護理滿意度為93.75%,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療效總有效率為50.00%,護理滿意度為56.25%,研究結果均表明循證護理在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較高,可以在臨床上加以考慮。但是其研究中對于相關疾病的發(fā)作機制敘述詳盡。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袁媛.循證護理在腦出血患者中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及對患者QOL評分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4):700-701.
[2] ?周愛芳.循證護理在預防神經科重癥監(jiān)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1):169-170.
[3] ?王新娟, 胡英芳. 以循證護理為基礎的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住院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 38(4):474-478.
[4] ?Li Wang, Chuanlin Zhang, Shaoyu Mu,et al. Safety of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Medicine, 2017, 96(35):7922.
[5] ?Wedekind MF, Warren P, Shah S,et al. Mesoaortic compr ession of a left-sided inferior vena-cava presenting as recurrent pulmonary embolism in a child-a novel anatomic throm bophilia[J]. Pediatric Blood & Cancer, 2018, 65(6):26986.
[6] ?袁萍,唐敏,劉易君,等.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腦出血術后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及改善情緒中的臨床作用[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1):126-128.
[7] ?George Gourzoulidis, Georgia Kourlaba, John Kakisis,et al.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Rivaroxaban for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 Greece[J]. Clinical Drug Investigation, 2017, 37(8):A554.
[8] ?謝常山,張敏,夏文俊.探究循證護理在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J].貴州醫(yī)藥,2017,41(4):430-432.
(收稿日期: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