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燕 申敏 梁巍 刀維潔 周麗君 朱美華
聽障兒童康復效果是康復工作者及聽障兒童家長關注的熱點,對聽障兒童康復效果評估工具的開發(fā)是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目前國內(nèi)用于聽障兒童聽覺語言能力康復效果評估的工具不多,亟待豐富和完善?!堵犛X能力分級》(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是Archbold等[1]于1995年在實施諾丁漢小兒人工耳蝸項目時開發(fā)的一項用于評估聽覺能力的問卷。該問卷將聽覺能力分為0~7八個等級。自開發(fā)以來該問卷在國外得到廣泛應用,我國一些臨床工作者也應用該問卷進行聽障兒童聽覺語言能力康復效果評估。2005年Nikolopoulos等提出了擴展版CAP(CAP-II)[2],即在原CAP問卷八個等級的基礎上,增加了8和9兩個等級,其對應的聽覺能力更高,這使得該問卷可以評估的范圍得到延伸。
國內(nèi)目前主要應用CAP問卷,但關于CAP問卷的應用存在中文翻譯不規(guī)范且不統(tǒng)一、問卷信效度沒有得到驗證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估的準確性和使用效果。本研究擬對擴展版CAP-II問卷進行中文版標準化研究,全面考察其信度和效度等有效性。
1.1.1 翻譯和修訂中文版 采用回譯法(back translation)[3],對原英文版CAP-II問卷進行中文版的翻譯、修訂;請3位聽力語言康復領域熟悉問卷評估且中、英文水平均較高的專家對譯文進行審定,根據(jù)專家意見進一步修改,初步確定中文版問卷。
1.1.2 預實驗 利用初定問卷對0~6歲健聽兒童進行預實驗,根據(jù)家長填寫問卷時反饋的意見及對預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進一步完善直至確定問卷。
1.1.3 正式實驗 利用確定問卷對0~6歲健聽兒童進行正式實驗,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
無論預實驗還是正式實驗,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為0~6歲;聽力正常;除聽力外其他方面發(fā)育正常;主要語言環(huán)境為漢語普通話。
1.2.1 預實驗對象 191例0~6歲健聽兒童,包括0~1歲組37例,1~2歲組41例,2~3歲組35例,3~4歲組32例,4~5歲24例,5~6歲組22例。
1.2.2 正式實驗對象 信度研究對象:103例0~6歲健聽兒童,包括0~1歲組22例,1~2歲組25例,2~3歲組18例,3~4歲組9例,4~5歲組16例,5~6歲組13例。效度研究對象:60例0~2歲健聽兒童,包括0~1歲組22例,1~2歲組38例;60例3~6歲健聽兒童,包括3~4歲組20例,4~5歲組20例,5~6歲組20例。
1.3.1 預實驗統(tǒng)計處理 計算每個年齡段問卷得分的平均值以及年齡和問卷得分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考察問卷得分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初步檢驗問卷的合理性。
1.3.2 正式實驗統(tǒng)計處理 信度檢驗:采用正式問卷對103例0~6歲健聽兒童間隔2周分別進行兩次CAPII評估,計算兩次評估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得到問卷的重測信度;由熟悉這103例兒童的兩位家長分別完成CAP-II評估,統(tǒng)計兩位家長評估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得到問卷的評分者信度。
效度檢驗:采用正式問卷對60例0~2歲兒童進行CAP-II評估和《小齡兒童聽覺發(fā)展》(LittlEARS)評估[4];對60例3~6歲兒童進行CAP-II評估和Griffiths評估[5]中的聽力語言分測驗;分別計算CAP-II評分和LittlEARS得分、Griffiths評估中的聽力語言分測驗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得到問卷的效標效度。
對191例0~6歲健聽兒童進行CAP-II評估,各年齡組CAP-II得分見表1。
表1 各年齡組CAP-II 得分
由表1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CAP-II得分逐漸增加。計算月齡與得分的相關性,皮爾遜相關系數(shù)r=0.817,結(jié)果達到極顯著相關(P<0.01)。表明CAP-II問卷符合要求,可以用于正式實驗。本研究確定的CAP-II中文版問卷見表2。
表2 CAP-II 中文版問卷
2.2.1 重測信度 采用正式問卷對103例0~6歲健聽兒童間隔2周分別進行兩次CAP-II評估,計算兩次評估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結(jié)果顯示斯皮爾曼相關系數(shù)r=0.981,達到極顯著相關(P<0.01),表明重測信度良好。
2.2.2 評分者信度 由熟悉這103例兒童的兩位家長分別完成CAP-II評估,統(tǒng)計兩位家長評估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結(jié)果顯示斯皮爾曼相關系數(shù)r=0.983,達到極顯著相關(P<0.01),表明評分者信度良好。
2.2.3 效標效度 采用正式問卷對60例0~2歲兒童進行CAP-II評估和《小齡兒童聽覺發(fā)展》(LittlEARS)評估,計算CAP-II和LittlEARS評估得分的相關性,結(jié)果顯示斯皮爾曼相關系數(shù)r=0.721,達到極顯著相關(P<0.01)。
采用正式問卷對60例3~6歲兒童進行CAP-II評估和Griffiths評估中的聽力語言分測驗,計算CAP-II和Griffiths評估中的聽力語言分測驗得分的相關性,結(jié)果顯示斯皮爾曼相關系數(shù)r=0.283,達到顯著相關(P<0.05)。上述結(jié)果表明,無論對0~2歲兒童還是對3~6歲兒童,CAP-II效標效度均良好。
自1995年CAP問卷開發(fā)以來,因其簡便、易操作,在國內(nèi)外廣泛應用于聽障患者聽覺能力的追蹤評估[6~8]。原問卷分為0~7八個等級,最低級別為0級“不能察覺到環(huán)境聲”,最高的級別為7級“能和認識的人打電話”。隨著助聽技術和康復方法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聽障患者顯現(xiàn)出超出問卷最高級別的聽覺能力,比如他們可以在噪聲環(huán)境下進行多人交流。為此,2005年Nikolopoulos等[2]提出了擴展版CAP(CAP-II),即在原CAP問卷八個等級的基礎上,增加了8和9兩個等級,8級為“能在有回聲的房間如教室和餐館里聽懂多人談話”,9級為“能和陌生人就未知話題打電話”,這兩個級別對應著更強的聽覺能力,從而擴展了CAP問卷評估的范圍,也可用于對聽障患者進行更長時間的追蹤。鑒于國內(nèi)目前基本都是應用原CAP問卷,本研究希望引進CAP-II問卷,為臨床和科研提供更好的工具。
雖然國內(nèi)應用CAP問卷已有多年,但大多都是使用者自行翻譯或借鑒他人翻譯,因此存在多個翻譯版本混用的情況。由于CAP問卷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交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屬自行填寫,因此保證問卷內(nèi)容的準確、無歧義非常重要;不同研究如果采用規(guī)范統(tǒng)一的問卷,其結(jié)果也更有可比性。另外,依據(jù)心理測量學要求,為保證問卷測量的有效性,需要對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9]。王大華等[10]對CAP問卷中文版的標準化做了初步探索,分別進行了中文版研譯及評分者信度檢驗,但其問卷是原來的0~7級問卷,且只考慮了評分者信度,對其他信度(如重測信度)和效度沒有考慮。為了規(guī)范國內(nèi)CAP問卷的使用,同時考慮吸收國外最新研究成果,做到與時俱進,本研究對原版CAP-II問卷進行中文版翻譯、修訂,并對中文版問卷的信度、效度等有效性指標進行了檢驗。
本研究采用的回譯法(back translation)被看作是跨文化研究領域測量工具翻譯的標準化程序,其基本做法是要求一位雙語者(如同時精通中文和英文)將一個英文原版量表翻譯成中文,再由另一位雙語者把翻譯好的中文回譯成英文;接著將回譯的英文量表與原英文量表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其中不準確、被曲解的部分并進行修正[3]。本研究在進行上述程序的基礎上,又請3位聽力語言康復領域熟悉問卷評估且中、英文水平均較高的專家對譯文進行審定,根據(jù)專家意見進一步修改,初步確定中文版問卷。后面預實驗過程中,征詢了家長對問卷文字表述的意見,家長均表示能理解、不存在歧義。
在考察中文版問卷的信度時,本研究除了考察評分者信度外,還考察了重測信度。評分者信度反映不同評分者之間的一致性,重測信度反映的是測驗的穩(wěn)定性[9]。同時考察這兩個信度指標,更能檢驗問卷的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個信度指標均良好,王大華等[10]的研究評分者信度也較好。在考察中文版問卷的效度時,本研究主要考察了效標效度。效標效度反映測驗的有效性,常用測驗分數(shù)與效標分數(shù)之間的相關性來表示[9]。由于國內(nèi)適用于0~6歲、可作為CAP-II的效標沒有合適的工具,因此本研究做了一個調(diào)整:針對0~2歲兒童,選擇《小齡兒童聽覺發(fā)展》(LittlEARS)作為效標,針對3~6歲兒童,選擇Griffiths評估中的聽力語言分測驗作為效標?!缎↓g兒童聽覺發(fā)展》和Griffiths評估都是國內(nèi)外公認且經(jīng)過有效性驗證的評估工具。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個效度指標對應的相關系數(shù)均達到顯著相關,表明效度良好;不過CAP-II和Griffiths評估中的聽力語言分測驗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為0.283,其數(shù)值較低,考慮與Griffiths評估中的聽力語言分測驗有部分項目與語言有關,今后可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