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柏
摘要:本文主要對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些探討,希望能對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提高他們信息技術應用技巧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探究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6-0294-01
Abstract: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applicationofself-inquiryteachingmodeinprimaryschoolinformationtechnologyteaching,hopingtohelpprimaryschoolstudentsdevelopgoodself-inquiryhabitsandimprovetheir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skills.
Keywords:primaryschool;Informationtechnology;Inquiryteachingmodel
當前,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正是適應這種潮流,學校從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課程相比,信息技術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下面就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1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對信息技術這本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焙玫呐d趣引導,是一切技能養(yǎng)成的前提?,F(xiàn)在的小學生,從小就身處信息技術的包圍之中,對計算機并不陌生,但對計算機的應用大多只停留在玩游戲上,并沒有形成明確的概念。那么教師首先要向?qū)W生介紹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的應用事例和作用,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小學生除了游戲外,對動畫片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他們耳熟能詳?shù)膭赢嬓蜗?,制作一些簡單的動畫,讓這些角色動起來,再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自行為自己喜歡的角色設計一些運動軌跡;還可利用一些簡單的PPT動畫設計技巧,控制圖片運動,并引導學生設計單個圖片或多個圖片組合而成的運動場景,來演示一個生動的故事,如龜兔賽跑、小馬過河等,告訴他們動畫片的制作原理與此相似,只是更加復雜一些,提升他們自主探究的興趣。
2培養(yǎng)團隊精神,指導學生合作探究
探究教學的核心是要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自我探究,對于探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應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以此達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目的。計算機操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復雜,很多時候?qū)W生個人進行研究和設計,想要得到結(jié)果,耗時很多。在此情況下合作探究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效率。例如,在進行PPT的主題設計展示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3-4人,小組商定主題后,先進行組內(nèi)任務分解,每人選擇該主題下的一個子主題進行獨立完成,全部完成后再進行整合,整合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彼此商量著統(tǒng)一風格和配色,對一些布局不合理的頁面可以重新進行調(diào)整,最終形成一個整體風格一致、結(jié)構邏輯性強、呈現(xiàn)內(nèi)容豐富的演示文稿。小組的互助合作能夠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因此教師應有目的地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探究式教學。
3巧用游戲指引,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雖然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和用法有著一定的興趣,但更多的時候,小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和探究。而游戲?qū)πW生來說有著極強的吸引力,通過游戲的指引,學生能發(fā)揮出更強的學習和探究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用一些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應用鍵盤,練習中可以組織鍵盤游戲比賽,一來增加了學生使用鍵盤的頻率,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二來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掌握的游戲竅門或者取勝思路進行分析和解說,不斷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適時表揚鼓勵,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小學信息技術課,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都有強烈的展示欲望,很多時候希望教師將自己的作品當作范例來展示。教師的鼓勵和表揚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探究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對那些動手能力強、設計思路新穎、作品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應適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不斷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指導,課前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思路收集自己需要的文檔、視頻和音頻資料,并對自己的資料進行整理、加工。課堂上,教師要進行示范教學,讓學生學會相關的操作并加以練習。分步演示和練習完成后,教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設計和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作品。在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談一下自己的設計主題和思路,并讓所有同學對作品進行品評,指出優(yōu)點和缺點,并就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商討改進的辦法。對于完成得好的作品,也要發(fā)動全班學生指岀其特點,找到可以借鑒的東西,并適時地加以表揚和鼓勵。這樣,一些學生為了做得更好,就會去研究更多的技能、方法或者向其他的學生借鑒,學生們自主探究學習的信心就樹立起來了。
結(jié)論: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旨在培養(yǎng)小學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課程,看重的是動手能力和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探究教學是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教學模式,兩者完美結(jié)合,不僅能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更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佳燕.小學信息技術創(chuàng)客教育教學模式構建——以“初識Scratch——校園一角”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1):79-81.
[2]陸文澤.淺談“探究式”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01):72.
[3]董一鳴,葉愛國.農(nóng)村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行動研究課題成果分析[J].今日科苑,2007(04):114-115.